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为何“触草生愁”?
2018-08-24郭跃辉
郭跃辉
专题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根据某种共通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组成教学模块,然后进行主题式的教学。专题教学要求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有助于克服教材缺少体系、知识零散的缺点。对于古典诗词的意象教学来说,碎片化是不可忽视的现象。教师分析每一首诗词,都会分析具体的意象,但往往不能将“共通意象”前后勾连,形成“意象群”或“意象链”。学生对“这一首”诗词的意象理解深刻,但换一种语境,对新意象的理解又出现了困惑。笔者认为,如果将“共通意象”组成教学专题,便可以有效克服学生理解意象时出现的“碎片化”的缺陷。于是在对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散曲》进行“整本书备课”时,笔者将部分诗词重新编排,形成了以“草”的意象为专题的教学板块。
一、切入文本,以教材为起点
在通读《唐诗宋词元散曲》时,笔者发现有五首诗词都出现了“草”的意象,分别是杜甫的《蜀相》、刘长卿的《过贾谊宅》、温庭筠的《过陈琳墓》、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蜀 相 【唐】杜 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长沙过贾谊宅 【唐】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过陈琳墓 【唐】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蝶恋花 【宋】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青玉案 【宋】贺 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五首诗词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但抒情时都借助了草这个意象。笔者的思路是:在通篇理解五首诗词的基础上,重点把握“草”在抒情表意中的独特功能,进而结合其他诗词中与“草”有关的诗词,从类型学的角度分析其不同的内涵以及成因。
教学的起点自然应该是从教材文本出发,在理解文本、整体观照的前提下,重点对“草”的意象进行分析。这个环节以小组讨论与成果展示的形式展开,以下是小组讨论的结果(加入了教师的加工与提升):
《蜀相》组:寓居成都其间,杜甫多次到武侯祠瞻仰孔明遗像,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蜀相》就是最有名的一首。当杜甫走进武侯祠时,所见所闻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碧草青青,貌似是春天的象征,是生命力的象征,但一个“自”字改变了诗歌的情感态度,碧草自生自灭,自己欣赏着这大好春色,这不就是一种孤寂之情吗?其实,没有“自”,诗人的感情也是低沉的。按照一般的生活习惯,院子里如果经常有人走动,草是不会很茂盛的,相反,碧草青青总是和无人光顾联系在一起,所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繁华的都市长满了茂盛的春草,那只有在战乱之后,人烟稀少、万物萧条之时。映阶碧草,说明游人不多,更暗示时人对像诸葛亮这样的人才不重视,诗人才会呼唤像诸葛亮这样的智勇双全、品德高尚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长沙过贾谊宅》组:秋冬之交,刘长卿第二次贬谪长沙,在一个斜阳日暮的傍晚,他独自一人拜访贾谊宅,凭吊古人,悲慨自身,他看到的景物是:“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这句写秋草衰迷、寒林空落、落日西斜,空寂无人,渲染了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凄清景象,作者那种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情感油然而生。“草”在春天生长,在秋天枯黄,诗人的情感自然也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枯黄是生命萎靡的象征,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怀着幽愤难遣之情来凭吊和自己命运一样的贾谊,落寞之意由此可见。
《过陈琳墓》组:《过陈琳墓》与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有异曲同工之妙,凭吊时间同是黄昏,只不过一个在秋,一个在春。年深日久,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遥想重用陈琳的曹操,他生前所建的铜雀台大概也只能对着荒凉的暮云了。石麟埋没在春草之中,与“映阶碧草自春色”相似,都是人烟稀少所致。茂密的春草与陈旧的石麟,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的孤愤郁闷、怀才不遇之情也就被抒发出来了。
《蝶恋花》组:在“细细”的风中,作者的心情原本应该是美妙的、畅快的,但是随之“望极春愁”,情绪有点转折。接着,词人用了三个意象来写愁,分别是:草色、烟光、残照。残照,与主人公的愁情相一致,比较好理解。但“草色”与日常生活发生了背离。草色原本是翠绿的,充满了生命力,主人公看到草色之后,为何充满愁情呢?或者说,草色和主人公的愁,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如果不是乐景写哀情的话,那么草定与愁情有关。其实,将离愁比作春草,这在诗词中很常见。比如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就是将离恨比作了春草。
《青玉案》组:词中的博喻的句子非常巧妙。“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个设问,三个答案;一个本体,三个喻体,分别写出了愁之广、愁之多、愁之時间长。“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可比拟。“烟草”在词中并非写实的意象,而是虚写,是将闲愁比作烟草,这既是一种化抽象为具体的写法,又是将愁与草的意象联系在一起。“一川烟草”,则将读者带入一个漫无边际的草的世界,放眼望去,碧绿满眼,烟雾蒙蒙,不正如那捉摸不定的情丝愁缕吗?
