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饰演锡剧《寻梦》杜丽娘的点滴体会

2018-08-20

剧影月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锡剧昆剧杜丽娘

2014年,我团决定移植昆剧《寻梦》一折,并由我担任“杜丽娘”。汤显祖的《牡丹亭》。既是中国古典戏曲最高典范之作,也是昆剧的顶巅之作。尤其是《惊梦·寻梦》两折戏,不仅是昆剧表演的范本,更是《牡丹亭》的灵魂所在。我们锡剧要想移植这一早已被人们誉为“百戏之母”古老昆剧艺术的代表剧目和代表人物,谈何容易?那么,我又是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学演《寻梦》中的“杜丽娘”呢?下面,浅谈一下我的三点体会:

一、特邀昆剧名家,传授《寻梦》杜丽娘

学演“杜丽娘”是每一个昆剧闺门旦演员的必修课,因此,四百多年来,在昆剧演出史上涌现了无数的杜丽娘,她们代代相承发展,树立了让后辈仰颈望叹的经典之作。而我作为一名锡剧青年演员,要想学习、借鉴、移植并演好这一昆剧艺术的剧目和其代表人物,觉得举步维艰。为此,我从排练之初,特地邀请到昆剧名家孔爱萍老师为我亲授“寻梦”中的杜丽娘。初学时,孔爱萍老师言传身教。她对杜丽娘的一字一句、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尤其是对手、眼、身、步法的运用,既讲究规范,又讲究合情。例如:从杜丽娘一人独自来到花园的太湖石亭旁,牡丹亭畔的“台步”,到见到园中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勾起了杜丽娘无限回忆的“眼神”,从撩拨柳枝、抚摸柳树等的“手势”,到双手似抢梦中情人柳梦梅时那种如醉如痴的娇姿“身段”动作等等,孔老师她把杜丽娘的每一句台词、每一句唱腔、每一个身段动作和每一个内心情感,淋漓至尽地发挥到极致紧密相系,环环相扣,。在孔爱萍老师对我在初学和排练中的精心辅导之下,使我学会了“寻梦”中的“杜丽娘”。

二、特邀锡剧作曲名家,将昆之“曲”移植为锡之“曲”

在初学中,碰到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难点问题,就是如何将昆之“曲”移植到锡剧之“曲”的问题。众所周知,昆剧和锡剧,虽然同属吴地文化,但昆剧流于昆山一带,而锡剧则来自常锡一带,他们各自所处的地域的语言(方言)和地区音域的不同,昆与锡之间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若将昆区原封不动地照搬照抄,那是肯定行不通的。为此,我特地邀请到江苏省锡剧院的作曲名家,国家一级作曲家吴忠良老师,为“寻梦”重新谱曲。经过吴忠良老师高超的作曲技艺和智慧,终于将昆曲幽雅的声腔、跌宕起伏的节奏和载歌载舞的表演与我们锡剧的音韵旋律融为一体,既保留了昆曲的精华和神韵,又不影响昆剧“杜丽娘”的表演,为我们锡剧的“寻梦”独树一帜。为我学演“杜丽娘”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我塑造和表演“杜丽娘”创造了良好的创作空间。

三、从细微处着手,体现“杜丽娘”的人物个性

人人皆知,戏曲中的唱、念、做、舞是表演的载体。如果没有内心的体验,就不能准确把握和表演“杜丽娘”。为了寻找和捕捉杜丽娘的内心世界,突出表演杜丽娘的人物个性,我对“杜丽娘”有关的“戏”进行了逐一的搜寻,发现杜丽娘本是太守之女,千金小姐,大家闺秀,年芳一十六岁,正值花季少女。

在婢女春香的怂恿下,她偷偷地走出闺房,方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春天的大自然唤醒了她的青春活力……当她面对盛艳的牡丹花,一下激起了心中蕴涵的点点情缘……突然,梦中情人——柳梦梅从天而降,把一个娇羞缠绵,深闺少女的生命给震撼了出来……

当她再次来到昨日魂系梦牵的太湖石旁,牡丹亭畔,这里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再次勾起了杜丽娘的无限回忆。昨日梦里书生的温存抚慰禁不住再一次回荡在杜丽娘的生命中……

片刻陶醉后,终于发现,现实是无边的寂寥,孤单和凄凉。她在空空荡荡的牡丹亭园中苦苦追寻,然而寻来寻去,却总也中不到梦中欢会的情景,于是发出了“牡丹亭,芍药阑,怎生这般凄凉,杳无人迹?好不伤心也!”的生命感叹。面对现实,她义无反顾地咏唱道:“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最后郁郁而死。

从以上杜丽娘的行为贯串线不难看出,她是一位至死不渝的真情女子;是一位被爱和情的火焰燃烧着的“人”。如果说“惊梦”是杜丽娘生命融动的契机,那么“寻梦”则是杜丽娘这个人物性格最根本的写照。

所以,我认为“寻梦”中杜丽娘的表演不应该是张扬和夸张的,而应该是非常内敛感人的。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因此我在表演杜丽娘在追忆寻觅时,眼睛有意识地“含”着,眼神由虚到实地慢慢放亮,看任何景物都是在似有似无之间,由不确定到确定层层推进。当然,光靠眼神的变化,在舞台上的张力还是不够的,于是我又利用手中的扇子,随眼神而徐徐打开,来进一步加以渲染。当然,这一系列形体动作的转换,又必须和唱腔、音乐伴奏严密揉合在一起时来表现。当杜丽娘遍寻不着梦中情人伤心绝望时,发现了梅树,我采用的表演是先下意识地回头,先从树根慢慢抬头,眼睛慢慢随之上视,直至发现了整颗梅树,含泪中透射出满眼的希望。从而夸大地表现这个点,则是为了强调梅树此时的象征性和重要性。

对于杜丽娘“寻梦”之心的寻找和捕捉过程,正是我为揭开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我要的就是把这些细微之处,通过戏曲的“四功”、“五法”来体现,丰满杜丽娘这一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个性。总而言之,把剧中人物的情感个性化地展演在观众面前,这就是我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锡剧昆剧杜丽娘
罗周昆剧创作论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建构学校锡剧文化品牌的思考与实践
锡剧在文创产品中的运用研究
普及教育对锡剧艺术传承的重要性
江阴锡剧的传承与普及
古典之美——古本昆剧《红楼梦传奇》学术研讨会综述
蔡正仁年过古稀,依旧高昂
《牡丹亭》: 在每个人的心中,播种一颗美的种子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