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南地区小豆品种推荐及栽培技术

2018-08-21蒋彬植石灿李育军刘哲宇倪乔丹揭潜英刘仁燕何毅文

长江蔬菜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豆籽粒

蒋彬 ,植石灿 ,李育军 ,刘哲宇 ,倪乔丹 ,揭潜英 ,刘仁燕 ,何毅文

(1.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州,510642;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广东省农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3.深圳市河田姆生物农业创新有限公司)

李育军 研究员,现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特色作物研究室工作。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制广东科学观测实验站副站长,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研究生第二导师、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教授),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科技咨询专家,汕尾市农业科技人才驿站专家、江门市人民政府采购项目人才库专家,企业科技特派员(产学研)、农村科技特派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级证书)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二级证书)1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遗传学会科普奖1项。培育研发新品种(含新品种权、新产品)16个,发表论文约100篇,参编著作4部、参订行业标准1项。

小豆,古名小菽,赤菽,别名红小豆、红豆、赤小豆,是豆科菜豆族豇豆属中的一个栽培种,也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杂粮作物之一。小豆,一年生、直立或缠绕草本;高30~90 cm,植株被疏长毛;花黄色,5朵或6朵生于短的总花梗顶端;荚果圆柱状,长5~8 cm,宽5~6 mm,平展或下弯,无毛;种子通常暗红色或其他颜色,长圆形,长5~6 mm,宽4~5 mm,两头截平或近浑圆,种脐不凹陷;花期夏季,果期9~10月;以种子供食用,煮粥、制豆沙均可[1]。

小豆的营养价值高,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氨基酸等,也含有丰富的微量营养元素及矿物质,如铁、钙和磷等。另外,小豆还可以作为药用食物,对人体具有和血排脓、除湿利尿、消肿解毒等功能[2]。小豆起源于中国,到目前为止已有超2 000 a的栽培历史,现种植小豆的国家已有30多个,亚洲地区以中国、印度、日本和韩国为主,另外,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有部分种植[3],不过中国的播种面积和年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4]。小豆在中国国内的产区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等地,华南地区也有少部分种植。

华南地区,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气候2种类型气候带,植被类型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雨林,年降水量为1 400~2 000 mm,日平均气温高于10℃的有300 d以上,光照充足,适宜小豆的生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关注点也逐渐从解决温饱转移到提高生活品质。因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小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华南地区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种植小豆的区域,而是零星种植,而且市场上的小豆品种来源较为复杂,因此本文挑选了几个在其他省份推广的小豆品种省内地方品种博罗红小豆,介绍其品种优势及栽培措施,供华南地区的种植者参考。

1 品种推介

①通H058 由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小豆新品种。直立,籽粒大,产量高,抗白粉病,综合性状良好,株高为75.4 cm,主茎节数为20.4个,单株分枝数为3.9个,单株荚数为24.3个,荚长较长,达到9.6 cm,每荚粒数7.4粒,籽粒为红色,百粒质量为 21.11 g,每 667 m2产量 164.9 kg,全生育期长,从播种到收获需要132 d[5]。

②京农24号 由北京农学院以河北801小豆品种为亲本,经辐射诱变选育而成。植株直立,高产,白荚,红粒,适应性广,生育期约为100 d,株高60~65 cm,单荚粒数5~7粒,单株荚数14~30个,百粒质量 14~17 g,每 667 m2平均产量一般为150.06~190.10 kg,对白粉病、叶斑病和病毒病均具有抗性,一般在6月中下旬到7月初播种,每1 hm2的播种量为37.5~45.0 kg[6]。

③鲁小豆1号 由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济南邦地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联合选育而成。半蔓生型,株高65.8 cm,全生育期95 d,单株荚数32个,白荚,荚长8.06 cm,单荚粒数7粒左右,籽粒呈鲜红色,均匀饱满,百粒质量21.8 g,平均667 m2产量153.86 kg,抗白粉病、病毒病和叶斑病,轻微倒伏,耐贫瘠[7]。

京农24号种子

博罗红小豆种子

博罗红小豆植株

④西昌红豆 全生育期103 d,植株直立,株高65.5 cm,主茎节数12.7节,单株荚数29.6个,单荚粒数6.2个,荚长5.8 cm,百粒质量12.50 g,每667 m2产量达229.45 kg,籽粒饱满圆润,秕粒少,籽粒浅红色,光泽度好,商品品质较好[2]。

