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性教学应与中学音乐教学主动融合

2018-08-21奚琴

文教资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学融合

奚琴

摘 要: 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主体性教学与中学音乐教学进行融合,不仅可以将音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个性、德育等素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保障中学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对主体性教学与中学音乐教学的融合进行了探究,针对中学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 主体性教学 中学音乐 教学融合

现阶段,我国一些中学音乐教师受传统学理念的影响,仍在使用理念化、系统化、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比较看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巧,忽略学生情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中学教师应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创能力,保障教学质量。

一、中学音乐主体教学的重要性

中学音乐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时不仅仅将知识、技能等传授给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体现教学的全面性。因此,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发展主体性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来说,主体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教师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教材内容与心智开发、能力培养、思维拓展等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的主体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二是主体性教学模式打破了以教师为主体的限制,能有效开拓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将音乐知识与实际生活、个性情感等进行结合,从而进行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是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思想意识等存在差异,对音乐的感悟能力不同。教师开展主体性教学,可采用分层教学法、小组教学法等多种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中学音乐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缺少正确的主体意识

现阶段,一些中学音乐教师缺少正确的主体意识,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使得教学效果受到影响。

(二)教学互动性差

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但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发展互动课堂的作用与价值,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容易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等抵触情绪,逐渐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1]。

(三)课堂结构不合理

目前,一些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忽略了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使其音乐水平受到了限制。

(四)教学内容限制性强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音乐形式得到创新,现已出现流行音乐等多种形式。在此背景下,学生的思想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教师按照固定教材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内容受到了限制,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创能力。

(五)缺少正确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以课堂为中心,要求师生在固定的时空下学习,使得音乐教学存在很强的限制性。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当学生存在不懂的情况时,教师很难在保障教学进度的情况下重复讲解,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造成影响,不利于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

三、主体性教学与中学音乐教学融合策略

(一)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

一些中学音乐教师缺少正确的主体意识,教学时,过于注重模式化、标准化教学,导致学生只能机械模仿,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对教学质量造成了影响。因此,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发展,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应提高角色认知能力,在教学体制的改革下,使得教师的职能发生改变,不再主导课堂,而是转变为教学引导者。应帮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发展主体性教学模式,应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对学生喜爱的音乐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在社会意识多元化的今天,流行音乐发展较快,主要是因为歌曲的节奏感强、形式新颖,深受学生的喜爱。但一些音乐作品中含有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审美素养、音乐鉴赏能力等造成了影响。因此,教師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加强引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主体性教学的价值和内涵[2]。

(二)增强教学互动性

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师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乐趣、感受音乐的韵律美、情感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其理实一体化能力。因此,增强教学互动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主体动力。例如,一是创新教学设计。中学音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听、唱、演、练、创等内容,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为学生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增强教学互动性。比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时,要求学生欣赏《花好月圆》、《娱乐升平》两首乐曲,并随机选取两三名学生,由其表述民族音乐的特点。同时,让学生欣赏《拉德斯基进行曲》,引导学生分析民族管弦乐与西洋管弦乐之间的异同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在教学体制改革的影响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定位,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帮助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可发展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全面提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比如教师可举办班歌创编大赛,以一个月为期限,要求各个班级充分参与到创编活动中来。每个班级自由分配人员,完成作词、编曲等各个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当创编工作结束后,由各个班级进行合唱,教师负责点评,可根据实际需要来给予相应的奖励。这种情况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其展示才能、发挥想象提供平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强化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满足主体性教学的发展需求[3]。

(三)优化课堂结构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社会对中学音乐教学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但一些教师仍存在“重技巧、轻理论”的问题。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掌握乐理方面的知识,甚至连音符、音阶、拍号都不懂,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中学教师应优化课堂结构,加大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力度,全面培养学生的理实一体化能力。例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节奏、节拍、调及调的五度循环、乐音体系、旋律、和弦、音程等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学习乐理知识,有利于打好音乐基础,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便利。同时,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要与实践进行结合。当教师讲到《祖国颂》时,可对学生设计问题,要求学生探究《祖国颂》表达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如何划分音乐段落?不同的音乐段落有什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学生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情感,深入探究作品中的节拍、旋律、音色、调式等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便于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四)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中学音乐教师只是按照固定的教材进行讲解,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限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情趣。在新课改的发展下,教师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例如,一是中学音乐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我国专家学者精挑细选而来的,作品中含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教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可将作品中的文化价值、精神品质等挖掘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二是近些年来,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其具备节奏感强、风格多样、表现力丰富等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对此,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进行分析,合理将流行音乐引入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在选取流行音乐作品时,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代价值观、时代精神等进行融合,既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又可以保障教学质量。三是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与当地的文化、社会背景、风俗习惯等结合,有利于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实现主体性教育的发展需求[4]。

(五)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法存在明显时空限制,学生只能在固定的时空下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中学音乐教师可将“翻转课堂”教学法引入实际教学中,可制作一些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这种教学方法具备视频短小、针对性强等特点,可将音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制作视频,并上传至校园网络中,学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时间,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可根据实际需要添加一些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知识点,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将主体性教学与中学音樂教学进行融合,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创新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中学音乐教师要强化主体意识,着眼于教学实际,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正确制订教学计划或方案,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勇.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力音乐课堂——中学音乐课教材重组策略及教学模式探究[N].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70-73.

[2]胡晓忠.谈中学音乐教学中主体性生成机制的缺失及其对策[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2(08):12-14.

[3]姚丽青.中学音乐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J].大众文艺,2011(23):247.

[4]郑艳玲.浅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N].学知报,2011-04-11(A02).

项目资助: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主体性教学与中学音乐教学融合研究》(Y201534143)。

猜你喜欢

中学音乐教学融合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浅谈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