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定性决策分析
2018-08-19张勇
摘要:生产性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场所, 是学生技术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基地,建设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响应国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决策分析
1、概述
当前,众多高职院校纷纷开始建设具有生产性功能的实训基地,但由于不同的高职院校自身的条件和特点的差异,选择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也不尽相同,建设的实训基地的实践效果也不相同。目前学术界关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比较通行的划分方法是按照建设的投资、运行和管理主体来划分的,分为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等三大类。
2、建设管理模式定性分析
2.1 学校主导模式
学校主导模式即投资建设的主体为学校自身,强调建设中的经费来源、运行和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基地的实训和生产都是由学校自行负责的。一般来说,学校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办学资源, 独立筹建包括实训场地、先进教学设施设备、先进技术方法、先进管理制度、相当数量和水平师资力量等内容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投资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学校自筹,此外也有学院教师融资等方式兴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作为出资主体对生产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享有资产受益、任命生产经营管理者和对生产经营作出决策等的权利,保证投资经营目标的实现。此外,学校设立专门的产业部门,负责实训教学与生产经营、生产与服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学校可以利用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幵发开放新课程、新教程、新产品、新技术,在高职学院中推广新课程、新教材,面向社会进行产品推广和技术应用。
学校主导模式的优点是学校自主地控制实训形式和生产经营的范围,有较高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要求,灵活安排学生展幵实训和生产经营活动,基地管理经营人员大多为学校内部的教师,能更好地利用实训基地这个平台实现教学科研的研究工作。学校可以通过校办企业与生产性实训基地相结合建设的形式,实现了学生顶岗实习和生产性实训的同步发展,同时还能避免资金的重复投入,也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和机会。当然由于学校集建设、生产、经营、管理于一体,制约因素较多,管理成本较高,一般市场化程度相对较差,缺乏技能较高的教师进行指导,产品销售渠道相对狭窄,经济效益表现一般。此外学校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大,持续发展的能力较差,较难适应科技、工艺以及社会的发展速度。对于专业基础条件好,实训设备条件较高,师资力量强大,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社会知名度的高职院校可考虑采用学校主导模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
2.2企业主导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企业为主组织生产和实训的一种模式。强调企业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担负着实训生产组织者和引导者的重要任务,学校则在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中起的是辅助作用,由学校提供场地、基础设施等条件,选派教师辅助企业进行实训管理和生产管理。企业投入大量资金、设备、技术和师资,企业自主经营,采用企业化生产和管理方式。企业凭借其自身在设备、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保证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承担学校教学实践任务和相应产品的研发任务。在这种模式下,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有效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增强了经济和质量品牌意识,促进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市场化和社会化。
企业主导模式下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更加规范化,责权界限更加明确,基地实行企业化的规范管理,企业和学校有着明确。学校可以方便开展生产性实训,介绍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承接企业业务,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当然企业主导模式也存在很大不足,学校在教学中设置教学计划的时候主动性较差,需要考虑企业生产的特点和要求,诸如企业生产车间教学性不足的问题,所以在安排实训的时候缺乏主动性,给校企合作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企业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目标不完全一致,在合作中增加了更多的风险因素。所以这种基地运行模式比较适用于和企业有很好合作关系的院校,在此基础上,可以扩大和加深更深一层次的合作,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2.3 校企共建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是一种相对灵活的组合形式,只要有合作结合点,校企双方就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校企共建模式主要3种形式,一是学校管理、提供场地和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投入设备和技术支持。二是学校提供土地或厂房,企业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三是学校企业共同提供设备或师资,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实现优势互补。这几种方式都能实现校企共建模式的优势互补。但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虽然有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但在场地或师资方面存在一些困难;而学校具备场地和师资方面的优势,但在资金和设备上相对缺乏。很显然, 如果双方合作, 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设规模适当、功能完备、设施完善、设备先进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满足企业生产和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可以直接提高实训基地培养企业急需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和效率,也有利于基地实训教学、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服务等功能的发挥,并且还可以减少企业生产成本,实现了教学服务企业、企业带动教学的双赢局面,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建设模式。
校企共建模式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对企业而言,可以让企业降低对员工的培训费用支出,并且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其次从学校角度来看,降低了学校的实训教学成本,企业在设备、资金等方面都具备明显的优势,在生产的同时带动了实训教学,为学生的实训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现场环境,形成了教育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互动机制。不足之处,就是双方在对实训基地的管理协调和配合上可能会产生差错,所以如果要采用这种模式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为避免人为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影响生产和教学的融合,就要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体制。
3.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各种建设模式其优点和缺点都比较明显。学校主导模式能够为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便利的实践教学安排,对学校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利。但由于学校自建模式,可能对企业真实环境的模拟不到位,或很难创设真实的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使得生产性实训基地可能停留在生产的产品不能成为商品。企业主导模式,即就是企业进校园开办工厂,把生产经营的车间搬到学校,利于学校声誉提高企业经营范围和效益,对企业非常有利,但是学校的实训教学很难融入好企业生产中去,合作不长久。对于校企共建模式,这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建设模式,在实训安排上比企业主导模式灵活性要大些,但比学校主导型模式灵活性差。学校在实训安排上可以采用“错峰实训”,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繁忙时段,灵活地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尽量不干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可见,采用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规范化、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将会是现在及未来很长时间内较为通行和普遍采用的建设模式。
参考文獻:
[1]童卫军,丁金昌.民营经济环境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社会科学战线,2008
[2]陆勤丰.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
[3]林爱晖.高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探讨[J].职教论坛,2014
作者简介:张勇(1988.04),男,汉族,四川南充人,助教,硕士,主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