⑤苏红5号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红小豆品种,2015年通过江苏省鉴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优点。出苗势强,叶色深绿,荚为红褐色,籽粒为红色,光泽强,商品性状优良,夏播株高48.92 cm,全生育期92 d,每667 m2平均产量153.38 kg,成熟一致,便于一次性收获,抗倒伏能力强,且耐贫瘠,可适应干旱及盐碱环境[8]。

⑥吉红8号 全生育期103 d,植株直立,株高58.1 cm,籽粒长圆形、红色,主茎节数14.5节,单株荚数多,为44.6个,荚长较长,达9.1 cm,单荚粒数7.1个,裂荚性弱,百粒质量16.49 g,667 m2产量188.4 kg[9]。

⑦博罗红小豆 为广东惠州市博罗县观音阁镇的本地传统小豆品种,在当地种植历史悠长,易管理、耐贫瘠,抗白粉病、病毒病和叶斑病。该品种为半蔓生型,株高约68.1 cm,全生育期约100 d,籽粒呈暗红色,均匀饱满,光泽度好。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食用豆课题组营养品质测试发现,博罗红小豆样品的钾含量(1.11×104mg/kg)、锌含量(48.9 mg/kg)及苏氨酸含量(0.820%)都明显高于何明华等[10]对红小豆的分析结果(其中钾含量平均值0.92×104mg/kg,锌含量平均值 20.9 mg/kg,苏氨酸含量平均值0.474%),具有较好的加工营养品质特点。

2 栽培要点

小豆属于喜温、喜光作物,对气候适应范围较广。夏播小豆全生育期要求10℃以上,年有效积温一般需2 000~2 500℃[11]。通常播种适宜温度为 14~18℃,开花适宜温度为 24℃,低于 16℃影响花芽分化,使其开花结荚减少[12]。小豆为短日照作物,对光周期反应敏感,播种过早生育期延长,不能提前成熟[11]。

2.1 选种

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应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优良、生育期适中、荚多粒重的小豆品种。由于播期和播种方式不同,春播可选用生育期偏长的高产、优质中晚熟良种;夏播可用生育期短的中早熟优质良种[13]。

2.2 整地施肥

①地块选择 小豆的适应性强,较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排水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土质疏松、无板结且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为宜。

②实行轮作 应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 a以上轮作,前茬以玉米、水稻和小麦等禾本科作物为好,切忌与豆科作物重茬,因重茬可使植株长势减弱、病虫害加重、根系发育不良、根瘤减少、杂草丛生以及小豆的品质与产量下降等。

③精细整地 小豆为双子叶作物,幼苗顶土能力较弱,若土壤板结严重,易造成缺苗断垄或出苗不齐,最好在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于深秋初冬适时深耕,可抗旱防涝,促根伸展,加速病菌分解,破坏害鼠、害虫越冬环境。深耕20~25 cm,在播种前需精细整地,整平耙碎,使耕层表土细碎,上松下实,松紧适宜。早春顶浆打垄,及时镇压,保持土壤墒情,利于播种,保全苗。

④增施有机肥 整地的同时,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一般为15 t/hm2,中等土壤肥力条件下,施种肥(三元复合肥)150~250 kg/hm2[14],采取底肥一次施足,满足整个生育期营养需要的策略。

⑤预防地下害虫和鼠害 为了防治地下害虫和鼠害,每1 hm2可施用10 kg 3%辛硫磷颗粒剂[4]。

2.3 播种

①播种时间 小豆是喜温作物,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4~18℃,发芽最低温度8℃左右,所以播种不能过早,一般耕层地温稳定在14℃以上[15],土壤水分含量适宜情况下播种较为适宜。春播一般掌握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若播种过早,植株底部的豆荚到雨季容易腐烂;夏播应掌握越早越好,一般在6月上中旬,而间套种的小豆对播种期的要求不严格,从4月下旬至7月上旬都可以播种[11]。在华南地区,光温比较充足,因此春播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下旬[16]。

