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读写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之初探

2018-08-20骆春利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读写教学新课程标准读写结合

摘 要:阅读过程是一个输入性过程,即将外界信息进行输入、编码、存储的过程;写作则是一个输出性的过程,即将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论述的知识等进行提取、编码、输出的过程。而语言的运用能力即能通过语言信息的输入而得到提高,同样还能通过语言信息的输出而得到提高。且语言的输出与输入过程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输入,则输出便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萍”,难以产生有效的输出信息;而没有一定量的语言信息的输出,则容易“闭门造车”,无法将语言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这时,语言学习的意义便失去大半了。充足的语言信息输入,能为语言信息的输出提供充分的素材与基本信息,而适当的语言信息的输出,能有效地促进主体输入信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高中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与写作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对高中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具有重大影响。本文的目的在于就当前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现状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对高中英语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提出几点思考,为广大一线教师进行读写教学活动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读写结合

一、 前言

高中生处于认知水平高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相比于中、小学生而言有了极大的飞跃性发展,并且仍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這个阶段,他们的思维处于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能对许多抽象的概念、知识进行理解和归纳。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活动中,关注理论学习、忽视提高能力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教师对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主体,课堂传授词汇和语法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之中。在这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积极、不主动的,学生们受到的语言输入量小,也难以有效地实现成功的语言输出。

因此,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艰难,不利于学生提高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更难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标中,十分重视英语读写教学活动的开展,主张通过英语读写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的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进行锻炼。因此,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读中有写,写中有读”的方法,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

二、 读写结合,积累词汇

词汇,是一个语言的根本。离开了词汇学习语言,就像离开了水学习游泳,像离开了地基建设高楼,离开了阳光而种植树木。词汇于一门语言来说,便是水,是地基,是阳光。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对词汇也十分重视,教师也经常向学生强调词汇的重要性。但是,很多学生对积累词汇十分重视却缺乏有效的方法,他们往往通过单一的、枯燥的方法进行词汇积累——背单词表。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记忆的研究指出,对有意义的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往往要比对无意义的学习材料的记忆效果好很多。在背单词表的过程中,学生们往往靠的是机械记忆,也就是并不清楚词汇之间的联系与意义,而仅仅只是对词汇的发音、拼写以及汉语翻译进行机械的、单一的记忆。因此,他们往往对一个单词的记忆需要经过反复不断的机械记忆的过程,但由于高中英语学习的时间有限、学生的注意力资源与精力有限,难以对高中大量的词汇都进行机械记忆。所以,许多学生常常抱怨英语单词很难记住,并且经常背完之后忘记。特别是针对一词多义的英语单词,学生往往会只记得其中的一个中文意义而忽略其他的意义,在写作和阅读的过程中,这个问题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困惑甚至是麻烦。

因此,要提高高中生的词汇积累水平,需要教师通过一些学习策略,将学生对词汇的记忆由机械记忆转化为有意记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在对词汇的记忆过程中创设情境:

1. 词汇造句:在讲授Reading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节课所学的核心词汇进行造句,特别是关于一词多义的词汇,可以让学生根据词汇的多个意思进行多个句子的造句。比如说我们最常用的单词“book”,这个单词常常是作为名词“书;名册”出现在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过程中,但是它还可以作为及物动词“预定;登记”来使用。面对“book”这个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其名词与及物动词的两个词性进行造句如“I need a book.”“Im booking hotel,now.”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对“book”这个单词有了更深的记忆,对其两种词性也有了印象。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其及物动词属性时不会想当然地带入名词属性而影响阅读;在写作过程中,也能有效地利用其及物动词属性进行叙述,有利于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2. 关键词写作:在进行完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将该单元的重点词汇进行提取,作为关键词,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第一单元中提取“cultural、state、rare、fancy、wonder、remove、look into、at war”等作为关键词,写一篇与战争、国家相关的作文。通过对短文的写作过程和对自己所写的短文进行阅读的过程,既增强了对词汇的记忆和运用,又能发现写作中的不足,比如说语法错误等,以此提高写作和阅读能力。

三、 读写结合,培养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相比于来自老师的督促、父母的希望、分数的压力等等外部的驱动力,来自学生内部的驱动力——兴趣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读写结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之间进行结合,在阅读中思考,在写作中思考,在讨论中思考,以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推荐英文读物,进行课外写作以及创设学习兴趣小组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

1. 推荐英文读写材料,进行课外写作: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对学习内容的分析、探索、思考、归纳等来达到学习目的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能够贯彻学生一生的能力,也是新课标中要求英语教学活动培养的能力之一。但是,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一定的兴趣,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学会在学习中进行思考等才能促进其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推荐英文读写材料,进行课外写作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英语杂志、英语视频、英语名著的简写本等,要求学生看完之后进行写作任务,最后可对其写作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几点:

(1)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与教学内容相关,是作为读写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为目的;(2)要合理地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难度,以学生当前的英语水平为基准向上稍微调高;(3)选择的课外阅读材料要短且精炼,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阅读,太长的材料对学生的精力消耗大且同样容易产生消极作用;(4)布置的写作任务难度不宜过大,适中难度的任务完成后,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对学生读写的兴趣产生强化,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5)对学生的写作内容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以激励为目的,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

比如说,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2“健康的饮食”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Taste of Home》等美食杂志,让学生先对欧美的美食进行了解,让学生从健康角度出发,用简单的英文写出自己对西方美食和中国美食的看法,无需太长或太过深入。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点评。有的同学认为西方的美食比中国的美食更加营养,更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并举例说欧美人的平均身高要高于中国人。教师应该对他的观点进行鼓励,表扬他能看到中西方之间美食的不同之处,然后引导他再次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思考“中国的美食有没有哪里比西方美食更好的?”。通过表扬,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再次抛出来的问题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创设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够相互间明确地分工合作,进行互助性学习,以完成老师布置的共同任务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同样也是能够贯穿学生一辈子的能力之一,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是新课标对读写教学的要求。良好的合作学习能力不仅仅能促进学生读写水平的提高,更能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的能力,是学生进行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过程中创设学习兴趣小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读写教学中将学生分为多个兴趣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与发言,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各个小组进行评价。还可以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作用,在小组内部自行商讨学习计划,自行进行学习管理。

比如说,在进行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10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课前查阅与地震有关的资料,并以英文的形式将自己对地震的看法写出来。课堂上小组内进行交互阅读,相互指出存在的语法问题。最后,派代表用英文回答老师关于“地震的危害”的问题。教学活动结束后,对10个小组中该星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且表现良好的3个小组进行口头表扬甚至是物质奖励。通过小组内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即有利于形成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利于学生通过交流、沟通提高自身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四、 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做到读中有写,写中有读

相比于学生自己写的作文经常存在着结构不明朗、内容空洞、词汇贫乏、语法错用等等问题,课本教材中的文章要结构更加合理、内容更加充实、词汇更丰富等等优点,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好的素材。但是,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对新课改理解有所偏差,对课本教材的讲解不够深入,反而将重心放在对课外资料的拓展方面。这种做法完全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教师应该以课本教材为基础,在对课本教材的阅读教学过程中,着重强调其文章结构与素材,以此促进写作教学的发展,甚至可以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写作训练。这样一来,在对课本教材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又有写作教学,即“读中有写,写中有读”。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提高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1. 解析课本教材的文章结构:《英语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向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作文过程需要“理顺文章结构”,因为在高中阶段,英语作文涉及的范围要远远广于中小学时期,其体裁也更加多样化。而课本教材中收录了各种体裁的英语文章,其涉及方向也非常广泛,相比于网上找到的资料,课本上的准确率更高,可信度也更高。因此,我们在进行读写教学过程的中,可以对课本教材的文章结构进行解析,关注其文本的特征。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对课本教材的文章结构进行解析,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模仿写作。

比如说,在学习记叙文时,学生可以模仿课本中的《A Student Of African Wildlife》,这是一篇传记(biography),属于记叙文的一类。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对其文章结构进行解析,将其结构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用英文写一篇自己感兴趣的人物传记。使在写作的过程中,熟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并且在写作前的阅读过程中,提高阅读能力。

2. 结合课本教材,进行拓展训练: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在阅读与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在阅读时,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对作者的观点出现理解错误;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反复地强调自己的立场,语言空洞无力,难以采取合理、有效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本教材中丰富的话题、观点与素材,采取“从阅读到讨论再进行写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对课本教材的阅读而获得丰富的信息,再在与其他学生的讨论过程中进行讨论,最后进行写作活动。通过阅读促进写作,在写作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本教材的阅读记忆,二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阅读是一种输入性的认知加工过程,而写作是一种输出性的认知加工过程,阅读与写作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因此,在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中,教师要牢记二者的联系,将二者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读中有写,写中有读”是一种有效地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方法。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要重视词汇的积累,通过词汇造句和关键词写作,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不被定势思维局限,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词汇;同样要重视学生读写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推荐英文读写材料,进行课外写作和创设学习兴趣小组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对课本教材的结构进行解析和拓展训练,进行“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刘丽红.强化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12).

[3]郑清燕.高中英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2015(7).

作者简介:

骆春利,浙江省诸暨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读写教学新课程标准读写结合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