这五首诗写草,虽虚实有别,但无一例外都与愁情有关。学生抓住“草”的意象,结合诗词的情感进行分析,不仅习得了分析情感的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草”意象的印象。
二、网络检索,从源头分析
为了获取更多的诗词中“草”这一意象,笔者特意利用网络资源,对《全唐诗》和《全宋词》以及其他网络资料进行关键词检索,然后选取名家作品或其他有代表性的诗句词句,将网络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最终筛选出了如下诗词。为节省篇幅,此处只列举具体的句子。
王维《山中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
李白《灞陵行送别》:“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李白《劳劳亭歌》:“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李白《金陵送别范宣》:“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
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刘长卿《经漂母墓》:“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刘长卿《送友人西上》:“羁心不自解,有别会沾衣。春草连天积,五陵远客归。”
钱起《送陆三出尉》:“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
李端《送友人游蜀》:“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愁。”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唐彦谦《春草》:“天北天南绕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
杜牧《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
温庭筠《过新丰》:“泗水旧亭春草遍,千门遗瓦古苔生。”
冯延巳《南乡子》:“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宋祁《淮山》:“眼看春草萋萋遍,身是王孙未得归。”
范仲淹《苏幕遮》:“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秦观《八六子》:“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
黄公度《离临安》:“离愁似春草,触处便能生。”
范成大《次韵徐子礼提举莺花亭》:“游子断魂招不得,秋来春草更萋萋。”
吴文英《浪淘沙》:“灯火雨中船,客思绵绵,离亭春草又秋烟。”
检索到这些诗词之后,学生敏锐地发现,很多诗词都用到了“王孙”这个典故,再加上《山居秋暝》中“王孙自可留”等,他们自然想起了《楚辞》里的典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古代诗人词人特别讲究用典,典故则是经过长久时间积淀下来的文化载体,当后代诗人想到怀人时,总会想到《招隐士》中的这句诗,从而也诞生了数不胜数的诗句。除了这首《招隐士》,《楚辞》的其他篇目中,草早已作为一种代表着某种特定含义、甚至含义丰富的物象出现了。草不能常绿,其容易枯萎的特性在诗人笔下成为引发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感叹的诱因,例如《离骚》中就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感叹。以“草”枯描摹萧瑟、凄凉的意境也以《楚辞》为滥觞。《九辨》中有“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句子。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草由于季节变换,植物特性有所不同。“春草”主要与离别之愁、怀人之思联系在一起,而“秋草”往往与时光易逝、荒凉落寞联系在一起。这一点也成为后代诗人借“草”抒情的传统。其次,《招隐士》中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诗句中,“王孙”不仅成为后代的固定意象,而且“萋萋”也成为后代诗人常用的形容词。再次,草都在春天萌發,所以草色清新预示着春回大地,春天又是最易撩起人们情思的季节。盼归的人看到春回大地,而自己思念的人却远在他乡,这也正是“春草生”与“王孙游”之间的反差与对比。
三、内外勾连,从类型分析
将教材中的诗词、网络检索的诗词再加上学生头脑中已经保存的诗词,三者集合之后,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引导学生对这些诗词中的“草”意象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既可以是草本身的特性,也可以是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内涵。然后根据不同的类型去分析:诗人或词人为什么会触“草”生愁?经过半节课的思考与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终于整理出了如下理由:
理由一:由于受到《楚辞》的影响,草的意象从思念怀人也渐渐扩大到离愁别绪,这一点多见于送别诗中。草不仅仅是送别情境中实写的物象,同时也成为表达在送别朋友时内心的不舍与眷恋的固定意象。上述诗句中有很多送别诗,都出现了“草”的意象,例如《山中送别》《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灞陵行送别》《金陵送别范宣》《送友人西上》《送陆三出尉》《送友人游蜀》《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理由二:由于草本身的植物特性,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从空间的角度讲,草随处可生又接连天涯、绵绵不断。这正与离别的感情相契合,草的绵绵不断暗示着离愁的绵绵不绝。从时间的角度讲,这“一岁一枯荣”的芳草,总是无法被清除的一干二净,虽然到了秋天枯黄衰败,可是春天到来又会依旧生长、依旧茂盛,这正像词人心中的愁怨,难以排遣。也就是说,草,不仅预示着离愁,推而广之,世间一切愁绪似乎都与草有相近之处。例如“恨如春草多”“芳草年年与恨长”“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恨随春草连天去”等。
理由三:岁岁枯荣的芳草,也能让古代使人产生相反的联想:小草在秋天枯黄,在春天依旧新绿如初,但是人生却无法重来。面对这年年生长的芳草,不禁让人感叹沧海桑田、人生短暂、青春易逝。芳草可以年年再生,而人却永无少年之时,因此诗人常用芳草的无知无情来反衬人的悲凉。这一点很像韦庄的《台城》中的“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以及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等,都是用自然界的“有常”反衬人生的“无常”。上述诗句中唐彦谦的“萋萋总是无情物,吹绿东风又一年”以及范仲淹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便是如此。其实并非事物无情,而是人太多情。
理由四:从色调上分析,春草一般呈现碧绿色,特别是茂密的春草,几乎呈现为浓绿,而绿色在色彩学中属于冷色调,这与诗歌抒发的愁情在性质上有共同之处。温庭筠的“泗水旧亭春草遍,千门遗瓦古苔生”中的“春草”与“古苔”也是碧绿或暗绿色,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与“旧”“遗”等事物的特征一致。
学生的分析,有的着眼于用典,有的着眼于草的生物学特性,有的着眼于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有的从色调上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就不是简单停留在“意象”与“情感”的表面联系上,而是深入挖掘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将分析“草”的方法推而扩展到其他意象上,无疑会形成一种“意象分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