炼字丝抽茧
2018-08-24李瑞
李瑞
众所周知,古诗词鉴赏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首好诗词,可以丰富情感,滋润心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美好的精神世界,对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纵观时下语文课堂,还停留在对课内诗文的“生背生解”上,教者依照教参有条不紊地介绍作者、分析诗境、强调旨意,学生也努力背记、循序跟进却依然在一道道陌生题目面前束手无措,方寸大乱。正当我们迷惑于课内赏析答题不得要领时,形势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江苏省十二市的诗词赏析有九市考的是课外古诗词。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指向更加明晰,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自然生成。真正的诗词鉴赏一定是要求读者有能力建构与运用语言、发展与提升思维、鉴赏与创造审美和传承与理解文化。这种能力一定是建立在对陌生诗词的领悟上,做到触类旁通,精准深入。
再度观察上表格,从题型来看,半开放式的描述画面题渐已淡出赏析舞台,而“炼字”和情感理解却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所谓炼字,即通过反复琢磨,挑选出最妥贴、最精确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从而创造出最优美、最生动的诗句达到语言“精炼美”的艺术效果。
明确教学重点,整合教学资源,来一场“纵解横联”的思维导航演练,的确能够收到通悟精解的鉴赏效果。
笔者且以2017年苏州中考诗词赏析题蒋捷的《一剪梅 舟过吴江》为例,浅谈运用炼字来破解课外古诗词教学难点的奥秘。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聚焦——寻一个词眼
古诗是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练生动;要创造传达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引导学生找准视角,以高屋建瓴的眼光率先发现诗词的神采,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索或联想,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字斟句酌、锤炼语言的表达习惯,从而建构良好规范的汉语表达及运用的模式。
【实录】——1.初读诗词,寻找亲切感。
熟悉的感觉,经常见到同学们的作文里有“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原来出自这里。
2.关注注释,了解背景和风俗典故以领悟诗意。
“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可见时代、地域,可定位为羁旅抒怀词。
“帘招,指酒旗。”可质疑“酒旗为何招展?”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可深思“银字、心字”的用意。
3.放眼全词,发现聚睛一笔。
中国古诗尺幅千里、惜墨如金却也含蓄蕴藉。有人说“舟过吴江”这个题目并不见高妙,作品中有一个词却很有神采,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所在,你有发现吗?(春愁)。
详解首句“一片春愁待酒浇”。“春”象征美好事物,“春愁”指的是因美好事物逝去而忧愁;“一片”,不是“一种”,强调愁多,连绵不绝;“酒浇”,可以联想到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意味着愁盛,需解愁之物;一个“待”字,运用拟人修辞,写出销愁之急切心情。全句没有渲染烘托,开篇直抒胸臆,愁情微笼全词。
以此为例可以发现,古诗词每词每句都可炼,要想炼出情味须解读有法。
总结:①抓情态(关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等);
②品意象(像“酒”这样托物寓意的事物需要揣摩);
③辨手法(辨析修辞,写作手法如动静、虚实、联想想象、象征、白描等);
④融感情(字为情生,细品作者的几重情蕴)。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秀”和“隐”,“秀”乃文字美,“隐”为寓意深,正所谓“用意十分,下笔三分”,力争达到“刹那间见终古,微尘中显大千”之境界。所以“炼字”得法,足以破全诗。
二、纵解——觅几种隐情
古诗教学无疑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对于才显情隐的课外作品,如果能够理出画面背后的情感层次,无疑可以看到纵深层面的表达意图。这一思维过程需要以感悟生命为基点,以把握情感为契机,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为出发点,最终实现滋养性灵、省悟人生、提升生命品位,而这也正是文学艺术的终极关怀所在。
【实录】——提问一线穿珠:作者因何而愁,哪里可见?
