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设施瓜菜“轮、控、改、替”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2018-08-21管永祥曾晓萍钱晓晴江解增杨洪建马金骏

长江蔬菜 2018年12期
关键词:轮作技术推广江苏省

管永祥 曾晓萍 钱晓晴 江解增 杨洪建 马金骏

蔬菜产业既是种植业第一大产业,又是增加农民收入第一产业。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包括“脱贫攻坚”和“绿色发展”,江苏省蔬菜产业在新时代下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同时又能稳步增加农民收入?这就要求蔬菜生产既要 “绿色”又要“高效”,缺一不可,而实现“绿色”与“高效”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生产技术,如何从技术角度来提升江苏省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水平,是农业部门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1 江苏省蔬菜生产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江苏省蔬菜产业发展迅猛,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16年全省蔬菜播种面积 150万hm2左右,总产量5 800万t,规模全国排名第3,总产值1 650亿元,以设施蔬菜为主的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83.3万hm2,占耕地面积比重18.1%,占比居全国之首。2008年以来,蔬菜产值始终居于种植业产值首位,已成为江苏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渠道,绿色蔬菜既是江苏省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16个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全省农业8个千亿级重点培育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出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花色品种进一步丰富、绿色生产进一步扩大、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开发进一步延伸的特点。

2 江苏省蔬菜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来看,江苏省蔬菜产业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3个越来越大”。

2.1 保供增收难度越来越大

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许多老菜地被征收,而新菜地土质不好,农户缺乏科学种菜技术和观念,同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随意性、跟风性、盲目性很强,产品同质化程度高,茬口布局不合理,生产与市场脱节,“菜贱伤农”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人口老龄化,同时菜田租金、农资价格和雇工工资均在上涨,生产成本越来越高,蔬菜产品的优质优价在市场上暂时又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市场花色品种不均衡、高产不高效的现象时有发生。

2.2 面临产业竞争越来越大

一方面,组织化程度较低,产销衔接不畅,蔬菜产业以一家一户为主参与大市场大流通竞争,菜农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往往跟着价格种菜,什么菜贵就种什么,种什么什么就便宜。而经纪人则善于运用互联网进行全国范围的比较,往往菜农用数月时间生产出的产品被经纪人瞬间就决定要不要,菜农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每种一茬菜都在与市场进行一场赌博。另一方面,虽然江苏省已培育出不少区域特色蔬菜品牌,但品牌化程度仍较低,在全国知名度高的区域品牌相对少,品牌多而小,注册的多,持续培育的少,技术含量高的少,对带动产业发展贡献率仍较低。

2.3 绿色生产难度越来越大

一方面,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超量使用,秸秆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堆积,耕作制度的不科学,生产环境微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蔬菜连作障碍现象普遍发生;另一方面,蔬菜技术推广队伍不健全,江苏省13个市中有3个市没有市级蔬菜技术部门,或有牌子却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开展相关工作,另外有多个市的蔬菜技术推广人员身兼多职,还承担着其他技术推广工作,全省10个市里没有完整的县级蔬菜技术推广队伍,全省乡镇一级没有一个专职蔬菜技术人员,技术推广力量太过薄弱。

针对这些问题,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从技术推广角度出发,围绕绿色、高质、高效为核心,联合省内有关科研院所,开展有关技术研发、攻关与集成,在全省蔬菜主产区布置12个试验点共32个试验,在取得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栽培、土肥、植保、农机措施的“轮、控、改、替”设施蔬菜全程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并提出了蔬菜技术推广应由碎片化向融合化转变,充分利用各单项技术的叠加和交互作用,扬长避短,分类推广,合理高效应用各单项技术,实现技术叠加“1+1>2”的效应。其中“轮、控”环节是以实现蔬菜基本产量品质为主,“改、替”环节是以实现节本增效和提高品质为主。

3 “轮、控、改、替”设施蔬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体系

3.1“轮”——轮作换茬

轮作换茬即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一种种植方式。俗话说:“要想富,地里开个杂货铺”,轮作换茬是农作物生产最基本的耕作制度之一,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连作障碍最重要、最根本的技术,没有轮作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连作障碍。蔬菜轮作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①科间轮作 即不同科属、习性或易感病原等种源关系较远的作物之间的轮作模式,如菜—菜 (不同科属)、菜—豆、菜—瓜、菜—果、菜—花等,科间轮作可有效减少或断绝病原传播,平衡土壤养分供给。

②湿(水)旱轮作 利用芋、蕹菜、湿栽水芹、豆瓣菜和水稻、叶用甘薯等适宜湿润栽培的水生作物与旱生蔬菜进行轮作,水生作物生长过程中保持畦沟有水、畦面土表充分湿润,水生作物吸收富余养分并避免土壤盐分向土表积聚。本模式对水资源要求较低,可在绝大部分地区实施。其中菜—稻轮作可实现“千斤粮、万斤菜、万元钱”。

