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2018-08-23
关键词解读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一词自1956年提出至今,其发展过程曾几经起伏。近几年,随着大数据分析,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化,人工智能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在诸如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围棋对弈、无人驾驶等一些人们所熟知的领域中崭露头角。人工智能在这些领域取得的突破性的进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作为科技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如何影响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当下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新闻背景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陆续发布,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己初见成效: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从25%上升到90%,多媒体教室的比例从不到40%增加到83%;老师和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数量从60万个激增到6300多万个。与此同时,我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也在蓬勃发展。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_38亿,其中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9798万人;2016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到1560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7.32%。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根据规划,未来我国将加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国将建立大规模超级智能计算支撑环境和在线智能教育平台。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近日召开的2017未来教育大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将为教育界与产业界更加广泛的跨界合作提供发展空间。中国将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在教与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融合应用,利用智能技术支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支撑教学方法的改革,支撑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中国将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教育制度变革的内生要素,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国家在“人工智能+教育”上的一系列布局,足以见得我国政府发展人工智能的决心。从国内教育上市企业的布局来看,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相继公布了人工智能的推进计划,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市场一片火热。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人工智能作为连接未来的教育,面向大众进行普及,特别是在中小阶段的学生中开展,很大程度上带来的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未来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我国人工智能在教与学、教育管理、教育服务过程中的应用将逐步得到推广。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对我国未来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在深圳市南山区,目前包括麒麟小学、园岭小学、南山外国语小学等在内的众多小学已经率先开展了人工智能的普及化教学,将其设置为年级普及课程。麒麟小学是南山区最早开设人工智能课程的学校。2017年秋季开学后,就有部分班级开始上课,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学生便完成了两个项目——天黑自动点亮的智能彩灯与人体红外感应的幸运大转盘。“原来儿子的课程,我都可以辅导,现在轮到他教我了。”一名学生家长看到孩子做的自动感应南瓜灯时喜不自胜。
把人工智能课程开进小学,深圳南山区走在了全国前列。其问,南山区教育局推动全区创新教育的部门——南山少年创新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南山少年创新院负责人崔柏震看来,由精英化的小众教学转为大众化普及教育,倡导“无边界学习”,是目前开展的人工智能课程的特点。所谓“无边界学习”,其理念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分享式学习,每堂课的作品学生可带回家与家长进行分享,让家长与学生共享人工智能学习的乐趣;二是项目持续分享,每三堂课进行一次项目总结,让学生的思维相互启发与交流,并以奖励的形式不断进行刺激与鼓励;三是兴趣课后任务,每堂课布置一个课后任务,区别于传统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主动而充满乐趣地进行科学探索。
本刊点评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教育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方式,甚至正在推动着教育形态的改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任友群表示:“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确切形态,只能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充分发掘人工智能的优势,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进而驱动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是当前教育研究者和人工智能专家应当着力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