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18-08-22任晓峰
摘要: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后进生和落榜生,他们有着较强的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本不牢固的学习基础加上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了他们在英语教学中出现了很多困难,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内容,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不仅可以顺利完成英语教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英语教学
信息显示,到2016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生规模已近3500万,几乎占到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半壁江山。但社会对中职教育的整体认可度却不高,对其作用和地位也没有一个准确中肯的评价,中职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况更没有引起社会和家长的重视,再加上我国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稍晚,社会的知晓率相对较低,这就导致经常把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混为一谈,使得家长和学生对其谈之色变,问题也就越积越多。而“我是中职生,我比别人差”的自我定位,“学历低、能力差、就业难”的认知偏差也使中职学生经常感到前途渺茫,感受不到社会的帮助与他人的情感关怀,找不准自身的定位及与人比拼的交点,也就看不到自身立足社会的希望,从而迷失自我。加之有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极少数学生开展的品德教育活动。诚然,个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是需要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员性的问题,是所有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即使那些成绩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还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归属于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和学生管理人员的任务。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在德育工作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更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使每一位教师可以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表现出的一些行为问题。这就有效地帮助了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提高学科教育教学质量。而英语课又被中职学生普遍视为老大难的学科,那么教师适当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既完成课堂教育教学的要求、也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自信心、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正体现出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 结合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从教材内容看,各学科教材都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课堂实际出发,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自然融入学科教学内容之中。
英语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设计上方面,要借助多媒体手段呈现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这样的设计更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英语活动课上首先创造一个情景或模拟一个生活片段或一个“镜头”或采用“案件重演”的形式作为活动内容,课堂形式采用讨论式,突出活动主题,在活动中渗透、传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让学生说出自身的感受,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发言。活动课的组织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讨论,切忌教师包办。可能一节课下来,学生仅有某个领悟、某种感受、一次正确的心理体验,这恰恰是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课预想的效果。
例如,在课文中讨论“面对挫折我们应当怎么办”时,老师先用多媒体展示舞蹈《千手观音》故事片段,将学生带入面临挫折的情景:讲述天生残疾的姑娘与小伙子们在听不到乐曲,掌握不了节奏,无法在舞曲的引导下演绎舞蹈和音乐语言等情况下战胜挫折,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极富韵律感和表现力的动作。他们以无声地挥洒、曼妙的身姿,为有声世界带来了最为精彩的传神画卷。接着老师提问:“看了这个短片,你从他们身上能学到什么品质?”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上台发言,应当学习他们坚强、勇敢、坚韧不拔等品质。然后引导学生讲述自己遇到的挫折以及应对挫折的办法,同学们跃跃欲试,共有七人上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讲述者联系自己遇到的挫折,都很投入,有些人竟流下了眼泪,同学们深受感染,沉浸在情感体验的氛围之中。如学生徐超,在开学一个月后,不慎摔断右胳膊,本应休学治疗,但他仍坚持上学,并锻炼用左手写字……最后,由老师总结发言。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一堂课结束,学生对困难挫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决心逐步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
二、 把握情感主线,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原本该是活泼热情,健康向上的群体。但很多中职生却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动力;对生活缺乏热情、对将来也没有任何追求,无奋斗的目标、无努力的方向。这些显然失去了中职生这个年龄该有的活力和热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就更谈不上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这时作为老师就应该要用恰当的方式去燃起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情。
课堂上,教师要了解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鼓励学生的大胆质疑;要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如:让胆小、内向的学生多参与教学活动;对自卑、抑郁的学生多提供表现的机会等。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鼓励。在课下时间做孩子们的思想工作,以亲切的态度来鼓励学生,决不鄙视和冷嘲热讽他们。运用激励性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十分敏感同学和老师对他的评价。往往老师的一句表扬、一点赞许和肯定都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给学生多一些积极地心理暗示,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形成积极地自我心理倾向。
例如:在英语课上,老师常常用英语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进行鼓励,“Dont be afraid, I believe you can succeed.”“You are excellent. You are smart!”等。鼓励性的语言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三、 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一定是学生在学校的主导活动,尽管中职生看起来不注重学习,但一些看似与学习无关的心理困扰其实也产生于学习。而教育中产生的问题,就应该由教育者解决。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最终完成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来创设情景,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都是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很有效、却容易被忽视的方法,它既能让学生操练所学习的语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每当学生进入角色,成功地完成一个学习项目,他们都会兴趣盎然,并增强了对未来学习英语的信心。这也会让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和成就感,使他们保持和发展学习英语的兴趣,为未来更自觉和主动地学习奠定基础。而且在教学中要经常让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与成绩暂时落后的同学组成帮扶小组,让他们互帮互助,这样做既取得了学习效果,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情。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大胆运用肢体语言(比如:一个微笑、一个点头……)去满足、强化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平时课堂管理、批评学生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以不伤害学生心理为前提。利用发微信、留言等方式,和学生沟通,让他们在课堂产生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被疏导,不留隐患。
四、 利用作业批语等,注入积极的心理暗示
給学生的作业批语是教师们都很熟悉的工作,在这些工作中巧妙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或许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针对某个上课从不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给他的批语是:“Why not answer some questions in class?”后来这名学生给老师发了信息,说自己英语成绩不好,在课堂上有紧张、害羞的心理。后来老师在上课提问题时经常说类似“Hi!Dont be nervous, I believe you can do it.”这样的话来鼓励学生,老师的信任使这名学生信心大增,有时在英语课上也能主动的回答问题。再比如学生作业做得好或是学习有进步,老师可以写下这样的批语:“Hi, Well done! What a clever boy/girl!”总之,针对信心不足的学生,经常使用鼓励性的话语,充分利用作业批语,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 获得家庭支持,达成教育目标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比普通高中学生多得多的毛病和问题,而一些问题行为其实源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与障碍,只有摸清根源,才能对症下药。中职生的家庭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比例很高。这些差异经常导致部分学生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的懒散,有的自卑。想要解决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必须取得家庭的全力配合。可以利用家庭作业,网络等优势,减少、杜绝因家长原因给子女造成的不良心理压力。使学生有稳定的情绪体验,教会他们自我疏导,自我转移,自我激励等调节方法,培养他们自理、自治、自辨、自控的能力。
总之,在以学生为主体、关注生命质量的教育背景下,肯定中等职业教育“成才”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应该从“成人”的视角关注中职生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对学生有机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寻找学科教学中的潜在的心理教育因素,找准时机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去,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体验,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只有这样做,才会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同时,真正达成教育教学的目标。
作者简介:
任晓峰,辽宁省鞍山市,鞍山市交通运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