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研究

2018-08-20卓火机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成因城镇化

摘 要:目前,农村教学与城镇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农村师资力量相对较弱,教学资源有限,因而,教学效果一般,存在大量学困生,针对此情况,分析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高中政治学习中存在的“学困生”现象进行研究,结合日常教学情况与现象,在实践中调查、了解,深入分析原因,希望找到了一些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为今后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提供对策,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成因;对策

一、 前言

现阶段,农村政治教学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受到农村普通高中学困生较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基础薄弱等问题的影响,农村教学质量普遍不佳,直接影响学业水平测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为解决此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提高学业水平的优秀率,需要教师注重对学困生的培养,需要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从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方法传授,心理疏导,情感沟通等多个层面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提高学困生学习质量,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下面就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做如下探讨。

二、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成因

(一)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生成的内部原因

1. 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调查研究显示,一个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对高中政治课不感兴趣,在文理分科时,选择文科科目,学习政治科目,也只是因为理科科目学习成绩不佳,学习难度较大,未掌握学习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之无奈之举。很多学生都对政治学科存在这样的认识,只要肯努力,认真学习,反复背诵就可以取得不差的成绩,但是,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政治学习有困难,看书不懂,答题不会,知识又特别枯燥,包含很多难以理解的知识,尤其是哲学内容,更是难以学习,枯燥难懂,再加上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学习毅力,使学生产生了畏难感,怕学习,烦学习。越不想学,成绩就越差,成绩越差就越不想学,出现恶性循环,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

2. 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动力不足

众所周知,学习动力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有效学习,高效学习的关键,一旦出现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学生就会对学习缺乏必要的兴趣,不愿意学习,不想学习,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分心,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学习质量不佳,使学生进入学困生行列,也不具备转化的欲望。

3. 对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意志和毅力不够,存在情绪化

学困生学习质量不佳,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因而,往往会出现不稳定的倾向。也就是说,学生情绪波动大,在受到激励,鼓励时,学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极为积极,具有较强的学习毅力与学习意志,但是,一旦受到挫折,努力后得不到回报,学习效果依然不好,就会进行错误的自我归因,认为自己学习不好,甚至认为自己比较笨,对政治学科产生厌烦,态度消极,敷衍应付,学习情绪化,形成一种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二)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生成的外部原因

1. 学校因素

在农村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学困生往往不受到重视,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因此,农村学困生较多问题的产生,与学校具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学校具有一定的责任。由于部分学校对学生升学率太过重视,高考成为一个硬性指标,因而在后期,部分学校会采用保前争中的策略,也就是说为尽可能使更多学生考入大学,就需要争取中游学生,通过努力教学,使这部分学生可以取得好的成绩,提高升学率。保证成绩在前面的学生可以保持成绩,提升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在此情况下,忽视了学困生的教育,学困生在不受重视的情况下自然不愿意学习,学习效果更差。

2. 教师因素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受到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主要本着知识本位、考试第一的思想支配政治课教学,在此情况下,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学法指导,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学习,无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除此之外,有的教师对政治学困生不够关心,不仅对学困生缺乏爱心,还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以至于学困生的成绩越来越差。

三、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转化对策

(一) 从学困生形成的内部原因入手转化

从内部原因着手,转化学困生需要从注意三点问题,第一,培养学困生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现学困生转化的关键,因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新颖奇特的对象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教师需要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需要从多个角度开展教学,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给予学生新鲜感,使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二,提升学困生高中政治课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激励,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期待,父母的期望,自我价值的实现,成就感与满足感都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因而,想要提升学生学习动力,需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感受到父母的期望与教师的关爱,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学习的动力。第三,锻炼学困生高中政治课的学习意志和毅力,减轻情绪化学习的负面影响。通过支持与鼓励,可以强化学生学习意志,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二) 从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原因入手转化

从外部原因进行转化需要注意两方面内容着手,一方面,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不再以应试教育为准。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树立正确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十分重要,不仅需要更新教学观念,重视学法指导,还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教学效率与质量。在转变观念的情况下,可以使学生高效学习,快乐学习,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给予学生关爱,照顾,激励,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用信任、尊重、鼓励的情感信息使学生产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乐于学习,愿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下快乐的学习。

四、 总结

调查研究显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高中政治学困生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短期造成的,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影响到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健全,因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十分重要,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帮助学困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教师在转化时,需要保持信心,坚持努力,不能急于求成,以便达到有效防止新的学困生产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白秀珍.高中政治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7(01):38.

[2]孔祥燕.高中思想政治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鲁阿兵.高中政治學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基于任务型背诵的研讨[J].考试周刊,2013(60):119.

[4]李霞.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提高高中政治学困生学习的实效[J].学园(教育科研),2012(04):88.

[5]朱其阳.高中政治学困生问题的思考与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6]李亚芳.高中政治学困生的课堂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新课程(教研),2010(06):66.

作者简介:

卓火机,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华侨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成因城镇化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