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准时评的角度
2018-08-23范玲玲
范玲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就国家政治层面而言,文章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治;就作家个体而言,肉身易逝,承载生命内涵的文章却可以超越时空永恒于世。论利于国家、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在众多文学类型中,时评正有此功效。好的时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通过表达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舆论的取向,从而即时推动时事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俄国诗人普希金曾说“法律的剑达不到的地方,讽刺诗的辫子能够达到。”时评正是舆论监督的“鞭子”,它可以触及社会深层次的问题。“时评”即“时事评论”,往往因时而评,对新近发生的某一事件或新出现的某种现象以及言论进行评说,以明辨是非,表明观点,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由于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思辨色彩,能较好地展现写作者的表达能力和思维水平。时评正日益受到重视,也逐渐现身于高中语文课堂。将热点事件拿来作为作文材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唤起社会批判意识,促进终身发展。
时评本质上属于材料性议论文,但和一般材料作文有别:一是材料有别。时评是以时事新闻事件作为阅读材料,现成的素材常常用不上,这就使我们说理时要立足于“常识、常理、常情”;二是就事论事。时评要求直接对材料中提供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表明看法并展开论述。时评的高下取决于时评的角度,若能选准角度,则可“一语道破天机”,写出启人心智之文。
时评写作切忌面面俱到,应紧抓一点纵深剖析,做到由表及里,见微知著。要做到论述精准有力,可从以下方法入手:
一、由表及里探本质
由表及里探本质即纵深挖掘,从新闻事件的表象入手,分析事件的社会意义、影响,从而参透事件的本质。如学生习作《成熟的慈善文化需要良性发展》:
在严重地震灾害面前,倡导人们积极参与各种慈善救助活动,原本没有什么问题,但像上述一些网友那样以“高票房”为由,以道德绑架的方式赤裸裸地向吴京“逼捐”,甚至要求“捐上一两个亿”,无疑就显得十分荒谬了,不仅有失为人的厚道,也明显有违慈善之善。毫无疑问,慈善之善的真正度量标准,绝不是仅仅只是表面物质金钱层面的“捐与不捐”“捐多捐少”,而更在于,内在的精神上是否充分拥有“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仁善爱心。
因为慈善之为慈善,归根到底,见证的主要是一种“慈悲为怀”“与人为善”的精神品质和境界,而并非简单物质金钱上的施舍。这正像我们在慈善捐赠中经常强调的:“1元不嫌少,1万元不嫌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付出了诚挚爱心、勉力与人为善,即使所捐赠的款物十分绵薄有限、甚至根本无力捐赠钱物、只能“出力”,那么同样也是足以充分彰显慈善精神,并最终“积善成德”的。
这个文段,坚决否定以慈善活动中捐出的金钱数额作为衡量慈善心的标准,犀利地指出此标准的实质是道德绑架,继而阐明慈善的本质是发自内心的“善念”而非金钱“施舍”,真正的慈善与物质无关。
再如西坡的《外卖骑手的本分与情分》(《南方都市报》2017年7月16日):
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是弄清本分与情分。在由各种各样的契约将陌生人编织在一起的现代社会里,分清这一点尤为必要。比如在地铁和公交车上,让座是情分,而不是本分。要能明白这一点,因让座而引发的大量争执都会烟消云散。
但偏偏很多人拎不清。如最近很多外卖骑手经常遇到一些客户让他们带垃圾下楼,骑手不好意思拒绝,但感觉客户这样不太尊重人。骑手是送外卖的,按时按点把外卖送到是他的本分,如果他主动要求带垃圾,这是情分。客户不应该将骑手的情分当本分。
文段中,作者对于客户让外卖骑手带垃圾下楼一事,并未停留在“不尊重”的简单层面,而是由表及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了外卖骑手为客户做与送外卖无关之事,即分外之事,这是一种情分。本分可以强求,而情分则不可,两相对比,客户对错立判。
二、追根溯源析原因
追根溯源是从具体事件出发,或横向对比,或纵向分析,论述热点或事件的成因,给后来者以警示或者借鉴。如长江日报评论员华智超的《讲好文化自信的故事》(《长江日报》2017年12月13日):
近日,央视综艺频道播出的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引起观众热议。节目刚播出6天,其官方微博粉丝量就突破13万,而该节目的豆瓣评分也已达到9.4分,足见观众的喜爱。
