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于文本 因需而拓展
2018-08-23胡连英
胡连英
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不能把语言与其背景割裂开来,不能把语言简单地当做抽象的东西进行分析。理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对这些语言所蕴含的社会生活的理解,所以,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拓展,拓展相关的语文知识和生活经验,这是毋庸置疑的。
遗憾的是,目前的语文课,随意拓展现象严重,老师仅抓住和文本相关的一个话题,便引入大量其他教学资源一味向外拓展。这样的拓展,严重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原点。
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于课文。语文阅读课,应以文本理解为基础,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在此,我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问题。
一、因“难”而拓
在教学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时,有学生认为,“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写出了儿时的伙伴对诗人的思念。其实,“五月渔郎相忆否”表达的是诗人对儿时伙伴的思念之情,这是别具一格的“对面写来”的手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种写法,我作了以下拓展:
首先,联系学生熟悉的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中不说自己如何思念家乡的兄弟,却写家中兄弟思念自己。从对方落笔,从此处遥想彼地,以对方之思映衬自己之思,更显情致婉曲、深邃动人。
其次,学习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人设想,在今夜明月的辉映下,远在鄜州的妻子可能又失眠了,她正凭栏望月,思念牵挂着羁留长安、音讯杳然的自己。诗人望月思家,却写妻子见月思己。这种“对面写来”的高妙手法得到了诸多评论家的称道。课堂上,我把这些评论也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这种写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再把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作为课后练习来巩固“从对面写来”的手法。
这几首诗歌的拓展,我是针对“五月渔郎相忆否”这个教学点来展开的,教学预设的时候,我预估学生此处有难点。经过这样的拓展训练,学生对古典诗歌“从对面写来”这一经典手法的理解应该是比较透彻的了。
二、因“疑”而拓
上海师大“国培2017”培训过程中,李海林教授给我们介绍了一个《鹬蚌相争》的课例:
有位老师在教学《鹬蚌相争》,课上到一半时,突然有学生质疑:蚌夹住了鹬的嘴巴,鹬怎么说话呢?老师顿时懵了。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说,我夹住了你的嘴巴,你不会说话,我也不能说话啊!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处理。
在这个课例中,学生确实是碰到了问题,他们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读文学作品。那么,当学生提出“河蚌夹住了鹬的嘴,蚌怎么说话?鹬怎么说话”此类问题时,语文老师该如何对待?让学生无谓地争辩下去?还是把学生带到生物课堂中去,上一堂生物课?
我认为,教师应该首先肯定学生的质疑。老师对学生的课堂反映往往视而不见,这是我们的日常教学中的一个大问题。其次,应该抓住这个问题,适当拓展,把学生引到对寓言这一文体的认识上,从而揭示《鹬蚌相争》这篇寓言的主旨。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寓言的认识,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介绍寓言和童话的区别——童话和寓言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故事都是假托的、创造的、幻想的。但童话的幻想必须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寓言则不那么严格,如《狐狸和葡萄》中的狐狸,垂涎于葡萄,改变了原来食肉的习性。这个寓言赋予了狐狸以“人”性,却违反了狐狸的“物”性,这在童话中是不可以的。
为什么要拓展补充文体知识呢?对文体的辨识,是读解的门户,读者考察文本的外在形态及其特征,才能识其大体,自由出入于文本世界。面对学生的质疑,老师若能把学生引导到对《鹬蚌相争》的文体探究上来,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这样的拓展,无疑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三、因“时”而拓
语文课的拓展是必须的,但要有适宜的内容,还要有合宜的时机。
教学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的《登岳阳楼》时,针对是否介绍作者的情况这一问题,我犹豫了很久,因为第一单元刚教完杜甫的《蜀相》,之前也介绍过不少关于杜甫的身世。最后决定,除了提醒学生关注注解外,不作其它介绍。但当教学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时,我想,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两句字面意思并不难的诗句呢?我告诉学生,杜甫50岁开始,他的朋友一个个相继去世,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公元761年,曾在同朝为官的王维去世;公元762年,曾同游梁宋纵马燕赵的李白去世;公元763年,布衣之交房琯去世;765年正月,高适在长安去世;765年四月,严武突然死去,杜甫失去了靠山……这些相关知识的拓展介绍,学生丝毫不觉多余,因为正是这些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杜甫晚年的凄凉之境。
回到开篇提到的问题,教学《蜀道难》时,为什么学生会认为,拓展介绍李白的身世用一句话带过即可?我想,這就是拓展的内容与时机的问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一上课就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然后分析课文。有些作者的情况,学生在学习该作者的其他文章时早有所闻。比如李白的诗歌,从小学到高中,学生每个阶段都会接触到李白的诗歌,但老师每次都介绍李白的身世,大同小异,也无怪乎学生觉得没必要。语文老师要明白,学生不是为语文知识而学语文知识。只有促进学生理解和感受文本的语文知识,才是需要拓展的内容。
总之,无论是因“难”而拓、因“疑”而拓,还是因“时”而拓,都是因“需”而拓。解决特定教学点需要什么语文知识,就应当拓展什么语文知识。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市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