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资讯
2018-08-22
● 国家发改委批复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办公会,审议通过吉林省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长春市第三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包括:5 号线一期工(19.5 km)、6 号线工程(29.7 km)、7 号线一期工程(22.5 km)、空港线一期工程(33.3 km)、双阳线一期工程(11.3 km)、2 号线东延工程(9.1 km)、4 号线南延工程(7 km)、3号线南延工程(3 k m)。总长135.4 km,总投资 787.32 亿元,规划年限为 2018~2023 年。
其中, 2 号线东延工程(东枢纽—莲花山车场)长度 9.1 km,设站5 座。2 号线东延段主要作用为加强中心城与莲花山片区的联系并连接机场空港线。
6 号线全长 29.7 km,共设车站22 座,为南部辅助线,线路串联了西部新城、南部新城和净月团。线路西起长春西部新城小开源堡,终点设在长影世纪城。
空港线全长 75.9 km,共设车站 23 座,为连接空港新区与中心城的市域快线。线路呈西南至东北走向,起于富峰组团盛家停车场,终点设在中川北街。
双阳线全长 79.7 km,共设车站24 座,为南北走向市域快线。线路起于兰家镇,终点位于双阳区。
值得注意的是,2017 年 8 月,由于包头地铁停工事件和中央金融会议、经济会议的防范地方系统性债务风险要求,国家发改委暂停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工作。
(国家发改委 2018-08-13)
● 国家发改委批复苏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2018年8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对《苏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2018~2023年)》作出批复,同意建设 6 号线、7 号线、8 号线及 S1 线等 4 个项目,规划期为 2018~2023 年。
苏州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包含 6 号线、7 号线、8 号线及 S1线,是苏州市“四横三纵两联”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总长 137 km,总投资约为 950 亿元。
6 号线起于苏州新区站,终于桑田岛站,长 34.2 km,共设车站 28座,是城市东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鸡湖的重要客流通道及城际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
7 号线起于相城大道北站,终于红庄站,长 27 km,共设车站 23座,是古城东侧的重要南北客流通道及高铁苏州北站枢纽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建成后与已运营的 4 号线支线组成完整 7 号线)。
8 号线起于华山路站,终于车坊站,长 35.2 km,共设车站 26 座,是古城外围从西北到东南的骨干线路及湖东地区的南北向骨干线。
S1 线起于夷亭路站,终于花桥站,长 41 km,共设车站 27 座,是昆山市东西向公共交通走廊及苏昆沪三地的交通联络线。
(苏州轨道交通 2018-08-14)
● 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绍兴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2018年7月25日,浙江省发改委批复绍兴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线路的建设对于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促进绍兴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绍兴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由主线和支线组成,全长 31.3 km,工程总投资为 238.23 亿元。主线起点为笛扬路站(不含),与杭绍城际线贯通运营,终点为鉴湖镇站,线路长24.2 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18座。1 号线支线起点为柯桥客运站,终点为站前大道站,线路长7.1 km,全为地下线,设车站 6 座。
绍兴市轨道交通 1 号线工程共有换乘站 5 座,分别为金柯桥大道站、站前大道站、镜湖站、城市广场站和城南大道站。车辆采用 B 型车,设计最高运行速度 100 km/h,初、近、远期列车编组均为 6 辆,采用支线和主线贯通运营,开行“Y”型交路。建设期为 2017~2021 年,2021年底建成投运,工期 54 个月。
(浙江省发改委 2017-07-26)
● 中国新一代城轨列车逻辑控制系统样机成功研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的重点专项“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保障”项目,研制完成城市轨道列车新一代逻辑控制系统样机,将大幅提升城轨列车的安全性能。
长期以来,城轨列车运行在潮湿、振动、负载变化大等复杂环境条件下,列车控制继电器时常出现触点氧化、抖动、卡滞、接触不良、粘连等故障,一旦工作组出错,就会导致控制输出的错误,影响列车正常运营。由中国中车牵头、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具体负责实施的项目团队经过近 2 年的努力,针对我国城轨列车车型多、列车负载种类多等特点,突破了逻辑控制系统三取二控制、实时控制、故障诊断、系统小型化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系统样机。系统正在进行装车考核试验,运行良好。
该样机系统的研制将进一步提高城轨列车逻辑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列车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提升列车车辆运维技术水平,降低列车运维成本,缩短列车故障处理时间,提高列车综合运用效率,进一步保障出行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8-08-02)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再生制动能量高效利用混合储能装置研制成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面向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轨道交通设计、节能与环境友好技术”项目支持下,北京交通大学联合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项目团队成功研制城轨列车的再生制动能量高效利用混合储能装置。
城市轨道交通历来是城市基础建设的耗电大户,研发城轨再生制动能量高效利用混合储能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迫切需求。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再生制动能量的处理和回收方式主要包括电阻耗能、逆变器能量回馈、储能等。电阻耗能造成电能浪费,还会带来隧道温升,加重通风系统负担;逆变回馈再生制动控制相对复杂、可靠性不高,并且会对电网产生谐波污染等问题。储能型再生能量回收利用装置不仅可以高效地回收利用再生制动能量,而且相比于逆变回馈装置对电网无谐波影响。
项目团队针对城轨供电系统复杂、储能元件间协调与能量管理策略复杂等难题,确定并量化了列车剩余再生制动能量数据基础、设计优化了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成功研制了城轨列车混合储能装置样机,目前正进行实验室验证阶段,后续将基于样机研制MW级混合储能工程装置。
该装置的研发,能够在列车再生制动时,储存能量,稳定网压;列车牵引时释放能量,减小牵引变电站能耗,总体达到节能稳压的效果,真正实现再生制动能量的高效利用与列车备用电源的功能,整体上减少城轨运行中的能量损耗,为我国轨道交通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对地铁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8-08-13)
● 苏州有轨电车 2 号线 8 月底开通试运营苏州有轨电车 2 号线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试运行工作,计划在 8 月底开通试运营。
据了解,有轨电车 2 号线全长18.157 km,连通苏州科技城、通安镇、浒墅关镇、浒墅关经开区。届时,乘客可在龙康路站换乘有轨电车 1号线,在文昌路站换乘苏州市轨道交通 3 号线,在城际站换乘沪宁城铁。
与有轨电车 1 号线不同,有轨电车 2 号线采用了更多的高架、路口下穿通道。其中,高架线达 5.84km,下穿通道总长约 1.086 km。这种建设形式,让 34 个道路交汇点仅剩 9 个需要红绿灯疏导,将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汉唐有轨电车 2018-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