此前并不是没有《国家宝藏》这类文博探索节目,但是很多节目都聚焦于文物的经济价值,而忽略了文物的文化价值,很难让人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即便同样聚焦文化价值的节目,也似乎以为只要打出“国宝”的旗号就万事大吉。《国家宝藏》则用心讲好了国宝背后的故事,重新定义了此类节目的文化高度。
国宝,以前都陈列在博物馆之中,只有简单的文字或讲解员解说。久远的历史年代,在国宝和今人之间,形成了一道无形的鸿沟。大部分人都很难跨越这道鸿沟,深入理解国宝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国家宝藏》则通过历史剧的方式,带观众“穿越”回去,与制作它的匠人进行对话,从而让观众明白了国宝的珍贵之处,对国宝形成高度的价值认同。比如烧制一尊“瓷母”成功概率只有0.23%,背后的匠人精神,不禁让人叹为观止,这正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
此文段层层追因,从《国家宝藏》高收视率、高评分的原因入手,横向比较同类文博探索节目的异同,揭示了《国家宝藏》大获关注的原因是聚焦了国宝的文化价值,切实回归国宝的前世今生,让观众知其从何而来,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
再如邓海建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愿呆在“体制外的家乡”?》(《中国青年报》2014年3月26日):
馮唐易老,最回不去的,莫若故乡。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呆在“体制外的家乡”?这看起来是个伤感的话题,其实也是个矫情的伪命题。2008年左右,一拨人逃回家乡,脚步未稳,旋即转身。据说无非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因为老家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就业成本大大增加,办事难、创业难、实体经济难;二是大城市拥有小城市无法企及的就业空间和经济发展水平,譬如创意文化、电子通信等专业。两害相权,房价上的怨愤,自会成为浮云。其实,不是不想回乡,而是“乡”已经容不下怀揣公平、正义诉求与梦想的年轻人。
此文段从“复杂的人际关系”“就业空间和经济发展水平”这两个角度入手,合理剖析了年轻人不愿呆在“体制外的家乡”的原因,一语中的,突显现实困境。
三、打破定式求新意
打破定势求新意,即将思维横向拓展,破除单向思维,出奇制胜,发人所未发,或言他人想说而未说之语。时评的独到之处正是他的附加值,能吸引读者的目光,引领读者思考。如学生习作《回报不可耻》:
做好事不求回報,固然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值得我们尊重和钦佩。但是反过来,做了好事拿了回报,是不是就意味着道德打了个折扣呢?
鲁国规定,谁如果能把在其他国家做奴隶的同胞赎出来,就可以从国家领取奖励。一次,子贡从他国赎了一个鲁国人,但拒绝收下奖励。孔子说:“子贡你错了!不领取奖励更高尚,但鲁国富人少穷人多,你不领取奖励一旦被推广,那么鲁国人就不肯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相对的,子路救了落水者,并接受了一头牛作为谢礼。孔子高兴地说:“鲁国人从此一定会勇救落水者了。”
试想,当“不求回报”在媒体的过度渲染下几乎成了好人好事的必要条件时,原本触手可及、自然而然的好人好事,是不是无形中也变得沉重了许多?做好事不以回报为前提,但是做了好事接受回报不可耻。
此文段没有打破于一元思维——“做好事不求回报”,在肯定做好事不以回报为前提之外,追问做好事拿回报是否不道德。做好事无需贴上“不求回报”的标签,可以不回报并不能证明拿回报就是可耻的。逆向反思,独辟蹊径,剥离了好人好事的“神性”,让他们回归“人性”。
四、理性思辨寻对策
理性思辩寻对策,要求在辨析比较中包容异见,摆脱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抛弃空有一腔廉价的道德义愤,而缺乏理性的愤青思维。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固然可贵,更高明的是提出有效合理的解决方法。如人民日报评论部的《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人民日报》2013年5月23日):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
……
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此文段没有在批判精神和建设心态中取舍,而是在理性思辩中将二者统一,指明社会的发展需要批判家推动,也需要建设者添砖加瓦。既客观分析问题,又寻求到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又如探讨科技和人类关系的学生习作《黑箱里的光明》:
科技和人类并非敌对,而是共同进化,共同发展的双赢关系。
黑箱不是潘多拉的魔盒,因为人类不是无知的潘多拉。科技的每一次高歌猛进背后不都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吗?
