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歌的四个步骤
2018-08-23李薇
李薇
在高考古代诗歌复习教学中,解题技法的指导非常重要,但是它到了一定的时期就会遇到瓶颈,难以使成绩继续提升。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意识到读懂诗歌对于解答题目的重要性,逐渐从关注解题过渡到讲解诗歌。在此,笔者谈一点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在古代诗歌阅读方面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以趣为先,功在积累——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积累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品味诗歌的兴趣呢?
比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制作微课的形式对诗歌的共性及差异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情、有趣、有味、有疑,实现诗歌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兴趣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诗歌,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
在积累方面,一方面要积累古代诗歌的常见意象,另一方面也要积累古代诗歌的常用字。比如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有“画角”“鼓角”。“画角”是一种古代乐器,声音高亢动人,是古代军中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人的。陆游《秋兴》中有“五更画角只生愁”。而“鼓角”是战鼓号角,如杜甫的《阁夜》:“五更鼓角生悲壮”。积累古代诗歌的常用字也非常重要。如,“渺”是古代诗歌中的一个常用字。唐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韦应物《闻雁》:“故园渺何处”中的“渺”字都有“悠远的样子”之意。老师应指导学生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这就是积累的工作。
二、以声感知,初步体悟——加强诵读指导
古人读诗常常是吟诵,而现在我们的学生读诗读得很快,也不知道诗句读顺了没有,这必然会对读懂诗歌造成障碍。怎样才能读出韵律,老师要加强指导,要让学生注意节奏、语调、韵脚、重音,读出诗的韵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诗歌的内容、情感、韵味有初步的感知。
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可以进行如下的诵读指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诵读要求:读出节奏和韵律。1.注意重音:“永”“又”“瘦”等。2.注意韵脚:仄声韵,短促急迫。3.注意节奏:有/暗香/盈袖。4.注意语调:缓慢深沉。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诵读这首词,既能把握住节奏,又能读出韵律,对诗歌悲凉的意境也会有初步的感知,为深入读懂诗歌奠定了基础。
三、以实为本,探究细节——疏通诗歌意思,体味情感意蕴
学生诵读完诗歌以后,老师要从哪几个方面指导学生疏通文意呢?
1.重要字词、重点难句要讲清楚
如唐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中的“思”是指思绪,“渺然”是悠远的样子。宋晏殊《破阵子·春景》:“采桑径里逢迎”中的“逢迎”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今天指奉承迎合,古代则是相逢的意思。宋刘克庄《北来人》“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訛”是一个难句,“边情”指边界上的消息。说的是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诗歌中的重要词句是学生读懂诗歌的障碍,教师在讲解时应仔细落实。
2.补充省略,还原词序,读懂诗歌
诗歌的特点是凝练含蓄,言简义丰。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为了更好地疏通诗意,我们需要把诗歌还原成现代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如: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摇起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这首诗的大意是:泉壑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在疏通文意时,要把省略的字词补充出来,把倒装的词序还原,这样诗歌的意思才能明了。
四、以整为要,以境熏染——整体把握与品味词句
理解诗歌不能断章取义,要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情感。比如,讲解宋晏殊的《破阵子·春景》时,要在整体上把握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上片写什么?下片写什么?这些都是对诗歌的整体把握,不要认为这些和答题无关就不讲。上下片的构思是景与人对应着写的,从而将春天的生命写活了。另外,包含多种情感的诗歌要从整体上把复杂的感情理一理。如白居易的《编集拙诗,成十一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一诗,题目中“戏”字包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戏谑,自我的夸耀、对自己才能的自豪,以及不平、辛酸、自嘲等等。
品味句子要注意还原情境,关照前后句,不能孤立地看某一句。如唐赵嘏《江楼旧感》中“月光如水水如天”一句要细品。前一句是“独上江楼思渺然”,作者写他思绪悠远,但是他没有接着写思什么,而是移笔去从容写景:“月光如水水如天”,在江楼水光相接的幽美意境中,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都溶化在天边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所以,情景交融是这样得出的。又如宋晏殊《破阵子·春景》中“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这两句写出了美好春天的勃勃生机,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光的欢快之情,但单看这两句是很难表现出来的。前一句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行文轻快流丽,为明朗、和谐、优美的基调打下基础。后一句是“日长飞絮轻”,描绘了一派晴和景象。因此,必须在整体把握与品味句子的基础上再去解题。
综上所述,中国古典诗词比较凝练含蓄,要通过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入手,综合指导诵读,疏通文意,整体把握品味词句等方式,让学生读出诗词的韵味,真正读懂诗词,感悟诗词的精妙之美。这是做好古代诗歌阅读题的基础和前提,在具备这些基础和前提条件之后,再授之以必要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学生才能真正答好古代诗歌阅读题。
★作者通联: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