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研究

2018-08-23王果平

东方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王果平

摘要:尽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机械制造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工艺和水平还是比较落后的,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专业化人才的匮乏,这就给高职院校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要注重工学结合,增强校企合作,从而实现在巩固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引言

当前我国市场对机械类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是供不应求的,而且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高职院校机械专业需要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夯实理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多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为社会培养有能力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中技术问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1、机械专业注重工学结合的重要意义

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有帮助的。首先,传统教学中,学生少有实训机会,大部分时间是坐在教室里接受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比较晦涩乏味,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工学结合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自己的专业操作技能,在学习阶段就有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才能更快的适应企业的需求。其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积极开展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会聘请机械企业中的优秀的工程师来学校执教,由此有利于推进双师教学的发展,学生可以从企业工程师那里了解更多的职业前沿信息,可以了解企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因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培养自己的技术实践能力。最后,工学结合不仅是对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有帮助,对于学校自身来说,也是良好的发展机遇,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同样可以让高职院校中的机械专业教师了解最新的专业技术,了解市场的职业需求,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体系,扩展实训渠道,从而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当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现状

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对工学结合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训机会与平台,在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看清当前院校在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方面还是存在不少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课程设置方面

主要指的是教学方法、教材、教学评价方面存在不足。当前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所使用的教材比较匮乏,教材中的内容跟不上行业技术发展,因此教材的实用性不强。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局限在教材上,缺乏行业意识和市场意识,很少涉及现实案例。而且有些教师仍然采取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在课堂上只注意自己讲,不给予学生探究思考的机会。另外,不完善的教学评价也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一些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都集中在考试成绩上,过度关注学生某方面的技能,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产生打击学生学习信心与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2.2保障环境方面

有些高职院校虽然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也知道要给学生尽可多的提供实训机会,但是碍于自身能力的限制,资金投入并不充足,相关建设不够完善,与企业的合作也不够深入,因此并不能真正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而且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院校致力于扩张学校规模,而对于自身教学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不够,越来越多的学生让学校的实践教学资源所要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难免存在学科间资源冲突不断,难以保障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实践操作的问题。

3、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加强企业文化同专业教学的结合

要構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就需要加强机械类学科专业知识同企业文化之间的融合,通过培养学生专业化的思维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意识和道德素养。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实践中,始终坚持将职业需求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在进一步拓展机械类的专业课程同时,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适当加入公共英语和社会关系以及企业文化等教学项目,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企业的文化,进而推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顺利实现向职业人员的成长和过渡,顺利适应未来的职业工作,也能够更好的满足职业发展的要求。

与此同时在进行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过程中,首先就是要明确机械专业的课程标准,合理分析教学需求和岗位任务,并对职业岗位的流程和操作进行认真调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教学项目的科学设计,对实现机械专业标准化课程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职业思维模式的有效培养,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工学结合”教学的要求创造了更多有利的条件。

3.2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建设

要构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还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在链接学校和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对学生开展岗位训练和操作技能培训,对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助益良多。

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增加对机械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和投入,完善实训场地的机械设施,并不断引入先进的同生产线路一致的实训设备,要通过打造一流的实训场地,为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奠定硬件基础。除此之外高职院校也要不断完善学下同企业合作建设基地的模式,要由过去同单一企业的合作拓展为同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要通过构建合作的企业群,加快对学生实训场地的建设,并根据机械行业岗位需求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更好的适应就业要求创造条件。最后还要积极开发适合机械类专业实习的配套项目课程,进一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训。对于高职院校机械专业来讲,配套项目课程不仅是培养高精专业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践行“工学结合”教学需求的关键措施,要不断提升专业课程同企业产品之间的一致性,为工学结合的实现营造出合适的学习氛围。

3.3创建企业进校的生产教学模式

要构建高职院校机械专业“工学结合”的课程,还需要学校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创建校企合一的批量定制教学模式,合理协调学校与企业和专业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一体化的专业教学创造条件。

校企合一的教学模式,也可以称为是引企入校,指的就是在学校和企业达成双方意向一致的基础上,构建起专业教学外加企业实习的系统化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来讲其实就是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接近实际岗位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岗位需求,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企业也需要指派技术人员进入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操作演示,积极引导学生从学生想专业人员的顺利过渡。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专业的机械制造公司进行参观和学习,并选派学生参加企业的批量化生产工作,从而实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培养。

4、结语

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因此如何构建更为高效的职业院校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就成为了机械类专业的教学重点。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对创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视,要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同专业教学的结合和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规模建设,以及创建企业进校的生产教学模式。来克服当前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资源紧张等方面的困难,为培养更具行业竞争力的学生创造更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刘建新. 高职机械制造类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 中国科技信息.2010(4):209-210.

[2]魏文杲. 高职机械工程累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 科技资讯.2012(32):182-183.

[3]宁朝阳. 高职机械类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探讨[J]. 装备制造技术. 2014(11):178-188.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