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素养的构成

2018-08-22丁玉英

东方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

丁玉英

摘要:初中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起到基础性工程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科学教师的知识素养是培育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科学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课程基础知识、教学法知识、科学素养评价知识等。本文以学科教学知识理论(PCK)为基础,探讨当今新时期科学教师知识素养的构成。本文认为,科学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科知识架构内容的深化研究,不断与同行业的从业者沟通,进一步推动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学科知识;知识素养;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一、引言

初中科学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起到基础性工程作用。要整体提升学生科学知识水平,必须先从初中科学教学质量抓起。而明晰初中科学教师的知识素养构成,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知识素养是重中之重。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兴起改善教学质量的探讨热潮。其中一位叫舒尔曼的美国学者借此提出学科教学知识理论(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他认为如果课程教师对本学科内容未能透彻了解掌握,那么实际教学效果必定受到影响[1]。然而国内学者将学科教学知识理论运用于初中科学教师上的研究仍较少,相关成果不多见[2]。因此本文以学科教学知识理论(PCK)为基础,探讨新时期科学教师知识素养构成,推动学科教学知识理论与初中科学教学结合发展。

二、学科教学知识理论

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质量出现下滑,整体教育制度急需变革。美国学者舒尔曼通过对美国教师认证制度的研究,发现在教师专业的培养上存在缺陷[3]。1986年舒尔曼首创学科教学知识概念(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他认为,掌握学科教学知识对日常教学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通常教师教学,就是运用特定的教学方法将学科知识体系进行转换和整合,系统有序地教授给学生。学者科伦克进一步推动学科教学知识概念理论的发展[4]。他以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为基础认为,人的认知是运动发展的。学科教学知识包括学科知识、背景知识、教学法知识等方面。在这些方面,教师认知是动态发展的。学科教学知识理论包含多种主题呈现方式,例如最大类比、举例、解释和证明等[5]。但凡有效呈现和叙述主题的方式都可囊括至此。学科教学知识理论是教学知识和教学方法的结晶,目的是以使学生透彻理解问题,高效掌握知识。

三、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素养的构成

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内容是由多个部分组成并相互交叉。对某一学科而言,学科教学知识的基本结构存在着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由该门学科的知识结构特性所决定的[3]。本文认为初中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展现出来的PCK构成应该由以下方面构成:科学教学的理念、科学课程知识、明白学生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素养评价知识。

(一)科学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对教学活动认识的集中体现。教师本人对教学活动的观点和态度直接指导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与推进。在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科学教师的教学信念与初中科学课程教学有密切联系。科学的教学理念应该关注教学效益,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一个有正确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教师,在科学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密切注重学生理论能力和实操能力,以系统性的科学哲学对学生开展指导。

(二)科學课程知识

一般而言,初中科学课程知识主要涵盖三个方面,本课程具体知识(比如力学原理),如何设定本节课程目标知识,如何安排课程计划知识。但很多初中科学教师往往按部就班地对教材照本宣科,机械式和填鸭式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因此,课程目标的合理设定是教师知识素养的重要方面。课程目标方面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动手实践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为目标。课程计划知识是指对整体课程安排计划的熟知,也同时涵盖对科学教学领域相关主题的了解。课程计划知识不仅是针对当前,也是对过往计划的总结归纳,为日后课程安排打下根基。

(三)关于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

所谓教学相长,指的是课堂不仅仅是老师的课堂,而是老师与学生共有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堂知识主题的了解深刻影响了其学习结果,对教师知识教学的传导产生影响[3]。因此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的基本结构中必须包括教师对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的掌握情况。科学课程中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比如力学原理,力的相互作用等,部分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吃力,难以消化理解。此时科学教师应该思考如何用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对学生如何理解科学知识做透彻分析把握,掌握学生理解科学的知识能够有助于高效开展教学。

(四)科学素养评价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之后,必须通过有效评价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从中判断学生学习的效率,哪些知识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有难度,从而全面了解学习结果,为以后教学进度安排做出相应规划,便于调整下一步教学内容。故而科学教师具有科学素养评价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也有显著影响。

四、结论

学科教学知识是一种融合贯通的综合知识,包括科学教学的理念、科学课程知识、明白学生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素养评价知识等各个方面。科学教师应该对学科知识架构内容不断地进行深化研究,不断与同行业从业者沟通与互动,才能进一步推动初中科学教师知识素养的发展。毕竟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是动态演变的,在不同情境下建构会有不同结果。通过同行业的从业者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学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更好地教授知识于学生。

参考文献:

[1]马云鹏,解书,赵冬臣.教师专业知识发展与教师教育改革[J].教师教育学报,2014,1(01):31-45.

[2]赵姣,李东花.近十年我国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问题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论坛,2012(02):60-64.

[3]蔡铁权,陈丽华.科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10,39(10):91-96.

[4]徐章韬,刘郑,刘观海,陈矛.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知识之课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3(01):94-99.

[5]田爱丽. 基于文本,自主建构——人文社科类学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7):56-

62.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新课程背景下作文教学新探
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就业能力导向下大学生学科知识学习与核心素质培养研究
成人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现状调查与研究
抓好四个渗透,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物联网与中学学科知识融合的路径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内容依托式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