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办法

2018-08-22李芙蓉

东方教育 2018年17期
关键词:培养措施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李芙蓉

摘要:我国素质教育指出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创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美术教育有着学科的特殊性,是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应从他们现在抓起,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本文分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意义,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出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对小学生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引言

创造性思维强调教育学生思考能力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突破既定模式,通过多个角度思考,是一种问题思考和解决的思维形式。小学教育中的美术科目其学科的独特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科目之一,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随着阅读、经历的增加,思维能力也会逐渐提升,能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调动学生感官与思考能力,通过开发学生美术思维途径来提升学生的思考水平。小学阶段的美术,对于学生各项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被广泛性认同的重要学科。

一、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意义

(1)挖掘学生的潜力。美术教育的根本在于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发挥在美术成绩中,通过美术作品的展示使得学生想象力得到较大限度的发挥。创造思维是一种需要开发的内部潜力,而美术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身潜力的锻炼,通过美术激发出来的思维能力,又可以运用到美术作品的创作中,对学生自身发展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2)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其全面性发展的重要方面。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学习中,不仅需要知识的学习与应用,还需要以独立思维作为依托,将大脑中创新性思想更好的开发出来,有效的提升了其综合性素质,能够为国家培养更高素质水平的人才。

二、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与误区

当前,小学美术教育的绘画方式多以临摹为主,老师的教学方式单一,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负责教造型,学生负责模仿造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将美术简单的理解为线条、色彩及透视等组合而成,没有将自己的思维和认知体现到作品中。(2)重如实再现,轻艺术创造效果。多数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仅仅以实物为参照,认为将实物最大化的模仿和再现就是美术要达到的要求。(3)将造型與艺术进行隔离。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将两者区分对待,甚至进行隔离。要承认,一幅美术作品成型之后,不但代表着一种造型,更是一种思想和灵魂的深入。(4)各种美术课外教育机构以营利为目的,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单纯追求知识的量化积累,加上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盲目给学生报各种课外班,走艺术发展道路,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天性就会不断被抹杀,很容易造成创造性思维无法体现出来。

三、小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措施

(1)教学设计的创新性准备。课堂的良好设计与准备是课程良好开展的重要基础,小学美术的教育中要想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好,就必须在教学环节中做好学生思维创新的准备,其中包括教学的环节组织与设计等方面。通过良好设计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激发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效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开发其创新性思维。

(2)以学生为课堂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是现阶段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主流性思想,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小学美术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原有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的空间,打破束缚学生思维的条条框框。在美术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手把手的教授绘画技巧,而是让学生自主性思考与模仿、创造去完成内心的美术想法,这样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将其创新思想激发出来。如果仅仅将成人所看到的风景灌输给学生,那么将会极大限制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也减少了其创造性本能和热情。

(3)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联想。联想是学生创新性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的教育中,教师不应当阻止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是通过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思维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建立起想象性思维的信息,通过美术联想进而展现自身个性化构思。小学美术的特点,就在于通过学生自身想象能力的自主性探索,引导给予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让学生依靠自我想象能力完成作品,能够活化其思维和创新能力。

(4)给予学生创新的动力。教师通过鼓励性、积极性语言的运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是给予学生创作动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在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评价中,尽可能寻找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通过鼓励性语言的应用,让学生能力认识到自我思维的价值。教师在进行作品评价的时候,应当避免使用“像与不像”等词语的运用,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特感受的价值。教师需要了解学生所绘的图像意义在哪里,并找出其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保持美术作品创作全过程的积极心态,以通过自信心的建立增强学生思维的创新。另外,教师还应当充分的尊重小学生的天真和童趣,因为小学生在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时,通常喜欢将天马行空的想法展现出来,作品往往充满着童真童趣,但观赏度不高。因此,教师在观察学生的美术作品时,切记使用任何质疑和批评的语气,必须首先肯定其作品,才可以进行其他的指导。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育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科学、合理地授课,应当以身作则,充分调动一切资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服务,指引他们不断发现新鲜的事物,并将自己的独特感受表达出来,找到小学生的兴趣点,打开他们的思维方式,将现代教育的优越性充分展示出来。

参考文献:

[1]曾雪媚.小学美术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J].基础教育研究,2016.11.

[2]陈春丽.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0):98.

猜你喜欢

培养措施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怎样在舞蹈基本功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思维与意识
关于幼儿在一日生活中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研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