②播种量 应根据小豆种粒大小、留苗密度、播种方式和播种时期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一般为2.0~2.5 kg/667 m2,每穴播4~5粒,夏播小豆因前期生长快、发棵早、棵大、荚大,应适当比春播的留苗稀些[13];若进行垄作栽培,则应按垄距65~70 cm,株距10~15 cm,播种量3~4 kg/667 m2[15]的要求进行垄上条播。

③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过深影响出苗,造成缺苗断垄。为避免风干缺水吊干苗,春播小豆可以适当播深些,而夏播小豆可以播浅些[17]。播种后应及时镇压,以利于保墒。

④播前准备 播种前,剔除青豆、病斑粒、残粒、霉粒、虫口粒、杂色粒、破碎粒、草籽及杂物,挑选出饱满、颗粒大小适中、色泽均匀的籽粒作种子,以保证出苗速度和苗高一致。播种前需将种子晾晒2~3 d,有效杀死霉菌,使种子活性得到增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⑤药剂处理 为防治病虫害,可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如防治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用苦参碱药剂拌种;防治炭疽病,可用2%农抗120拌种[18]。也可用根瘤菌剂拌种,提高小豆根瘤数量,促进根系发育生长,增强其吸收养分的能力,提升小豆的抗逆性和抗病性[19]。拌种时要轻柔、搅拌均匀,避免破坏种皮,影响种子萌芽。

2.4 田间管理

①苗期管理 小豆苗出齐后,幼苗长到第1片复叶期要及时间苗,间去弱苗、病苗、丛聚苗,保留大苗、壮苗,根据地力状况选择适当株距,利于通风,避免幼苗相互拥挤,争夺养分,消耗地力。条播的尺间(1尺=33 cm)留苗4~5株,埯播的每埯留苗3~4株,适宜密度为保苗18万~22万株/hm2[18]。

②中耕除草 出苗后结合间苗进行第一次铲膛,要深膛少放土,防止压苗,有利于提高地温;第一次铲膛后10 d左右进行第二次中耕;开花前结合除草进行起垄培土,起到增根防倒伏的作用;在7月中旬和8月上旬各进行一次人工拔大草。幼苗期间,适时中耕可破除土壤板结,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根瘤菌活性,防旱抗涝,加速幼苗健壮生长,促进小豆早起身。进行化学除草时,可选用精稳杀得(精吡氟禾草灵)、拿捕净(烯禾啶)、普施特(咪唑乙烟酸)、虎威(氟磺胺草醚)、精禾草克(精喹禾灵)、盖草能(吡氟氯禾灵)等农药,具体用法参照使用说明和当地应用实践。

③适时打顶 小豆开花后,在植株生长旺盛时,应适时打顶,除去花梗以下的无效枝,减少无效蕾的消耗,使养分集中到豆荚上,促进籽粒饱满。

④灌溉与施肥 小豆生长期需水较多,从3叶期以后需水量逐渐增加,开花前后需水量达到高峰,此时应及时进行灌溉,若此时缺水,则会引起花蕾和豆荚大量脱落,最终造成产量下降,水源紧张时应集中在盛花期灌溉。小豆具有固氮能力,适当地追肥可提高单产,但以种肥为主,叶面追肥为辅。一般地力上种植,每1 hm2施磷酸二铵150 kg、硫酸钾75 kg作种肥,施肥以深施覆土为好[20]。在小豆初花期,以每1 hm23~5 kg磷酸二氢钾的施用量对小豆进行叶面喷雾追肥,可促进花芽分化,提高结实率[21]。在小豆末花期,根据小豆长势,每1 hm2追施尿素90~120 kg或喷施金牌655等叶面肥,可促进小豆的生殖生长,使花荚数增多,或喷施K-D-植物免疫营养蛋白、绿野神、CP-PO-植物病变细胞修复传递因子等植物营养调节剂,可提高小豆产量,使籽粒光泽度好,提高商品质量。多雨年份应控制追肥量,适当喷施硫酸亚铁,以防止出现缺铁黄苗症。

