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诊断儿童马凡综合征
2018-08-21付煜玮刘晓伟韩建成刘文旭谷孝艳阮燕萍何怡华
付煜玮,刘晓伟,孙 琳,韩建成,赵 映,刘文旭,谷孝艳,阮燕萍,何怡华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心动图二部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 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北京实验室,北京 100029)
马凡综合征(Marfan syndrome, MFS)是由编码原纤维蛋白-1(fibrillin-1, FBN1)的FBN1基因突变导致的全身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发病率约为0.05/10 000~3.00/10 000[1-2];其临床表现具有年龄相关性,且因个体差异,导致多数MFS患儿近成年时方获诊断[3]。成人MFS累及心脏以主动脉根部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为主要表现[4],而儿童MFS的心脏表现既往报道较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9例疑似儿童MFS的临床症状和超声心动图表现,以期为早期诊断及治疗儿童MFS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12月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会诊中心59例因马凡样体征、先天性晶状体脱位或存在MFS家族史而就诊的患儿,男31例,女28例,年龄3个月~14岁,中位年龄6岁;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及静脉血捕获测序;排除捕获测序结果为阴性或存在其他大血管疾病基因突变者。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Philips iE33、EPIQ7C和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频率2~8 MHz。检查时嘱患儿左侧卧位或仰卧,平静呼吸,按照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及测量规范[5]进行心脏常规切面检查,重点观察主动脉及心脏各瓣膜情况。于收缩中期胸骨旁长轴切面测量主动脉窦部内径,取3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根据体表面积的回归方程[6]计算Z值,计算主动脉窦部内径Z值。主动脉窦部内径:2
1.3 MFS诊断标准 参照2010年修订版Ghent标准[7]诊断MFS,由眼科及骨科医师参与评估眼底及骨骼系统情况。无家族史患儿满足以下任一项即诊断MFS:主动脉窦部内径Z值≥2合并晶状体异位;主动脉窦部内径Z值≥2合并FBN1基因变异;主动脉窦部内径Z值≥2合并系统评分≥7分;晶状体脱位和与主动脉膨大相关的FBN1基因变异。有家族史患儿满足以下任一项即诊断为MFS:晶状体异位;系统评分≥7分;主动脉窦部动脉瘤(年龄<20岁,主动脉窦部内径Z值≥3)。潜在MFS指不符合诊断标准,年龄<20岁,但有致病性FNB1基因突变,且主动脉窦部内径Z值≤3。评价全身各系统表现,如骨骼系统、面部特征、眼部等所表现出的MFS特征性症状进行系统评分,总分20分,≥7分认为有参考诊断价值。
2 结果
本组59例患儿中,12例确诊为MFS,其中男6例,女6例,年龄3个月~12岁,5例存在家族史,7例为散发病例;6例诊断为潜在MFS,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4个月~13岁,6例均存在家族史。上述18例MFS及潜在MFS患儿的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及系统评分见表1。
18例中,4例存在主动脉窦部增宽,11例存在主动脉窦部扩张,1例合并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合并肺动脉窦部扩张。8例二尖瓣受累,5例二尖瓣脱垂并中—重度反流,5例三尖瓣受累。1例患儿同时存在二尖瓣及三尖瓣脱垂而接受二尖瓣成形术(图1);1例合并室间隔缺损而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见表2。
3 讨论
