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联合吗啡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8-08-22杜艳华
杜艳华
急性左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具有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需积极实施救治[1-2]。无创呼吸机是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的主要手段,而近年来,吗啡逐渐用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本研究就无创呼吸机联合吗啡在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 120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5~71岁,平均(47.65±10.37)岁,其中男33例、女2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47.93±10.41)岁,其中男35例、女2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要求,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经口鼻面罩BiPAP通气,通气模式为S/T,氧流量为每分钟8~12 L,氧浓度为30%~60%,初始吸气正压为8~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气正压为2~4 cm H2O,在通气过程中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对其吸气、呼气正压予以调整,吸气正压上限控制在24 cm H2O,呼气正压上限控制在20 cm H2O,待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达95%、吸气正压降至6 cm H2O、呼气正压降至2 cm H2O且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即可尝试脱机。观察组患者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给予吗啡,经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给药,每次5~10 mg,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节给药剂量,单次给药剂量上限为15 mg,必要时可间隔15 min后再次注射。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射血分数(LVEF)、B型氨基端利钠肽原(NT-proBNP)]、生命体征指标(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至少2级;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心功能改善至少1级;无效:未达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心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的LVEDD、LVESD、NT-proBNP均较治疗前均降低,LVEF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的LVEDD、LVESD、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其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EDD(mm) LVESD(mm)对照组 60 69.42±6.43 63.39±4.65a 60.94±8.97 52.18±7.32a观察组 60 69.17±5.37 58.12±3.89ab 60.73±9.05 44.39±6.17ab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LVEF(%) NT-proBNP(ng/ml)对照组 60 37.64±4.87 43.17±5.52a 451.42±39.43 410.26±31.65a观察组 60 38.29±4.91 49.36±6.25ab 449.87±38.91 378.32±27.82ab
2.3 生命体征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指标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呼吸频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对照组 60 19.44±1.63 109.42±6.23 79.51±6.09观察组 60 18.01±1.26a 103.15±4.75a 73.42±4.45a
2.4 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PaO2高于对照组(P<0.05),其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PaO2(mmHg) PaCO2(mmHg)对照组 60 40.21±13.12 63.54±18.56a 57.32±9.49 48.47±7.24a观察组 60 40.45±13.03 85.92±21.97ab 57.15±9.72 35.08±6.79ab
3 讨论
急性左心力衰竭主要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减少、心脏血流灌注不足而导致急性左心功能受损,是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一种临床表现,患者发病后,其病情发展快速,易累及肺通气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发展为心功能、呼吸功能双重障碍[4-5]。
由于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症状,缺氧反应是导致其病死的重要原因,因此,临床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时往往需要给予患者辅助吸氧治疗。无创呼吸机是一种机械通气设备,无需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便可为患者输送足量氧气,使其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有利于减轻其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和呼吸功能[6-8]。但由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容易出现躁动等情况,可导致其心脏负荷加重,使其呼吸肌做功增多。近年来,临床上针对这一情况,主张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吗啡为常用的镇静镇痛药物之一,可发挥显著镇静作用,减轻患者躁动情况,还可有效促进小血管舒张,有利于减少患者呼吸肌做功和机体氧耗,减轻其心脏负担[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 LVEDD、LVESD、NT-proBNP、PaCO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LVEF、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吗啡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吗啡可起到镇静作用,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轻其应激反应,确保其无创通气治疗顺利进行,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和动脉血气状况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加用吗啡,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和动脉血气状况,稳定生命体征,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