⑤病虫害防治 防治小豆病害的主要措施是培育抗性品种和化学防治,但以培育抗性品种为主;防治虫害则以化学防治为主,也可施行农艺措施、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进行防治。小豆常见病害有褐斑病、立枯病、病毒病、白粉病、锈病等。褐斑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20];立枯病,可交替选用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4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 000~2 000倍液等防治;病毒病,可选用5%菌毒清水剂300~400倍液、20%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等均匀喷雾,也可用40%苯醚·丙环唑乳油2 500倍液混加6%氨基寡糖素水剂1 500倍液喷雾,兼防锈病、白粉病;白粉病,可交替选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醚菌酯干悬浮剂3 000倍液或5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喷雾;锈病,可交替选用25%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6%氯苯嘧啶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75%灭锈胺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等[19],每隔10~15 d喷1次,连续2~3次[15]。交替选用不同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可避免出现单一抗性的病菌,延长农药的使用寿命。

小豆的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豆荚螟等。蚜虫,多发生在苗期和花期,结荚期温度过高也可能发生,发现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在无风天喷雾防治,最佳喷雾时间为9:00~11:00 或 16:00 以后[11];红蜘蛛,用 50%溴螨酯乳油1 0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3 000倍液防治[22];豆荚螟,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也可用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或5%锐劲特(氟虫腈)胶悬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或每667 m2用40%灭虫清(敌丙磷)乳油30 mL对水50~60 kg喷雾防治。每7 d 1次,根据虫情喷1~2次,对孵化期的幼虫防治效果较好[15]。

除了化学防治,也可使用其他措施防控病虫害,如合理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可显著减少田间菌核的积累,有效避免小豆菌核病的发生;雨后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避免病菌的发生和传播;结合农事操作,适时拔除病苗,摘除虫叶,带出田外深埋或焚烧,以防病虫害蔓延;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天敌,抑制蚜虫;利用害虫的趋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和糖醋液或性诱捕剂,或悬挂粘虫板、黄板等诱杀害虫,减少虫源基数;消灭田间大草,以免杂草与小豆争水、争肥、争光,有利于培育健株、降低翌年草苗基数、提高小豆结实率、减少病虫越冬寄主。

2.5 收获与贮藏

小豆开花结荚的顺序由下而上,故豆荚成熟期往往不一致,导致植株基部的荚果已呈黑色,上部的荚果还只是青色,甚至尚在灌浆。如果收获过早,籽粒色泽尚未显现、秕粒较多、籽粒外形不规整、品质不佳、商品性较差;收获过晚,荚果容易开裂,籽粒散落在田地里,并且籽粒光泽度减退、异色粒增加,造成小豆产量和品质下降。因此,应掌握在田间大多数植株上有66%~80%的荚果变黄时进行收获。人工收割时,割茬要低,不掉荚,不丢枝,放铺规整;使用收割机收获时,应注意调整机车行进速度和脱粒滚筒的转速,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严防在烈日下作业,避免机械性炸荚,降低田间损失率,尽量做到颗粒归仓[11]。

收获后在田间晾晒2~3 d,促进后熟,晾晒后立即脱粒,不要堆成大堆,以免长时间存放发生霉粒,影响色泽和质量。脱粒之后的豆种要统一过筛,清除秕粒、杂质后,再装袋入库贮藏。入库前,小豆种晾晒后,含水量≤13.5%,异色粒≤0.5%,不完善粒≤1.5%,杂质≤1%[19]。装袋后应放在避光、通风、遮雨、干燥、清洁的仓库贮藏,严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起堆放,确保无污染。贮藏期间还需要防虫蛀,主要是防豆象,豆象发生严重时,籽粒被蛀空或残缺不全,丧失发芽率和食用品质。防治方法:每1 m3可用磷化铝1~2片熏蒸,在密闭仓库或室内熏蒸3~5 d防治效果最好,既能杀灭成虫,还可以杀死虫卵,且不影响食用和发芽率;二是对于少量储存的农户,可将小豆放沸水中20 s,捞出晾干,杀虫率100%,而且不影响发芽[17];或将两三瓣大蒜放入装红小豆的容器或口袋中,可使其2~3 a不被虫蛀[20]。

猜你喜欢

小豆籽粒
籽粒苋的饲用价值和高产栽培技术
籽粒苋的特性和种植技术
籽粒苋产量低的原因及高产方法
小豆丁的探险之旅
玉米机械脱粒籽粒含水量与破碎率的相关研究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
为什么不买台相机
牡丹籽粒发育特性与营养成分动态变化的研究
鸡蛋上有“懒虫”
李小豆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