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交通:一切为了更美好的出行

2018-08-22汪玚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卡洛交通管理石家庄市

文/本刊记者 汪玚

清华大学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特别研究员李萌

在智能交通领域,大多数人还普遍停留在关注传统静态交通管理,即停车领域组织优化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动态交通管理等交通控制领域的融合应用也已激起业界水花。

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曾在2017年11月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普及,汽车和交通产业正发生巨变,而智能化是现代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将在2018年正式启动智能交通转型。

半年多过去后,智能交通从理念到内涵,再到发展模式,产生了哪些提升和转变?新技术的发展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完成了怎样的跨越与质变?智能化、电动化作为未来智能交通趋势化走向,又将聚焦在哪些领域?

交通变革源于市场需求

一切驱动来自市场的需求。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姜良维指出,按2018年的数据统计,目前公安交通领域每天会收集大约2.5亿条来自全国各地的信息,通过大数据等新技术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发现车辆设计和道路设计上存在不少需要修正的地方。

通过对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智能化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高速上“提前对前方道路的情况进行预警”,提醒驾驶员调整车辆以减速和避让,防止连环事故的发生。

“从驾驶人的正常判断看,对行驶中车辆左右之间的距离估计不如前后充足,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提醒车辆生产企业和做智能化的企业,可以尝试进行研发,弥补人的不足,这些地方会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姜良维说。

此外,智能化的应用可对目标进行精准分析,可从根本上捕捉到阻挡车牌等行为,找出始作俑者。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公司董事长刘干认为,中国每年在交通安全领域的投入达到万亿规模,但交通事故带来的损失也超过万亿,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智能化在汽车和交通上的应用。

来自学界、企业界的人士也认为,缓解“交通拥堵”必须依靠智能化在汽车和交通领域的重要应用。大连理工大学教授谭国真表示,通过国家重大项目的仿真平台研究和借鉴国外经验发现,防堵只能依靠“疏通”,智能化的应用可以实现一定范围的缓解。

在智能交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关积珍看来,智能交通是现代新技术在交通用于管理和服务以及决策支持方面深度应用融合的技术或者产业。利用新技术实现深度智能融合,不仅为政府部门提供支持,更为城市及智慧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务。

自动驾驶、高度智慧化的大数据交通预知等技术的成熟应用,或许将带来未来出行方式的变化,而当交通回复本质——交通,即出行。一切技术手段,均源于市场需求,服务于出行。

大数据交通管理决策助力智慧出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数据应如何服务支撑交通管理决策,从而助力城市智慧出行?

清华大学交通工程与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特别研究员李萌认为,新技术的发展推动,让更多数据及其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交通管理模式。然而,在数据化向数据服务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实际上,即使收集了海量数据,很多机构仍无法利用数据完全帮上管理的忙。

李萌表示,目前行业仍缺乏多年模型基础,因此需彻底变革交通建模手段。运用大量数据,驱动数据思维模式改变现有思维方法和决策方法,是亟待推动的。根据6年来的研究,他建议通过基于可预测性的旅行时间可靠性度量和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的旅行时间预测,构建在传统经典提出关键特征基础上的数据模型,用以支撑交通管理决策,提出卷积神经网络更适合交通运输行业。

同时,李萌对比了北京、广州和成都的默认推荐路径、最短路径绕行比率,建议在城市动态特征分析方面,应用非直线系数进行分析,并提出研究表明,绕行并非一定能帮助节省时间,提升平均速度。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应用好交通数据,并将数据及数据分析能力平台化,将报告分析系统可对接大数据平台和各类交通数据系统,根据选取的数据分析过程标准化,从而进行交通出行预测。

“目前,我们已通过大型事件分析及警力部署支持了天津市全运会的交通安全保障,通过交通组织决策完成了华昌桥施工期间的交通导行方案,同时已成功通过交通管理政策分析制定了交通信息服务于交通诱导的方案。”李萌表示,“期待未来系数和数据的科学,为推动智慧化出行服务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路径。”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很多“米”已经出现了,关键还要看“巧妇”如何来烹饪。而数据要落地,除了“大脑”更需要“手脚”协同。

从十大“堵城”之一到获两会代表推荐石家庄市静态交通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交通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交通管理水平低下、交通系统不完善,难以适应现代交通需要。

地方交通管理正在不断涌现创新思维。传统从中央确定技术路线、整体框架,再推及地方,实现交通管理科技升级的路径,正在发生改变。各地智能交通管理建设应用,管理者对智能交通管理的理解从“一穷二白”到“出得厅堂”,基于地方需求而进行的交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

作为全球著名的导航服务商之一,TomTom每年都会依据其GPS模块上传的数据对全球主要城市的道路拥堵情况进行排名。在2014年中国最拥堵城市排名中,石家庄以第八名的身份位列十大“堵城”之一。

而在2018年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石家庄市在全国的拥堵城市排名下降到了第33位。两会上,“石家庄智慧停车管理模式”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委员的热议推荐。

石家庄采取了怎样的治堵模式,使得该市三年期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改善?

