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情感品质培养策略探析
2018-08-23张小虎董菁
张小虎 董菁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社会似乎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十分重要,其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其中最为特殊、最为重要的一个培养对象就是大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处于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他们的情感品质是保证他们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进步的主要条件,文章作者为此进行了课题研究。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情感品质;价值观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一切选择,包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所做的每一个抉择都取决于其情感品质。可以说,情感品质的培养是增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不可忽略的一个环节,在21世纪的社会中,许多事情都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不同的思想意识正在冲击新一代大学生尚未稳定的价值观和情感品质。在这种情况下,尽快落实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极为重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情感教育概述
1.情感对于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积极意义
情感是一个人最为重要的思维方式,其会影响到人价值观的确立。进行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时,利用好情感因素就能够摆脱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和问题,大大提升道德观念培育的质量和水准。第一,情感是一个人愿意去接受某一种价值观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在面对一种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人们会下意识地先去考虑主观上的情感体验。最为基础最为元素化的情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在人们不断经历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就会转化成为固定的社会性情感。第二,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培养主要利用情感体验进行。和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培养有所不同的是,价值观念是一种主观上的东西,其培育也是受到主观因素影响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兼容。另外,在认知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情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催化剂,其直接有效地作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们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行分析和探索。
2.情感品质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融合符合实际情况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发达、不断进步的时代,在这个革新和变化的时代中,青年人不断受到各种各样的新思潮冲击,走在时代文化前列的大学生更是如此,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更需要与情感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成果。第一,要想让大学生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不是简单的理论教育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根据社会发展中的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大学生主观上的情感体验,利用实际情况和因材施教的方法进行培养。第二,现阶段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情感特点是普遍发生巨大变动的,他们更加认同自我尝试和自我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沿用过去的教学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分析出他们特殊的情感特征,从细微之处入手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情感,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质量和力度,保障价值观教育的质量。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情感品质教育存在不足
1.培育手段片面化,忽略了情感体验的重要意义
从现阶段来看,中国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大学生的校园生活都是被上课所占据,这使得学生们很难达到正确的统一,而在这种情况下主要的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方法和渠道就是思想政治课程,但是这门课程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纵观整个大学思政教育,基本上采取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和枯燥的理论说教,有的学校还会组织一些形式看似多样的讲座,但是实际上对学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们非但无法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反而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和抗拒心,这种负面的情感体验会促使学生们无法完整地接受价值观的教育和影响。具体来说,这种落后的片面的理论知识传输手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已经无法获得优质的教学成果,枯燥无味的课堂、千篇一律的说教给大学生带来的绝不是机械性的服从,更多的是一种本能的抗拒。因此,我们务必尽快采取策略进行改进,争取尽快推动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教学表述过于僵化死板
价值观是影响人非常深的一种思维方式,而我们所说的价值观树立就是培养一种正确的思维方法。具体来看,情感体验决定了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观念认可的程度,进行情感品质教育和价值观培养的时候,学生们的非理性思维方式往往占据了较大的比例,换而言之就是他们往往会选择利用主观情绪体现客观内容。现在来看,一大部分的高等院校进行教育的时候,根本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充分的理解,忽略了情感部分的构建。这种偏差体现得最为明显的就在于课本的内容,许多章节的表述说是一篇一篇的论文也丝毫不为过,语言表达生硬刻板,遣词造句也是固化枯燥,与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相距甚远。这样一来培育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
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进行大学生情感品质培养的新思路
1.改变教学思路,重视情感沟通
纵观中国的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情感价值的指引者,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说是学生进步的灯塔,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行价值观培育的時候,必须认识到过去教学思路的谬误,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教师除了要保证自己的专业素养,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思维水准,始终坚持言行合一的工作态度,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作为情感品质教育最佳的素材和榜样。只有从情感上发生了认同,选择了接纳,才可能愿意接受价值观的培育,这一点毋庸置疑。进行教学工作的时候,在结束专业技能传输之后,教师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利用创设情境、换位思考一系列手段,让学生从心里产生情感的认同,不但要让学生们从理论层面认识价值观念,更是要将这种价值观念和情感品质教育渗透到生活中和行动中。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进行情感品质培养的时候,需要的是教学双方的情感交融,只有教师的投入远远不够,所以必须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工作,只有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成果。
2.重构培育手段,利用社会实践
我國各个高校的价值观教育方法较为落后,教育成果一直不太理想,所以,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对价值观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成熟的教学模式不只是对知识和信息的传授,而且会增加情感方面的沟通,对推动信息的传递具有重要的意义。情感是人主观上的一种思维模式和应对策略,其变化原因和外在体现形式都是有所不同的,利用好社会实践、积极组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情感品质的积累和培养能够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追寻情感价值的脚步更加坚定。所以,各个高校都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学方式的改革,保证让学生都能亲自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况,让学生能够客观地对待社会上存在的问题,在这个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的环境下,更容易对学生进行引导,将情感品质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3.发挥榜样力量,塑造校园文化
文化是一个群体和一个组织中人们共同认可和发展的情感以及价值观念的总和,其反过来也可以作用于群体和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影响到他们的情感取向。而校园文化更是如此,具有极为突出的文化特征,除了囊括了一些实际事物,还包括了学校的人文精神、生活氛围乃至于各种成文、不成文的规定和标准,一个好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利用好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力量。具体来说,可以从改进管理手段做起,确定阶段性的教学任务的时候将情感影响考虑进去,通过恰当的管理制度推动人的发展,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带来一种凝聚力和向心力。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中所有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共同构建起来的,因此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的过程中务必考虑每一个成员,利用好榜样的激励作用,给学生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正确的处世之道和价值体验。总体来看,教师以身作则、评选道德模范等都是树立榜样的极佳手段,是一种融入学生生活的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
4.丰富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网络的普及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改变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可以确定的是,大学生们对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方法最容易接受,所以可以通过科学合理地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情感品质的教育,这不仅可以增加教育载体,还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利用互联网开展活动,能够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结合各种网络资源,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情感品质的渗透。同时,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查找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案例,取长补短,借鉴其成功之处,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评价讨论中。新媒体的运用能够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多个渠道接受情感品质教育。所以,现阶段情感品质教育工作的重点是要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保证学校网络环境安全,增强管理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从而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情感品质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各高校应该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现状,适当进行教学观念的变革,对学生的培养方式进行改进和拓展,利用好新的时代背景带来的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争取尽快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情感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邹立莉,罗维有.多重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分析[J].昭通学院学报,2016(2).
[2]赵 侠.人文关怀视阈下高校“教工之家”的功能与发挥[J].生产力研究,2011(11).
[3]王 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