黑箱不该战胜人类,因为人类有它无法散发的光芒。它那黑暗而深邃的内核里,有它无法主动使用、非它所有的、属于它的创造者——我们的——人性之光。
此文客观看待科技的发展,认为科技与人类是双赢关系,而非敌对,黑箱可为人类所用,却不可战胜人类。
五、注入情怀展时代
注入情怀是指写作者要有家国情怀、人文情怀,对事件从更高层次给予关注,联系当下,突显时代性。如宋航蔚的考场下水文《认错的价值》:
什么时候,一种本该是犯了错就承认的学前教育,生生放大成了社会道德普教的罕有素材。每一个行走于其中的人们,通过这个认错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我错了,如果真是,我该不该认错呢?暴雨冲走了井盖,吞没了一个花季少女,生命凋落得突如其来又不明不白时,谁第一个站出来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错。”刚落成的大桥才通行了几辆超载大货就断成了两半,几亿人民币砌成的废墟上,又有谁站出来,说一句:“对不起,是我的责任。”为取暖而窒息在垃圾箱里的几条小生命,面对他们的脆弱谁又真诚地说一句:“对不起,怪我没有早点照顾好你。”还是那些因大量开采造成地动山摇,塌方活埋,或是违规操作造成瓦斯爆炸透水封井等等难以计数的无辜生命,谁会对着你们的家破人亡,第一时间,站出来说:“对不起!我错了!”
不是我们小题大做,让一个犯错认错少年成为担当负责的国民偶像,只不过当这个社会漫天泼洒着谎言与诡辩时,我们太难找到一个坚定的身影,静候在当事现场,只为了面对因他而受伤的事主,说一句发自肺腑的道歉。我们当中,又有多少人,像幸运的宝马车主,回来之后,能亲眼看到那个闯祸人留下的一纸承诺。
此文段由敢于认错的少年联想到公共事务领域中众多不愿认错不敢认错的现象,以悲悯情怀针砭时弊,发人深省。
再如李杏的《社会需要坚定的良心基石》(《长江日报》2016年5月31日 ):
更糟糕的是,当“刷单”这一套盛行开来,真正守规矩的企业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明明货真价实,却刷不过一些不良商家,明明是精品,却输给了砸大钱买好评的粗制滥造品。如果坚持做好产品、坚持做良心生意,换来的结果却是在市场上的失败,而投机取巧的造假者反而赚得盆满钵满,只会促使“潜规则”成为行规,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社会一旦失去了信任,一切交易和运行的成本都将异常高昂。如果每一笔网购都需要人们小心翼翼去自行求证信息真伪,如果“推荐”信息中充斥了言不由衷的广告,互联网所带来的效率红利或将面临巨大的危机,这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伤害。
此文段从论述当下网络盛行的“刷单”现象出发,剖析其社会危害性,痛心地指出社会良心基石不稳,呼吁大家停止这种虚假宣传。
写好时评要注意:旗帜鲜明,必须表态,不可模棱两可;就事论事,有针对性,不要宕开一笔,偏离核心事件;深入分析,鞭辟入里,不可蜻蜓点水,不痛不痒。宁要触及一点的鲜明,不要面面俱到的中庸。
★作者通联:湖北武昌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