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异戊基黄原酸钠鱼类急性毒性效应评价

2018-08-20马中春陈小青虞维娜李冰章跃龙

医药前沿 2018年25期
关键词:戊基黄药黄原

马中春 陈小青 虞维娜 李冰 章跃龙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浙江 宁波 315012)

黄药(黄原酸盐)是硫化矿浮选中常用的捕收剂。异戊基黄原酸钠是黄药系列中捕收性能较强的品种,是金属硫化矿浮选的捕收剂,捕收能力强,选择性略弱,常用于难选或是惰性有色金属的浮选,用途较为广泛[1,2]。但是,有关异戊基黄原酸钠的安全性研究尤其是鱼类毒性效应却未见有公开报道。笔者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异戊基黄原酸钠的鱼类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旨在为相关研究者、使用者和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稀有鮈鲫鱼,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种鱼后在本实验室内繁育驯化。实验开始前在与试验用水相同的水质中适应7天。

1.2 饲养环境

每天光照12h,饲养温度23.0℃~25.0℃。实验鱼体长为2.5cm~3.0cm。不间断充氧。

1.3 受试物

购自市场黄色固体,易溶于水,易潮解,有刺激性气味。透明塑料袋包装,纯度>90%。

1.4 鱼类试验

试验采用半静水式试验方法,每24h更换一次实验溶液。试验周期共96h。共设置溶媒对照组、1.8mg/L、2.7mg/L、4.0mg/L、6.0mg/L和9.0mg/L五个组。称取所需量的样品配成实验母液,再稀释得实验溶液,每个浓度组溶液总体积为5L。每个试验装置放入10尾稀有鮈鲫鱼。观察并记录24h、48h、72h和96h内实验鱼的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

1.5 数据分析

将所有数据进行汇总,用TRIMMED SPEARMAN -KARBER(1.5版本)分析方法计算LC50和95%置信区间。

2.试验结果

2.1 在96h试验周期内,溶媒对照组和1.8mg/L受试样品组均未出现实验鱼异常和死亡,2.7mg/L、4.0mg/L、6.0mg/L和9.0mg/L浓度组分别有1尾、4尾、6尾和10尾实验鱼死亡。具体见表1。

表1 鱼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记录表(试验条件:半静水式)

依据《GB/T 27861-2011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试验》,样品对稀有鮈鲫鱼的96 h LC50值为4.72 mg/L,95%置信区间为3.89 mg/L~5.72 mg/L。

3.讨论

近年来,化学物质的生产和使用量正逐年增加。化学品在给人类带来便利、创造价值的同时,也由于直接接触或间接污染[3],给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加强了对新化学物质的管理,目前已取得了相当显著的管理成效[4,5]。

黄药(黄原酸盐)是硫化矿浮选中常用的捕收。黄药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除生成黄药的反应外,还有一系列副反应存在。因此在反应器中残留有未完全反应的二硫化碳、醇和碱、盐类和各种硫化物,这些物质极易溶于水中,从而形成了黄药生产废水,会严重污染水体、土壤和大气。异戊基黄原酸钠是黄药系列中捕收性能较强的品种,使用较为广泛[1,2]。但有关异戊基黄原酸钠的安全性研究尤其是鱼类毒性效应却未见有公开报道。本文对异戊基黄原酸钠的鱼类毒性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96h试验周期内,溶媒对照组和1.8mg/L受试样品组均未出现实验鱼异常和死亡,2.7mg/L、4.0mg/L、6.0mg/L和9.0mg/L浓度组分别有1尾、4尾、6尾和10尾实验鱼死亡,96h LC50值为4.72mg/L(95%置信区间为3.89mg/L~5.72mg/L),充分说明异戊基黄原酸钠具有一定的鱼类急性毒性。因此,建议在使用该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加强环境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戊基黄药黄原
2-戊基呋喃:斑翅果蝇的新颖驱避剂
TiO2@芽孢杆菌光催化性能研究
氮掺杂碳纳米管活化过硫酸盐降解丁基黄药
新型HP-1黄药在硫浮选中的试验研究
MISHMASH
La改性Hβ分子筛催化苯和异戊烯合成叔戊基苯
Driver Zhou
THE GREAT CHILL
四氢-2-戊基蒽醌的合成研究
PHYSICIAN, HEAL THY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