羁旅:“江上舟摇”写出动荡、漂泊;“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写景,叠词,渲染愁深;“洗”承接落雨湿衣,有想要结束漂泊之意。
思乡:“归家”、“调笙”、“烧香”,动词,怀想和谐幸福平安的生活。
思人:“秋娘、泰娘”,由吴江地名联想到唐朝著名歌女,继续联想到爱慕思恋的娘子;“银字、心字”指和亲人团聚过上精致幸福美好的生活。
春逝:“流光”飞逝,把一切过往都“抛”掉,拟人可见无情;“红、绿”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为植物的色彩渐变,化虚为实,写出春光老去的动态。
国破:“摇、飘飘、萧萧”写出国家动荡、风雨飘摇的局势;“何日”控诉动乱无期,“抛”写出流光把春天、纯真、快乐、志向、家、国都甩掉了的落寞。
炼字实际上也是一种微观分析,通过还原揭示矛盾,发现变异寻获冲突,以已知信息为思维起点,推测想象,聚合、发散、重组、舍离,最终形成一条明晰的主线即是作品的本真气质。
三、横联——比几处炼字妙语道心声
北大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曾大声疾呼:“语文课堂承担着教会学生理解世界、表达自我的使命,更是与逻辑密不可分。”如果不将一首诗放到古典长河中去,放到历史文化中去,是根本无法发现其独有魅力的。而联类比照,却是可以通过联想把握诗词的情感主题与艺术特色,提高语言感悟力和鉴赏力。赏优汰劣、触类旁通,由课外再联系到课内的范本,很多情感猜想都能够得到印证,很多艺术细节也都能够得到凿实。比较联读,才能发现“平字之奇、常字之险、陈字之新、朴字之色。”
【实录】——
1.炼动词,回顾一首怀乡诗——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这两篇都是客路在外,都心怀家乡,都是舟在水上。请注意动词。“摇”和“行”互换一下好吗?(不好,“摇”写出蒋捷漂流吴江,扣舷而歌,思亲怀国、飘摇无依之感,船行速度慢;“行”写出王湾心境开阔,渴望新生,归家有向,船行速度快。可见,愁是有速度的。)
2.炼形容词、数量词,回顾一首亡国词——李煜的《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离愁用“乱”,像丝麻,春愁是“一片”,像云朵,为什么不一样呢?
(一片:从惜春开始,到念家心切,所以过酒楼而不入,所以漂江过桥迎风沐雨。词人有梦,梦里是和谐美满平安幸福的生活。但是,亡了国的士子,没了国就没有家。也许现實中的家还在,但精神的家园早已毁了、逝了。蒋捷的忧愁不绝如缕,是线性的,片状的,柔而不弱。
乱:有悔亡国、怀山河、痛失亲、苦幽困、念往昔,复杂种种,交织交缠,这愁是放射状的,是立体的,这愁是王国之君的挫败。
所以,愁是有形状的。)
3.炼虚词,回顾一首怀才不遇词——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两首词都提到风雨,大家注意风雨前的虚词“又、更”这两个词又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蒋词中的风雨象征归家路上的阻挠,“又”表递进,突出风雨阻路之恼;陆词中的风雨写出孤独寂寞、无人赏识的梅雪上加霜的境遇,“更“也表递进,突出处境之艰,反衬梅的执著精神。两个虚词都有强调作用,可见,愁是有重量的。)
揣摩品味,真可叹“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所以才有“洗练缜密,语多创获。”用比较涵养心灵、知人论世,借比较探幽烛微、开拓思维,一举多得。
炼字解读,透辟入理,全面完善,在考场能否实用呢?我们来看一下中考真题——
1.上阙词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3分)2.“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3.说说你对“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理解。(3分)
可以说学生掌握了“纵解横联”的鉴赏方法,这些题目完全可以应对自如。每道题都可以运用炼字来通解,真可谓“字通则诗通,诗通则情通,情通则古今通。”
课外诗古诗词赏析,教学得法,学生实践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不至谈之色变。教者不仅是课程资源的使用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透析与深挖,重组与比读,都能从不同层面调动学生思维,打通鉴赏的藩篱。考试仅仅是一个方向,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弘扬国学的时代要求,基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使命,都促使我们有更深的思考,有更科学有效的研究实践。唯有经过心灵的淬炼与燃烧才能读懂作者的第一等襟怀,唯有具备剥丝抽茧的匠心,才能打造高效理想的课堂。
参考文献:
[1]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
[2]孙绍振.名作细读 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3]徐国新,吴伟昌.江苏卷古诗词鉴赏试题特点、走向及教学指津[J].语文教学通讯,2014,(31):67-68.
[4]张宝贞.中考古诗词鉴赏备考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2017,(08):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