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舌骨水平无症状巨大茎突2例
2018-08-21王晓蕾董雨桐
王晓蕾,何 昕,董雨桐,佟 丹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线科,2.胃肠内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图1 病例1,巨大茎突CT表现 A.冠状位图像; B.VR图像 图2 病例2,巨大茎突CT表现 A.冠状位图像; B.VR图像
病例1:患者女,66岁,因头颈部外伤接受颌面部CT检查,平素头颈部无疼痛、异物感等不适症状,无活动受限。CT平扫+VR重建(图1):茎突长度,左/右66.3 mm/73.0 mm;前倾角,左/右31.0°/31.1°;内倾角,左/右27.5°/26.0°;双侧茎突末端止于舌骨体上缘,距舌骨体3.0 mm;双侧茎突末端与颈内动脉距离,左/右4.7 mm/2.0 mm。
病例2:患者女,47岁,体检接受颈椎CT检查。CT平扫+VR(图2):茎突长度,左/右67.7 mm/70.6 mm;前倾角,左/右35.0°/35.4°;内倾角,左/右25.9°/25.2°;双侧茎突断续显示,末端与舌骨大角相连,距颈内动脉约2.0 mm。
讨论茎突起自颞骨岩部,走行于颈内外动脉间。茎突综合征(styloid process syndrome, SPS)为过长或角度异常的茎突刺激咽侧壁、压迫邻近神经或动脉,导致颌面部、颈部、耳部、咽部疼痛或咽部异物感、颈部活动受限,或出现以颈动脉窦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后果严重,临床以手术治疗为主。国人茎突正常长度为(25.94±5.23)mm[1],>34.5 mm则为巨大茎突;而国外研究[2]认为>6 cm为巨大茎突。出现SPS症状者在巨大茎突人群中占0.16%~4.00%。本组2例巨大茎突患者均无SPS相关症状,可能与茎突长度达舌骨水平有关。病例1茎突虽未与舌骨相连,但茎突完整、粗大,活动度低;病例2茎突虽分节,活动度相对较大,但其末端与舌骨体相连,形成相对稳定的解剖学复合体,大幅降低了茎突活动度。此外,本组2例巨大茎突的尖端均已越过咽侧壁,减少了出现刺激性症状的可能。诊断SPS通常依靠咽部触诊和影像学检查,但触诊标准不明,且易受干扰,影像学测量茎突具有重要临床意义。CT VR图像可观察茎突的基底部、尖端形态,并测量茎突全长及方位角,为选择手术入路提供参考依据。一般认为前倾角>31.0°或<13.2°、内倾角>29.6°为茎突方位角异常,且SPS更易受内倾角的影响,而与前倾角关联有限[1]。测量茎突角度时,应重点关注内倾角。此外,当茎突长度>31.15 mm时,同侧颈动脉夹层风险可增加4倍[3]。需综合考虑临床症状、茎突内倾角及解剖学稳定性,从而最终决定对巨大茎突是否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