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浅析

2018-08-23祁新星

求知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职院校分析

祁新星

摘 要:文章对高职院校学生舆情引导机制进行分析,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而对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特征以及其引导策略进行简要的剖析。作者希望文中对引导机制的分析能有效地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的发展,以此促进高职院校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

1.高职院校学生更加关注自身发展所需的舆论内容

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以及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进而在专业的教育过程中也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都保持务实的态度,同时对政治、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的问题敏感度较低,而在个人生活以及就业等问题上保持着高度的敏感性。

2.对信息分析以及判断能力较弱

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认识还不完全,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在校园中心思单纯,并且与社会人士的接触机会较少,在大量的网络信息之中,无法对信息的真伪进行判断,容易出现盲目从众心理。就在2017年的6月份,我国一所高职院校当中因为一女生弄丢寝室钥匙而发生盗窃事件,但在网络舆情的影响下对学校造成不良的影响。而整件事情的发展经过如下:一女生因为自身问题而弄掉了寝室的钥匙,但是钥匙拾得者根据钥匙上的标签寻找到了该宿舍,进而实施盗窃行为。随后女生报警,警察进入校园进行实地调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有学生听闻这个消息,在网络上传播不实消息,为高职院校学生带来恐慌[1]。校园网络舆情工作部联合学生会以及安保处,对这件事情展开严肃的调查,经过多方调查最终对网络传言进行证实。但是舆论信息还是会在校园中进行传播,产生恶劣的影响,严重的话还会威胁校园和谐发展。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1.关注学生的利益需求,将网络舆论引导目的性与学生自身的利益相契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实际利益相挂钩进行发展,并且将网络舆情引导的目的性与之相结合,实现对学生合法权益的维护,才能推进学生价值观的建立以及认同感的加深,保证学生在网络舆情之中坚持自身的立场,宣扬网络中的正能量。

2.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亲和力

网络世界雖然是虚拟的,但是在其中结合着人的主体意识,因此,高职院校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要始终确保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并注入情感,对亲和力进行提升,从而使得对舆情的引导更具有成效。

对网络舆情亲和力的提升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平等交流沟通。平等地与人进行协商与讨论是展现亲和力的最好手段,尊重与平等是舆情中信任的主要来源。高职院校网络舆情机制亲和力的建立,要将引导机制与网络语言相结合,运用生活化、平民化的语言,如此才能表达出学生真实的诉求。第二,主张心理交融。坚持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中的“以人为本”理念的建立,如此才能建立出尊重学生实际需求、心理变化、实现心理交融的网络舆情机制[2]。

3.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高职院校当中学生大多数的精力放在具体的学习上,很少会去对网络之中的信息真伪进行辨别与查证,因此学生对这些舆情信息进行阅读时,极其容易被信息中的错误信息所误导。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在阅读中,容易根据片面的信息对事件内容进行解读。所以,在当前发展中高职院校要着重锻炼学生的独立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去学习该如何对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辨别与判断,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自控能力进行锻炼,促使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能自觉地抵制不良信息。

综上所述,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内容,包括国际新闻、社会焦点问题、时政新闻、娱乐新闻等,有些社会人士在其中浑水摸鱼,向广大网民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及无聊的信息,从而造成网络污染。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就需要对校园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进行创建,营造出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以此推动校园网络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永惠.移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现状调查及引导策略——以江苏省5所高职院校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5):77-80.

[2]杨 艳.自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探索[J].山西青年,2017(3):35-36.

猜你喜欢

网络舆情高职院校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