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2018-08-20何燕华

考试周刊 2018年74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学困生对策

摘 要:学困生,即语文学习具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由于孩子生长环境、家庭环境的不同以及自身身体发展的差异,学生间出现了不同个体对于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差异。语文阅读能力差的部分也就被人们定义为学困生。由于学困生自身有一定的语文阅读障碍,也就导致了很多语文阅读方面的困难困扰着学困生。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问题的源头,深层次地对学困生出现的问题进行舒缓、解决。对学困生的阅读障碍进行对症下药,挖掘并培养学生的学习潜力,克服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完成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学困生;阅读能力;分析;对策

一、 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

(一) 学生主观控制力弱

导致学困生閱读能力低下的本质原因是学生的主观控制力弱。由于控制能力弱再加上小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主观控制力弱体现在课上不能集中精神,不能够吸收理解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课后做不到及时温习,对于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也不能及时完成。课上不学习,课后也不复习,长时间没有阅读锻炼,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学困生。在学困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然也就会遇到更多更严峻的困难。即便是时候想要通过努力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也不过是力不从心,自卑甚至自暴自弃的心理也就这样产生。与此同时,越是消极的态度越是导致阅读能力落后于他人。

(二) 阅读能力开发落后

不同的客观环境差异导致了个体语言能力的发展差异。据调查显示,大多数学困生的家长都是常年奔波、离家在外的打工者。由于长时间没有家长的陪伴以及沟通,儿童时期的孩子语言能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难以与周围的同学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这就是阻碍学生阅读能力开发的一大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有时间有精力,但是对孩子的课后辅导也只是抱着敷衍的态度,没有带领孩子培养起阅读的兴趣。学生没有了阅读兴趣的渲染熏陶,长久以来形成了不爱读书甚至排斥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的开发也就落后与其他学生。

(三) 教师的不当评价

一些教师虽然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却认识不到自己的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刚刚进入校园的学生宛如一张白纸,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就像一把刀,刻在学生的一生中。积极的评价推动学生的学业发展,相反消极的评价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一大阻力。教师的不当评价比如片面评价、以偏概全、肆意评价等,都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有一位学生曾描述小学时教师朗读课文时自己跟读,被教师说读的太差让他闭嘴。他说,可能以后都不会像一些人一样站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演讲了。

二、 阅读能力低下对策思考

(一) 激发兴趣,克服困难

学困生之所以在语文阅读方面有着畏惧心理,是因为在语文学习中他们往往面对比普通学生更多的困难。他们消极悲观地面对语文学习,甚至“破罐破摔”。解决这种现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找回自信心,重新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行教学活动,比如改以往提问回答的模式变为自由讨论形式,让学生自由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学困生害怕出丑而不发言的现象。在课后,可以联系沟通家长,帮助拓宽学生的阅读量。由于学困生主观排斥阅读,可以先用一些短篇有趣的文学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阅读能力自然而然能够得到有效提高。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文中是这样描写海水种种色彩的:“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关于珊瑚是这样描述的:“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学生通过个性化的,有声有色的,津津有味地朗读之后就能理解内容,领会文章主旨,教学时并不要教师太多分析讲解。事实上,教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只是听,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兴趣不浓自然也就谈不上阅读能力的培养了。

(二) 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由于一些学困生的成长环境较为特殊,教师沟通父母进行兴趣培养的方法实施起来具有一些困难,这时需要同学间的互帮互助。由于学困生自身阅读能力不足,他们是害怕直接与教师沟通的,如果教师直接沟通可能会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帮助个别学生克服阅读困难,学习小组内的相互学习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帮助。比如,在授课完成后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带语文能力稍微薄弱的学生,通过组内评比的方式调动每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同学间互帮互助既促进了同学间的友爱,又可以在学业上共同进步发展,是一种有效灵活的应对方法。

(三) 调整方法,合理评价

合理的评价能为学困生阅读创设“成功”的机遇,是激励学困生的乐学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前几天,网上热传一位“兔子老师”,这位老师的不同常人之处在于批改学生作业时会在作业本上画一个小兔子,以可爱幽默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这位老师聪明地避免了在点评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学们也纷纷表示喜欢这种点评方法。由于孩子的内心大多是善良脆弱的,直截了当的点评很有可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相反,如果收到了可爱的作业点评学生会互相观看,既能够改正自身的不足,也能够预防错误的发生。有了这种可爱且委婉的评价,学生又怎么会排斥学习呢?总之,不要轻易给后进学生贴标签,学困生需要关爱,更需要善待。

三、 结语

学困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语文阅读能力较低也并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学困生并不是在思想上讨厌学习,他们只是在某一学科出现了学习上的困难。解决了学困生学习上的困难,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面对学困生,我们应充分了解其思想状态、知识层次,并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构建阅读的梯级进程,更多地采取激励措施,促进其阅读主动性,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就慢慢地提升了起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努力,每一个学困生定会都变得精神清爽,神清气朗,对此我们应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陈康英.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2]张洁.学科教学知识视角下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研究[D].喀什大学;喀什师范学院,2013.

[3]郑树奎.提升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读与写,2017(26):60-64.

作者简介:

何燕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官浔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学困生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对策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