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株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药物敏感分析及耐药机制探讨
2018-08-22蒋逸沈佳丽蒋文玥史伟峰
蒋逸 ,沈佳丽 ,蒋文玥,史伟峰
(1.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常州 213161;2.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常州 213003)
0 引言
耐亚胺培南的铜绿假单胞菌(IRPA)耐药性强,探讨其耐药机制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1]。本研究通过收集我院IRPA,通过PCR技术分析其耐药基因,为有效控制耐药菌株传播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7月我院各个科室患者体液标本分离出的IRPA,共计34株。样本来源为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24岁~63岁,平均年龄(43.2±13.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
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的药敏卡。以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为标准质控菌株,药敏试验采用Kirby-Bauer纸片扩散法,药敏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颁布的标准判定。
1.2.2 检测基因
采取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IMP、VIM、SIM、GIM、SPM、OXA-2以及OXA-10)、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TEM、VEB、SHV、PER)、AmpC酶基因(PDC、DHA)并测序验证;PCR法检测整合酶基因(intIl、intI2和intI3),并对整合酶阳性菌株进行整合子可变区的扩增,测序分析整合子可变区携带的耐药基因盒;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A膜孔蛋白oprD2基因是否缺失,以及主动外排系统MexAB-OprM、MexXYOprM、MexCD-OprJ、MexEF-OprN的超表达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分析34株IRPA的标本分布;RT-PCR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录入SPSS 18.0软件。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标本分布
34株IRPA中,痰标本占70.6%(24/34)、尿标本占(5/34)占14.7%、伤口分泌物占5.9%(2/34)、咽拭子占5.9%(2/34)、血标本占2.9%(1/34)。从科室分布来看,脑外科占的比重最大,占 58.8%(20/34);其次是ICU占14.7%(5/34),呼吸内科5.9%(2/34),肿瘤科5.9%(2/34),普外科5.9%(2/34),其余来自其他科室如骨科、神经内科、泌尿外科,占8.8%(3/34)
2.2 药物敏感分析
通过药敏发现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高,对阿米卡星最敏感,见表1。
表1 34株PA对11种抗菌药物的药敏分析
2.3 RT-PCR结果
34株IRPA中膜孔蛋白oprD2基因缺失11株,缺失率为32.4%。MexA超表达的PA有8株(23.5%),MexX超表达的PA有9株(26.5%),MexC超表达的PA有11株(32.4%),MexE超表达的PA有10株(29.4%)。
3 讨论
3.1 TEM-1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
超光谱β-内酰胺酶由质粒介导,其基因型有TEM、SHV、OXA、CTX-M和其他型(PER、VEB、GES、CARB等)[2]。美国流行的ESBLs基因型以TEM-1为主,在欧洲以TEM-12型较常见,在亚洲以TEM-1居多。TEM-1超广谱β-内酰胺酶能水解第三代头孢菌素、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单环B-内酰胺类抗生素。
3.2 膜孔蛋白oprD2缺失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上存在微孔蛋白,这些微孔蛋白中发挥最为重要的为oprD2。oprD2仅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350~400的糖类扩散。现已证明OprD2在亚胺培南耐药菌株中的缺失[3],说明亚胺培南是经特殊通道OprD2扩散的,OprD2丢失时可引发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
3.3 主动外排泵超表达
主动外排泵系统结构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外膜通道蛋白;二是内膜蛋白;三是连结蛋白或辅助蛋白。目前在铜绿假单胞菌中发现有9种主动外排泵,以MexAB-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XY-OprM最为多见[4]。主动外排泵系统调控基因有mexR、nalC和 nalD等[5]。
3.4 携带的I类整合子移动元件
I类整合子具有捕获和表达外来耐药基因盒的能力,细菌可以通过I类整合子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捕获耐药基因盒,形成耐药基因多基因座[6]。I类整合子在IRPA形成及耐药基因的水平播散中起重要作用[7]。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TEM-1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膜孔蛋白oprD2缺失、主动外排泵超表达,以及携带的I类整合子移动元件是造成本院PA多重耐药和耐药基因播散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