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08-20张春梅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摘 要:读是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即要依据教学目标、教材特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确立读的目标、内容与方式,让学生能够与书本无缝隙的接触,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妙处,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发展,提升课堂效率。

关键词:读的目标;读的方式;读的内容

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中心。以读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充分阅读,在读中有所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培养朗读能力,在读中得到情感的熏陶。这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读是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最方便最易操作的方式。古人曾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这一教学方式应该贯穿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而如何贯穿语文教学阅读教学的始终才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认为有以下三大点。

一、 明确读的目标,更好更快实现

不同年龄层次,读的目标都不同。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色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为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一) 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本,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上读课文,是需要学生自己主动去读的,而非被动。因为不论朗读还是默读都需要学生自觉的去理解,并在大脑上过一遍,需要走心。这样才能真正的读到东西,真正的对于课文内容有所了解有所体会。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感染。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合理分配一小部分时间给学生自行朗读或者是默读,让学生大致了解到这篇文章大致上在寫什么,以什么样的心情写的,想要表达什么样感情。

(二)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演讲口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促进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演讲者在演讲时需要声情并茂,这样才能充分感染聆听者,带动聆听者的情绪,在我看来一个好的演讲者比一份好的演讲稿更为重要。而学生演讲口才的培养就在与日常中的朗读,多读百利而无一害。语文课堂作为一个绝佳的朗读平台,其作用可想而知,因此学生要好好抓住语文课堂上的机会,在语文课堂中多读。多读文章能够加强学生的语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 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想多元化发展

文字的描写具有非常强的画面性,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书中所描绘的画面加以想象,从而在大脑中呈现出一幅课文中描绘的景象。在学习《彩色的非洲》时,让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象文中所描写的彩色的非洲的景象,让同学们想象彩色的大道、彩色的长河。让同学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发散性思维。

二、 准确的选择读的内容,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明确哪些内容需要阅读,怎样阅读,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到东西,提升课堂效率。

(一) 读重点部分

老师要引领学生在课文的重点部分进行阅读,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因为往往重点部分对于全文的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文章时,有这样一段话:“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这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在教学中老师通过引领学生阅读这一段话,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圆明园被烧毁的过程,感受到侵略者的可憎,也感受到作者的痛心与仇恨。通过对这一段的朗读让同学们记住当年屈辱的历史,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责任感,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之情。

(二) 读矛盾部分

在文中经常会出现上下矛盾的情况,看似是文章的败笔,实则是整篇文章的妙处所在。读这些地方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文章,明白整篇文章的妙处所在。例如,在学习《最后一头战象》时,前文写到战象快要死了,可下文又写到它发脾气,拍打房柱甚至用身体去撞木墙。这看起来就很矛盾了。怎么战象都奄奄一息快要死了还会有力气拍打房柱,还能去撞墙。这不是不符合常识吗?在教学中通过引领学生不断的阅读,才能让学生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战象对于往事的缅怀,对故去战友的凭吊,感受到战象的善良与忠诚。

(三) 读含义深刻部分

在文中经常会有些句子,虽然简单却含义深刻。老师可以引领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阅读,体会深藏其中的含义。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时,文中有这样两句话:“小峰像:奶奶的鞋里也有棉花……于是,他轻轻地把奶奶的棉鞋摆在阳光晒到的地方。”这两句话体现了小峰的孝顺与懂事。但一年级的孩子还不能直接体会,这需要引领他们反复的阅读才能让他们懂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 选择正确的读的方式,提升读的效率

在语文课堂上,读有多种方式。例如,阅读,默读,朗读,全班一起读,分组分段读,个人读,分角色读等。在课堂上选择什么方式读要根据当节课的课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来选择。在对古诗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充分表现诗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学习有对话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读。例如,在学习《棉鞋里的阳光》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读妈妈的话,一部分学生读小峰的话,剩下一部分学生读除对话以外的内容。读的方式各种各样,重要的是要与教材跟学生实际相结合,那就能够提高读的效率,达到读的目的。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多提供读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懂得课文的内容与中心主旨。引领学生去读,带动学生,让学生想要主动的去读,从而加深同学们对文章的印象,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内容而并非停留在文章的字面意思。加强阅读教学,打造阅读课堂,提升语文课堂效率。因此称读为语文教学的生命线。

作者简介:

张春梅,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长汀县汀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