稻糠菌降盐控病技术在防控丝瓜根结线虫病上的效果(右)

③菜菇轮作 对冬闲或夏闲的设施大棚适当加盖草帘和遮阳网等遮荫调温设施,在不影响蔬菜茬口安排的前提下,种植低温或高温菇,如草菇、羊肚菌、大球盖菇、杏鲍菇等,利用草菇、平菇、蘑菇等草腐菌类食用菌与旱生蔬菜进行轮作,菌菇类生产后剩余的菇渣是优质有机肥料。该模式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可实现提高土地利用率、改良土壤、缓解连作障碍、增加收益的目的。

④菜肥轮作 即蔬菜—绿肥轮作模式。绿肥是以新鲜植物体就地翻压、异地施用或经沤、堆后主要作为肥料的栽培农作物。肥菜轮作可有效培肥及改良土壤结构,实现土壤轮作休耕培肥的目的。

3.2“控”——控病控盐控生长

利用栽培、物理、化学、生物等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害发生和降低土壤盐渍化水平,优化资源利用率,调节作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提高蔬菜产品产量和品质。主要包括以下技术。

①高温高湿土壤安全消毒技术 利用夏季高温休棚期间,通过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进行灌水闷棚,并结合施用石灰氮(氰氨化钙)等处理,在厌氧、湿热高温的环境条件下,可杀灭灰霉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抑制其发生,同时可使土壤表层盐分随水迁移,降低土壤盐渍化。

②稻糠菌降盐控病技术主要应用于重度盐渍化土壤,特别是硝酸盐含量过高的土壤。利用稻糠、秸秆等植物残体接种上特定微生物菌种,利用植物残体腐解过程耗氮、耗氧,把盐分变成有机质和肥料,酸、毒化为水和气,把有害物质化为有益物质,重建健康土壤。

③“两网一灌”生态栽培技术 即遮阳网、防虫网和喷滴灌,以调节棚室温湿度和防虫防病为主。结合膜下滴灌,控制水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蒸腾,降低土壤的盐分积累,有效改善品质,提高蔬菜产量。

④虫害诱杀技术 利用害虫“贪色贪吃贪玩”的特性,一是性诱——利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雄蛾对雌蛾体内所分泌的一种激素具有很强的趋性,应用性诱剂、迷向丝;二是色诱——利用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黄条跳甲等对黄色具有强烈的趋性,蓟马对蓝色具有较强的趋性,应用黄板、蓝板;三是灯诱——利用昆虫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应用杀虫灯诱集昆虫并有效杀灭昆虫,降低病虫基数,防治虫害和虫媒病害。

⑤植物生长调节技术 应用整枝打杈理蔓技术,结合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蔬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可达到促进生根、控制开花或雌雄性别、疏花疏果、控制果的形成或成熟期、增强抗逆性(抗病、抗旱、抗盐分、抗冻)、增强吸收肥料能力、增加糖分或改变酸度、改进香味和色泽等作用。

⑥清洁生产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在一定面积的园区建设废弃物处理池,所有蔬菜残体、杂草等须及时收集于处理池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水、枯草芽孢杆菌等菌种进行发酵,蔬菜废弃物通过堆沤腐熟,作为有机肥用于生产,既能减少田间病源,又能改善环境,同时可节省化肥用量,降低农民生产成本,实现变废为宝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

3.3“改”——生物改良

生物改良指通过有益微生物和生物刺激素等新型物质的应用,达到生态活化土壤养分、重构土壤微生物菌群平衡、修复土壤团粒结构、降解有机污染物和转化无机污染物、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植物养分合理利用、激发作物潜能、增强作物系统抗性,提升产品品质的作用。这些物质在生产上可以起到“更少的投入、更多的产出”、甚至是四两拔千斤的效果。针对生产上对微生物、生物刺激素等新型物质的认知和应用不足的现状,需要加大生物改良技术的示范应用,以应用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生物培肥基质、生物刺激素等物化产品为主。

3.4“替”——替代升级

“替”包括品种、肥料、土壤、植保、人工5个方面的替代升级,其中品种方面包括以多抗专用品种替代普通品种、嫁接育苗替代实生苗;肥料方面包括以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高效水溶肥替代普通复合肥;基质方面包括以育苗基质、栽培基质、生物培肥基质代替根际土壤,从育苗到栽培全程基质化无土栽培,实现“无土不离土”的栽培新模式;植保方面以生物农药替代部分化学农药;人工方面指以生物和机器替代人工,包括生物天敌防控替代化学防控、熊(蜜)蜂授粉替代人工授粉、小型智能化多功能农机替代人工。

猜你喜欢

轮作技术推广江苏省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江苏省交通图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江苏省交通图
江苏省政区图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农田水利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