MFS是因先天性中胚叶发育不良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致病基因FBN1突变影响微纤维聚合,导致细胞外基质弹力纤维稳定性下降[10]。MFS主动脉病变常于幼年起始于主动脉窦部,约70%~80% MFS患者可表现为主动脉窦部扩张,且男性居多[11]。本组患儿主动脉窦部增宽及扩张发生率为83.33%(15/18),与既往研究[12]报道相符。当主动脉窦部扩张至5 cm以上时,扩张速度将进一步增快,发生升主动脉夹层或破裂的危险性进一步增加,需要手术治疗;且主动脉窦部扩张常导致主动脉瓣叶对合不良而引起主动脉瓣反流[13]。主动脉内径扩张速度每年增长超过5%时易引起心脏并发症,故监测主动脉根部内径对MFS患儿预后评估及制定治疗策略有重要价值[14]。
二尖瓣病变可见于约12%~88% MFS患者,各研究[12,15-16]间数据差异较大,可能因为既往研究未排除二尖瓣脱垂综合征、Loeys-Dietz综合征等其他与MFS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且各中心的瓣膜脱垂评估标准不同[17]。二尖瓣脱垂和反流常发生于主动脉窦部增宽之前,常见二尖瓣病变为二尖瓣瓣环扩张、瓣叶及相连腱索黏液样变性、腱索冗长等[18]。本组严格按照2010修订版Ghent标准[7]进行诊断,发现8例(8/18,44.44%)二尖瓣松散、瓣叶增厚,5例二尖瓣脱垂,其中2例为二尖瓣前叶脱垂、3例为二尖瓣前叶及后叶脱垂,与Faivre等[19]的结果近似。本组合并二尖瓣脱垂的患儿中,4例为女童,1例为男童,提示MFS女童发生二尖瓣脱垂的可能性更大;但也有学者[20]指出MFS是否合并二尖瓣脱垂与性别及年龄无关,故对MFS合并二尖瓣脱垂的流行病学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研究。本组1例二尖瓣脱垂患儿同时合并三尖瓣脱垂,经小儿心脏外科评估后行二尖瓣成形术。与其他病因导致的二尖瓣脱垂不同,MFS常引起二尖瓣前后叶同时脱垂,且易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需要早期手术干预治疗[1,11]。对表现为马凡样体征的患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时不仅应注意主动脉根部,更应该从至少2个不同的切面评估二尖瓣和三尖瓣情况。
表1 MFS及潜在MFS患儿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及系统评分情况
注:面部特征(+)表现为长形头颅、眼窝内陷、眼裂下斜、颌后缩
表2 MFS及潜在MFS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注:FMV:二尖瓣松散、瓣叶增厚;MVP:二尖瓣脱垂;MR:二尖瓣反流;FTV:三尖瓣松散、瓣叶增厚;TVP:三尖瓣脱垂;TR:三尖瓣反流;PD:肺动脉窦部扩张;ARD:主动脉窦部内径;AR:主动脉瓣反流
图1 患儿(序号5)女,3岁,MFS,二尖瓣成形术后 A.左心室长轴切面示主动脉窦部扩张,内径33 mm,Z=9.32; B.胸骨旁四腔心切面示二尖瓣环回声增强(箭),二尖瓣及三尖瓣瓣叶增厚、冗长、松散,三尖瓣隔叶瓣体收缩期脱向右心房侧; C.胸骨旁四腔心切面示三尖瓣少量反流; D.四腔心切面示二尖瓣少量反流 (ARD:主动脉窦部内径;AAO:升主动脉;LA:左心房;RA:右心房;LV:左心室;RV:右心室;TR:三尖瓣反流;MR:二尖瓣反流)
本组2例患儿合并肺动脉窦部扩张,但肺动脉扩张并非MFS的主要诊断标准[7]。MFS也可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脏病,4%~6%可合并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或房间隔缺损,但单纯合并室间隔缺损者较少见[21]。本组仅1例患儿合并室间隔缺损。
提高MFS患儿生存率依靠早期诊断、治疗,并预防心血管并发症。研究[22]发现,对MFS患儿应尽早给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有助于减慢主动脉扩张程度、延缓病情进展,降低猝死风险,以提高生存率。本组全部患儿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正常,心功能稳定,故目前无需手术干预治疗,但必须重视后续超声心动图规律复查。
本研究的局限性:研究样本量较小;评估参数较少,后期将对患儿心脏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进行评估;需定期随访,明确患儿心脏结构变化演变与年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