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撷取咀嚼写作时激思增彩
2018-08-23邢延
邢延
阅读中,我们常常会被叙事打动,但感动之余,让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文中的名句,它宛如夜空的明星,明亮而醒目。在学生广泛的阅读过程中,会慢慢积累起一定数量的名句。在议论文写作中,通过引用名句体现自己思考,展现阅读成果,赢得文采,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那么,名句一般可以用在议论的哪个步骤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呢?
一、文章开头引用名句,引出观点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木心在《从前慢》中如此说。
生活的节奏要慢下来,同样,成名也要慢慢的。(《出名早与晚》)
引用木心之语,概括出“生活的节奏”这个关键词,指出“慢”的特点,再以“同样”一词,与“成名”这个主题相连,生活节奏的慢,引出出名不必着急,可以晚一点,自然地引出观点。
二、论述过程中借名句证明观点,引导思考论证的深入与细致
“欲带王冠,必承其重”,年少成名者,尚未形成端正的价值观,当承受的名与利愈多,便愈容易被压至崩塌,留给人的,只能是“伤仲永”之哀叹。(《出名要早还是晚》)
在论述过程中,借引用名句引出自己的观点——王冠有其重,过早承受会压塌,所以不能过早。就名句本身而言,它与成名早晚没有多大关系,但是,王冠之重,必须承受,这个道理无疑是正确的,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在承重的过程中,“何时”这个恰当的时间段。过早地承受是会将一个“磨练人”的机会变成一个“伤人”的机会——成名,就相当于带上王冠,但过早承受,却是一种灾难。通过这样的思考,这个名句就可以拿来作为“成名不宜早”的支撑论据。
三、文章结尾,通过名句收束全文,或简洁有力,或余音袅袅
初闻此言是在季羡林先生的一次访谈中,当被问及十年活动所受的苦难时,季老莞尔,道出此言:“我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一生倥偬在这一笑一言中溶盡,徒留季老的悠雅智慧如清茗留香。
愿你一如季老,知有不言,言有不尽,一切尽在心中了然。(《“我说的都是真的,还有更多真的没说”》)
季羡林的话语,极其贴合材料的主旨,以季老的话语自然结束,不需要自己的长篇大论,一句可抵千句。
总之,恰当地引用名句,能兴起自己的议论,也能触发自己的更深思考,也能展现自己的阅读积累,增添自己文章的文采。
但是,有些学生在引用名句写作中,因为缺少对材料的思考和对名句的理解,运用中常见以下几种错误:
1.名句只是装饰,缺乏关联
有的学生有一定的名句积累,也有运用的主动性,但是缺乏对名句的理解,仅仅满足于将名句用起来,这样做的结果是联系不紧。
例:莫言说过:“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浮躁的。”我们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只有沉静才可能有所作为。(《沉静》)
关于社会生活的状态,这是每个人都能表述的,莫言有没有说这话?莫言说这话的意义究竟多大?有没有必要特别标明?
2.名句有关联,但缺乏阐释
有学生在引用时能考虑到有一定关联度的名句,但对名句与材料之间的关联缺乏阐释。如果不加分析地直接引用,结果有可能“南辕北辙”。
例:孔子曾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里所说的方向并不是目标之类的小定位,方向是前进的大趋势,它不像昙花一现的片刻惊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刹那狂喜,方向是人生的大道,成功的大智慧。(《方向》)
孔子的名句与材料的关键词“方向”之间有关联,但是这个正关联还是反关联?引用的原句的句意是什么?其实,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游必有方”是说父母在的时候,如果要出游,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出游的方向。这个“方”是具体的某个方向,恰恰是作文里要否定的“小定位”。而这位学生引用之后要表达的意思是:方向是“人生的大道,成功的大智慧”,这个意思与孔子的话就没有正面联系了。因为缺乏阐释,缺乏从名句的原来意义出发的推敲,名句只是虚浮地缀在文中,实际却造成了某种矛盾的尴尬。因此,我们在引用某个句子时一定要考虑清楚,不能一引了之,要考虑外在嵌入的名句与自己思考的契合度。
3.阐释不到位不贴合
还有的学生,能意识到在名句与材料主题之间有阐释,但是因为思考的不透彻或者表达的不到位等各种原因,还是有欠缺,让人感觉不知所云。
比如:鲁迅老先生有云,“人们在压迫中只知受苦,因而解放了便只知作乐。”
是的,关于灾难的记忆,太容易被人们清空。与其说这是一种人之常情,不如说这是人性之劣根。(《清空》)
我们揣摩鲁迅先生的原话,他讲的是人们在压迫中与解放后的“受苦”“作乐”两种不同心理感受,而且两个不同阶段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而材料是有关“清空”的,它更侧向于人们在苦难后清空记忆的行为,引用的句子与写作的材料之间只有一种隐隐约约的联系,我们或许只能将“压迫”与“灾难”作出一定的关联,实际上鲁迅的语意与材料的倾向、所谈的话题并不尽一致。这样的不贴合让人有生拉硬扯的感觉。
阅读,是一个让自己心智成熟的过程,而写作,是将自己内心呈现的过程。将阅读中的闪亮的名句运用于写作,或许是阅读与写作之间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结合。而引用名句,不是简单地复述背诵,它需要我们在阅读时先行的、深刻的思考理解,然后才能有写作中的恰当运用。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市海门证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