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实融合信号与系统实验教学研究

2018-08-20牛晓伟李洪兵陈强刘毓聂祥飞谢辉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优化配置资源整合

牛晓伟 李洪兵 陈强 刘毓 聂祥飞 谢辉

摘 要:针对信号系统课程本身理论抽象,数学推导复杂,晦涩难学,学生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问题。分析了当前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一套旨在解决当前设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问题的方案,给出了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并整合现有实验设备,实现资源优化共享配置,提高实验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优化配置;资源整合;共享设备

一、 现状与背景分析

目前本科信号与系统教学方式中方式单一,存在如下问题:

(一)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理论教学注重数学推导和做题,没和工程实例充分融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普遍感觉信号系统理论难懂,缺乏学习兴趣。

(三) 教学内容单一,重理论,轻实验教学。

(四) 教学依赖教师课件,主观性大。无规范的教学讲义。

(五) 实验教学在试验箱EDA/MATLAB/DSP平台、软件之间缺乏互连。

二、 已有教学基础

目前大多数高校本专业老师均学历和知识层次较高,多是用MATLAB编程语言实现很多《信号与系统》课程算法的仿真,或利用SIMULINK工具建模工具,对信号系统、建模和仿真需要。实现将MATLAB中的DSP仿真算法转换为硬件平台所需的硬件语言,可将仿真模型转化为硬件语言程序,可在硬件平台运行。

三、 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 课程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现行教学模式最大的不足是大纲没有体现《信号与系统》课程应用性、系统性的特色。课题组拟根据就业市场对电子专业本科人才的需求,结合《信号与系统》课程主要知识点,对课程现行的理论和实践分开编写的教学大纲进行改革,制定以“理实融合型”教学模式。

(二) 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现行教學模式对原理性知识讲授得过多,而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讲解得太少,并且缺乏实践锻炼。按典型“理实融合型”工程案例模式组织教学内容,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或项目的工作过程训练,让学生获得普适性的工作过程,养成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应对职业新环境对从业者提出的新要求。

(三) 考核方式的改革。《信号与系统》课程以往的考核形式相对单一,理论考试内容侧重于记忆,而实验考试仅注重知识点本身,不能体现算法的工程背景。可采用闭卷、开卷结合,实验现场考核,要求现场调试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现场评分。目的是促进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学习过程,重视知识点的细节学习。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从根本上杜绝“高分低能”现象的发生,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

四、 研究内容

(一)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兴趣和学习效率?理论和实验仿真结合。避免学生把该课程当成数学来学习。

(二) 加强交叉知识贯通,对考研学生着重认真辅导,建立长效辅导机制。

(三) 强化“理实融合型”互动教学,尽可能将相关算法用MATLAB编程实现。

(四) 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EDA/FPGA平台,MATLAB DSP Builder/CCSLINK平台,提高设备利用率。

五、 研究目标

(一) 找到一套适合学生《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高效学习方法和模式,理论实践完美融合一体化教学,最好使得理论实例充分结合。

(二) 整合现有实验教学资源,资源共享,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 找到一套核实高效的学习《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方法和策略,为后期考研学生做经验推广。

六、 拟采取的方法

(一) 建立学习本课程的激励机制,结合工程实例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为背景讲解,注重概念理解,强化数学功底。

(二) 对考研学生,加强独立辅导,任课教师负责,强化灵活应用能力。

(三) 加重MATLAB在仿真教学中的作用,尽量用仿真实现,加强理解。

(四) 实践教学上,将信号处理算法下载到硬件芯片,实现软硬结合验证。

具体步骤如下:1. 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信号处理算法,先用MATLAB对算法进行仿真验证,再用C编程在数字信号处理硬件芯片上运行的性能进行模拟,以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在满足处理性能要求的前提下,要对算法的可行性进行评估。2. 选择合适的实现方法,即选择一种合适的硬件芯片及其外围器件。3. 设计硬件电路板并且编写的程序代码,用C语言或是MATLAB。4. 在DSP上调试所编写的程序,并且做到程序和硬件电路都能满足要求。

七、 实验资源整合使用的好处

(一) 基于MATLAB搭建的信号软硬件实验平台,可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拓展视野,避免局限于传统固定的平台框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二) 在MATLAB平台上实现信号处理实验时,简单易编程,可视化功能强,便于理解。

(三) 将EDA、DSP、MATLAB这些实验手段整合在一起,利用现有各种实验资源有效、合理整合,以多元化的实验途径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四) 将《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的硬件平台结合,拓展了应用领域。其硬件功能可由设计者自行组合裁剪,只需进行非常简单的操作,就可定制出自己需要的DSP模块。(通讯作者:牛晓伟)

参考文献:

[1]刘志平.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3).

[2]金韦利.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02).

[3]李雅珍.关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1(18).

作者简介:

牛晓伟,李洪兵,陈强,刘毓,聂祥飞,谢辉,重庆市,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优化配置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电网无功补尝的优化配置分析
论我国法院职权的优化配置
高校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研究
合理配置QoS改善校园网络环境
排队论在医院门诊收费管理中的应用
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整合的4.0时代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