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考试改革

2018-08-22崔莹

东方教育 2018年21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物流管理创业教育

崔莹

摘要:专业與创业教育的融合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的工程,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考核体系来保障其实施的效果。本文从现有的物流管理专业考试的弊端出发,对于建立符合专业和创业教育融合要求的考核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专业教育;物流管理;创业教育;专业考试

一、改革物流管理专业考试模式的必要性

现阶段,物流管理专业考试以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对于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掌握。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能真正实现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现有的考试方式过于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效果的考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考察,违背了物流管理专业考试中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的方向。具体体现如下:

(一)专业考试只看重分数的导向作用

在物流管理专业考试中,分数的作用被过度夸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片面追求高分,体现了考试目的的功利化倾向。加之卷面成绩被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进一步助长了考试的功利化倾向。为了追求高分,学生在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死记硬背成为了最为流行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学习方法影响下,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这使得考试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

(二)考试形式没能体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思想

考试形式僵化、落后、单一是目前物流管理专业考试的重要缺陷。通常情况下,物流管理专业一个学期只在期末统一进行一次卷面考试,通过这次考试对学生在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一的考核评价。这样单一的考核明显是满足不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也极其有限。像论文、项目设计、课题报告、口试等这些更加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应用比较少,导致了考试模式的单一化。同时,考试的目的是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过程提供指导,而在这种单一的考试形式下,教师很难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减弱了考试的教学反馈效果,不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

(三)单一的终结性考试不利于专业学习的效果

过程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是两种主要的考试方式,在当前的物流管理专业考试中终结性考试的作用被过度夸大,过程性考试得不到重视。同时受到时间限制、试卷容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测试,使得考核的结果不能全面、客观和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不能全面的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了应对考试,有些学生就算是整整一个学期都没有学习,在考试前几天把考试提纲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这样的考核不利于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效果。

二、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考试措施

传统的终结性考试达不到检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效果的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单一的考核方式,进行考试改革,建立起一个有效的考核机制。

(一)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考试原则

进行物流管理专业的考试改革,建立起符合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考试方式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在考核内容的设置上必须符合把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思想。并设有一个标准的模式来指导专业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因此在考试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本校、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考核内容的设计。而不应该被标准化的考试所束缚,只要体现出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思路,能够培养和发掘学生的个性化和创新性思维即可。

其次,在考核过程的设计上要以检验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成效为目的。在考核过程的设计中,要注重二者相融合所取得的成效的检验。例如,在对专业知识进行考核时,要关注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否有帮助等。

最后,要以提高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效果作为考试改革的目标。考试具有教学反馈的功能,能够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得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通过考试改革,对于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进行全方位的总结,使日后的工作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通过考试改革使考核结果能够更全面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成效,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调整和改进提供参考。物流管理专业的考试改革,能够推动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模式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二)物流管理专业考试改革的对策

在物流管理专业实现专业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其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考试改革也应该符合这一要求,构建一个合理的考核体系。

一是改变重终结性考试轻过程性考试的局面,重视过程性考试的效用,设计能够体现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考核项目。在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时候,应该发挥过程性考试的作用,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出科学的考核项目,体现出专业和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思路。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考核项目的设计要包含创办物流企业、物流客户服务以及物流增值创新等内容。这些是最能够体现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标,因此考核项目的设计应该重点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是对于考试进行彻底的变革,把专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作为终结性考试的重要内容。考试内容的设置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对于考核的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要考察专业和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效果,就应该在考核的内容上进行合理的调整,增加相关的考核点。具体来说就是考试的内容应该包括与创业思维有关的各种物流案例分析、创业教育思想以及创业素质等能够体现学生的创业思维以及创业思想的内容。这样考核的结果才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为教师进一步推进专业和创业教育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创能力提供导向作用。

三是拓宽考核的渠道,改变单一的考试模式。作弊一直都是困扰高校考试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试作弊不仅仅影响到学生的信誉,更重要的是它会使教师无法真正准确的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考核丧失了应有的作用。通过拓宽考试的渠道,实现无纸化的考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以上机考试代替传统的考试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增加学生作弊的难度,从而使作弊的行为大幅减少,杜绝考试作弊的现象。这样考核的结果才会更加客观、准确,才能更好地体现出专业和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效果。

总之,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而考试是考察其效果的重要手段。所以构建一个符合专业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要求的考核体系是进行考试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惠毅;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年4期

[2]张炳辉,谷再秋,刘岩;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融合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考试改革[J];物流技术;2014年9期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物流管理创业教育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电子商务理念下的物流管理优化新策略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GIS云服务在现代物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