事实上,据石家庄市政府办公厅综合十处处长池伟介绍, 石家庄市路网存在诸多问题,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交分担率较低,停车供给严重不足。截至2017年8月底,石家庄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60万辆,相对于约2.6万个道路停车泊位,目前市区道路停车位缺口约为80余万个。

在城市动态交通拥堵严重、停车问题突出的大背景下,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专门就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停车管理设立石家庄市治堵办,由规划、交管、交通、城管、园林等20余个政府部门组成的,以建管结合与停车规范管理动静融合的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治堵。

如何解决城市停车难、收费乱、管理难的问题?池伟表示,石家庄的经验是运用“停车的智慧化”,以静治动,减少城市拥堵。

经过测试手持终端、地磁、视频桩、高位视频四种技术在监测车位数、车型识别、无人值守、识别率等方面的对比,手持终端准确率虽可达到90%,但无法离开人工;地磁容易被干扰从而影响识别效果;视频桩易遭到人为破坏,在实际操作中也容易被遮挡。最终,石家庄市选择了爱泊车高位视频技术作为解决停车供需矛盾的突破口之一。据悉,该技术识别准确率达99%以上,可实现全天候7*24小时监测,根据车辆行车轨迹形成完整图像证据,并可配合电子支付,实现无人收费管理模式和“无感支付”的停车体验。同时,在该视频技术中,即使遭遇雾霾雨雪天气,车牌仍清晰可见。实施后,路侧停车收费管理路段的平均车速明显提升,城市拥堵大幅下降。

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3年的有效管控,使得石家庄在“全国拥堵城市排行榜从第8下降至第33位”

从2010年开始,国家及地方“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石家庄市政府2017年发布《石家庄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7-2019年)》,对石家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明确指引。其中,引入了智慧交通概念,明确表明要充分利用车辆、人口、航空、铁路等涉及交通出行的各类数据,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建立人、车、路、物、事等数据的横向关联数学模型,服务市交通路网规划,公共交通线网布局,为智慧出行精准服务,城市道路智能管理提供决策,从而提高社会整体出行效率。

池伟表示,停车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交通管理的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城市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是一项城市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的民生工程。池伟透露,经过论证认为通过“三步走战略”可以实现石家庄市全城停车规范化管理。“三步走战略”即通过城市级管理平台,规范路测公共停车场、公共生活场景停车场、商业及社区类停车场,最终盘活城市级停车资源。

卡洛·范·德·维杰认为,来车辆将发生四大方向的改变,即Autonomou(自动)、Connected(互联)、Electric(电气化)、Shared(分享)

未来出行新方向

知名交通导航服务公司荷兰TomTom高级顾问、埃因霍温理工大学智能出行战略总监卡洛·范·德·维杰认为,汽车行业未来五年发生的变化将超越过去五十年的变化,影响这些的主要因素则是数字化。

按照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这意味着,每一年半到两年,计算机的性能将大幅提高。

卡洛·范·德·维杰指出,数字化给智能交通行业带来的将是颠覆性的技术,如车与车之间可以“聊天”,互通信息。“当然,这一切取决于人的需求。”

那么,未来我们是否还需要车辆?卡洛·范·德·维杰认为,来车辆将发生四大方向的改变,即Autonomou(自动)、Connected(互联)、Electric(电气化)、Shared(分享)——简称为ACES。

“从自动化来说,无人车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了。研究表明,90%的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的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谷歌无人车‘赶走’了驾驶员,甚至在车辆设计时连方向盘都没有安装。而无人车的发展,技术并不是难题,关键在于制定规则。”卡洛·范·德·维杰表示,“未来汽车的发展,实际上是我们如何去组织这些车辆,即在一定限制的基础上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掌握灵活性。”

同时,汽车的安全性将越来越高。沃尔沃表示,到2020年以后,不会再有任何一个人再身故于沃尔沃车。“这源于它很好的传感技术。”卡洛·范·德·维杰展示了两段视频,一段视中,沃尔沃卡车的自动刹车拯救了一个横穿马路的孩子的性命;在另一段视频中,驾驶员尚未发现危险来临,特斯拉车辆已经预告危险,发出报警音。

电动方面,卡洛·范·德·维杰肯定了中国的电动汽车非常领先,并表示在未来几年时间内,电力将可能非常便宜。

他以特斯拉为例比较了电动车与传统车辆因车辆部件造成造价巨大差异的原因。“特斯拉电动车中只有19个转动的部件,而在传统车辆中,则需要900多个转动部件。因此电动车更简单,造价也会更低。”

但无论是电动车或是传统车辆,均需要占据一辆车的空间。面对城市交通拥堵,共享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如果说技术使得城市交通不断发展,那么最终要达到什么状态呢?我们是要行驶得越来越快?车辆越来越多?卡洛·范·德·维杰指出,人们不但需要停车空间,还需要更美丽、更美好的生活空间。智能交通系统可以让城市更美好,让出行更聪明。

交通拥堵给很多城市环境污染带来了不良影响,但不应该通过停止出行来改善环境,我们生活的美好改变,需要各方共同推进。“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不断踩,就能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卡洛交通管理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石家庄市井陉矿区贾庄村
隐匿于黑白线条中的现实寓意
石家庄市
主动交通管理在智慧高速中的应用探讨
石家庄市
颜值与实力并存 富德K510d卡洛琳娜无线蓝牙双模键盘
卡洛庄园里的故事(1) 花仙子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
限行不限购应是小汽车交通管理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