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校级焊接赛课,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2018-08-24姚宗湘蒋德平张丽萍柴森森尹立孟陈玉华
姚宗湘 ,蒋德平 ,张丽萍 ,柴森森 ,尹立孟 ,陈玉华
(1.重庆科技学院,重庆 401331;2.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0 前言
当今社会人才的竞争主要是创新能力的竞争。所谓创新能力就是运用已有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出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1]。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实现“中国制造2025”均离不开大量优秀的创新人才[2]。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理念的促动下如何培养创新人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工程专业认证的开展和推广,对本科院校培养的本科生提出了较高的毕业要求,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创新的兴趣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成为当前教学中首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重庆科技学院焊接专业(或方向)多渠道带动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已成为焊接专业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1 焊接赛课活动的实施
为提高科技活动的参与热情,增进科技创新的氛围,促进校园科技文化的建设,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连续3年进行了校内焊接创新大赛(即赛课)。此项活动是全校性质的,非焊接专业的学生也可积极参与。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组织及参与的教师积极准备、精心策划、认真选题,有序有计划地安排和实施。
1.1 赛课内容的设计
此项赛事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其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在参与中锻炼自己,从而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3]。参赛的学生既有焊接专业的,也有非焊接专业学生。为了保证非焊接专业的学生能够顺利参赛,该专业成立了赛课实施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依据层次化教学体系进行赛课内容的设计,如图1所示,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图1 层次化赛课内容体系
赛课内容具体分为3部分:焊接操作技能(简称项目一)、典型产品焊接工艺设计(简称项目二)、焊接结构设计及产品制作(简称项目三),如表1所示。项目一主要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项目二和项目三主要为焊接专业的学生设计的。项目一是单人挑战赛,项目二和项目三可多人组队参加(每队不超过5名组员),每人最多可参与两个项目。该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主,遵循渐近性原则,将焊接专业理论充分运用到指导实践活动中[4],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表1 焊接赛课的内容及各项评分主要依据
1.2 赛课的宣传
焊接创新大赛每年9月份启动,同时公布赛课题目。在活动前期,赛课实施小组对赛课的宣传事宜进行了认真准备和精心策划。宣传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设计和制作赛课宣传海报,在学生集中处如主教学楼、学生食堂等地方张贴海报;二是组织学生在阶梯教室进行现场宣传,并讲解每部分的内容和要求;三是在学院和学校网站进行宣传;四是事先设计并制作若干数量的宣传小卡片,通过学生社团在学生群体中进行广泛宣传并发放。通过宣传,不仅使学生对焊接专业的赛课赛事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可提高该专业的认知度。
1.3 赛课的组织
为保证赛课的顺利进行,焊接专业实施实验室开放管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安排集中辅导和答疑时间,每周固定2次,每次4 h。在赛课实施期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合理安排训练和产品制作时间。产品制作所需的通用原材料由实验室提供,专用元器件需自行购买,赛课实施小组可凭发票适当报销。项目一安排时间进行集中比赛,根据比赛实施细则和评分标准进行现场打分,最后评出奖项;项目二主要依据报告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及评奖;项目三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以及报告的整理和归纳等全过程,是三个项目中内容最多、工作量最大的项目。项目二和项目三在报告提交一周后进行现场5 min的PPT答辩和5~8 min的提问,评委老师主要是由学院材料类和焊接专业参加过省部级以上赛事的教师担任,评审小组根据讲解和提问,依据报告占50%、作品占30%、答辩占20%的标准进行奖项的评审。
2 举办焊接赛课的意义
赛课实施完毕后,对获奖学生在学院网站和学校宣传栏中进行公示,并发放相应的奖金、荣誉证书,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学分认定。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该项活动,奖项设置为参赛项目的1/3。
2.1 提供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平台
通过焊接赛课,可选拔部分优秀作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等校级以上的学科竞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还可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此赛课,重庆科技学院选拔4支代表队参加了2017年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并获得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的优异成绩,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士气。
2.2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学科竞赛(或赛课)活动,有利于提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反之,人才培养一定程度上又引领专业的学科竞赛,这三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承,如图2所示。
图2 学科竞赛、学生综合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三者组织构架
2.3 增强不同年级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参加焊接赛课的学生来自全校各个不同的专业和不同年级,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之间会有交集,他们可就操作技能、设计思路、方案设计等方面进行交流。焊接赛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学习和成长。
2.4 提高焊接设备的利用率
焊接实验设备一般在实践周使用较多,其余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置。焊接赛课一般要持续近半年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均可提前预约来使用焊接设备,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
2.5 扩大了焊接专业的影响
重庆科技学院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2014年开始独立招生的新专业,到目前为止只有4届学生,60%~70%学生对此专业不甚了解。通过焊接赛课,既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改变部分学生认为“焊接就是焊工”的错误认识,扩大了焊接专业在全校的影响[5]。
3 不足及建议
3.1 学生参与度不够
虽然焊接赛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宣传,但非焊接专业的学生参与人数不足报名总数的1/10。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该专业不了解。为此,需要加强焊接专业的宣传力度,通过海报、微信公众号、QQ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报道,让学生了解焊接。
3.2 欠缺团队协作意识
除了项目一的焊接操作技能训练外,其余两个项目难度较大。为了更好地完成后两个项目,往往需要多人组队参加。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除了项目负责人外,其余学生参与较少,这是导致最后作品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3.3 缺乏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激情
焊接赛课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要结合自己的任务,认真考虑,尤其项目三是一个思路非常广的题目,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大,但从平时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不会主动向同伴请教学习,对专业知识融汇贯通的能力较弱。为改变这种情况,一是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专业知识,二是教师要注重方式和方法的指导。
焊接赛课开展近3年来,参与的学生在创新及实践方面均有较大收获,焊接专业也逐渐探索出一条适用于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案,为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促进大学生学科竞赛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