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进饮碳水化合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初步效果分析
2018-08-24何凤霞尚亚婷
何凤霞 尚亚婷
(绵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前准备包括常规禁食12小时、禁饮8小时以促使胃充分排空,从而减少麻醉诱导期间因胃内容物过多引起的误吸、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但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显示禁食禁饮过久可诱发饥渴不适感、术后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发生,造成术后康复延迟、并发症增多等不良影响[1]。目前最新研究提示,全麻腹部手术前10h、2h饮用碳水化合物,可缓解患者焦虑、饥饿、紧张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几率[2]。我院自2016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10h、2h进饮碳水化合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12月—2018年1月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82例,年龄32~75岁,均无糖尿病及胃排空障碍。依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进饮组各9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手术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手术前晚上22点入睡,手术日早上9点到12点接受手术。对照组术前12h起禁食、8h禁饮;进饮组术前12h起禁食,手术前10小时、2小时分别饮用800ml、400ml碳水化合物饮料(麦芽糊精果糖饮品,素乾)。患者均接受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用药为:依托咪酯0.4mg/kg,舒芬太尼0.4ug/kg,罗库溴铵0.6mg/kg;维持药物采用2%~3%七氟醚,舒芬太尼0.1ug/(kg•h),罗库溴铵0.3mg/(kg•h)。手术均由同一医生完成,均执行三孔法的标准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在病房接受观察,24小时后出院。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误吸率、术前焦虑及饥饿感、术后呕吐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率比较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进饮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均未出现误吸现象。对照组中术前出现焦虑患者62例、出现饥饿感81例、术后呕吐22例,而进饮组中术前出现焦虑患者32例、出现饥饿感12例、术后呕吐1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n=90)
表2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比较(n=90)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均是全麻下完成,而术前禁食、禁饮是术前准备的关键,主要目的是减少因胃内容物过多引起围手术期的胃内容物反流、误吸,从而降低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由于在临床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禁食、禁饮时间超过12h,甚至更久。禁食、禁水过久可引起患者脱水、低血糖、饥渴烦躁等不适,导致糖原分解代谢与糖异生增加,加速蛋白质及脂肪的分解等一系列“应激-代谢”综合征发生,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甚至增加麻醉和手术的风险甚至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时程乃至预后[3]。例如频繁呕吐就会导致护理难度增加,甚至出现误吸、电解质紊乱和切口裂开,从而使出院时间延后。
随着快速康复外科概念的不断深化,该方案已经有所争议[4]。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显示传统的禁食禁饮时间并不需要,有研究发现术前口服400mL或800mL的碳水化合物与传统禁食组相比,并不增加麻醉诱导的风险、不引起呕吐、窒息或吸人性肺炎[5]。从术前禁食禁饮到术后进食状态,改变代谢的最佳已知方法是使用碳水化合物;任何饮料都能减轻术前口渴不适,只有碳水化合物饮料还可以减少术前饥饿与焦虑,此作用是通过调节下丘脑5-羟色胺水平而起作用;同时5-羟色胺参与情绪和呕吐中枢的调节,故术前服用碳水化合物饮料可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6]。本研究反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进饮碳水化合物,手术过程安全,并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且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饥饿、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恶心呕吐发生以及更好的总体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