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创新研究

2018-08-18黄修文

文教资料 2018年11期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创新研究高职教育

黄修文

摘 要: 新时代,高等院校思政课程更有效地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高职院校同样需要完成这个任务,促使高职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并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学习与践行最积极、活跃的群体,进而成为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就是以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高职思政教育课程的创新。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教育 思政理论课 创新研究

时代的进步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舞台,青年学生充分将自身价值展示出来,同时新时代给青年学生提出新要求,主要体现在青年学生拥有的各种能力与素质方面。面对各种新观念与西方观念的冲击,青年学生不能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轨道,在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各高校的思政教育成了培养高校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成为高等院校思政工作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需要在这一方面适当创新,以此强化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确前进方向,尽最大可能成为一名建设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一些网上错误价值观冲击学生的价值观。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些平台上充斥着不良信息,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种负面影响作用于高职思政教育方面,表现为对高职学生学习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定冲击。高职学生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会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很明显的一个方面就是沟通交流,高职学生会使用微信、微博、QQ等软件进行沟通,还会应用各种网络设计平台交流想法。这些软件和平台上可以传播知识、共享资源、交流情感。政府已经明确指出要在其上传播一些正能量、宣传主流思想,以通俗的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实施时却出现了偏差,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传播平台上,尤其是一些新兴的自媒体传播着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青年学生价值观的树立。

(二)一些错误舆论传递出负面能量。

社会舆论包括国家、政府、经济文化、百姓生活等很多方面信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社会舆论提供了很好的传播平台,经过这些平台的传播,舆论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并且在大范围内流传,使得人们在更短时间内就能接收到更多的舆论信息。网络平台上传播的舆论信息真假难辨,有一些事实真相被忽视,偏激情感得到不受限制的宣泄,一些青年学生容易受到这些负面能量的影响,不利于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

(三)社会发展下就业岗位对高职学生的需求。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着较好的实践应用技能,因此这些学生在就业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用人单位的业务骨干。但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就业岗位对于高职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那就是有能力,还要有素质。从整体上看,部分高职毕业生毕业之后对工作环境、升职空间、工资福利等方面很是挑剔,不能静下心来投入工作。一些学生具备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高素质观念,很多就业岗位恰恰非常重视这些方面。这就形成了矛盾的对立面。高职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难题,在当前就业市场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迫切需要对高职学生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以便其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发挥自身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光发热。

二、思政课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足之处

(一)教育内容不够突出,与实际生活有所脱离。

高职院校开展的思政教学课程理论性比较强,但是与实际生活的结合程度不是很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不是非常突出,因此,有些学生不易感受到此种价值观的培养,也就没能将这一价值同将来就业联系在一起,也不能将自己的职业规划清晰制定出来。

(二)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心理需求。

教学方法的合理性能够大大提升教学质量,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思政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近些年,很多思政教师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创新应用一些教学方法,但是不少教师依然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状态不利改善其教学效果。还有一部分教师的思政课程应用了新的方法,流于形式,学生的观点想法表达不出来,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满足不了当代学生心理需求,学生学习中的主体性显示不出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激发,从而造成该课堂教育效用发挥不佳。

(三)教学效果不明显,教育目标没有全部实现。

高职思政课程的教学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各个方面素质得到发展,进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为建设现代化社会做出一定贡献。但是因为思政课程的局限,教育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教育目标没能全部实现。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一些学生觉得自己学校的档次不够,出现了厌学情绪,对于学习抱着可学可不学的态度;高职學生对于一些事物的鉴别能力不强,还有一些高职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盲目地寻找职业。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程重点在于将思想问题更好地解决,所以要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从国内形势和国外形势及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疑点、难点、热点问题出发,对教学内容做及时调整,将最新思政内容传达给学生,做到常讲、常新;另外还应该分析不同专业不同特点,做到对不同专业学生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提升教学有效性。

(二)可行性原则。

思政理论课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探讨和反思、各种理论知识的传授、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学生成绩评定,或者对于各种新媒体的使用,思政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以便各个环节都有着高度的可行性,避免出现不适宜的问题。

(三)互动性原则。

学习并且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保持一种互动状态,通过互动增强教育效果,实现教育目标。从教师方面看,应该拥有专业知识及良好行为,由自身示范感动学生,促使学生更有效地接纳,然后才能效仿。从学生角度去看,在接纳与效仿的过程中,表现优秀的学生应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两个方面促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弘扬这一价值观,实践这一价值观。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创新的路径探索

(一)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思政理论课程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应该构建出“四位一体”的新模式,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到思政教材、进入到思政课堂、进入到学生的头脑。具体可以这样实施:参考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不再以教师为中心,不再以理论教学为重点,将传统课堂教学、数据课堂、实践课堂、专题课堂融合在一起,在教学方面形成“四位一体”的新模式。

1.传统的课堂教学

思政理论课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千万不能忽视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课堂教学可以将价值观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流意识,促使其全方位地理解这一价值观,奠定坚定的理论基础。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观念做深入分析,帮助学生对其有深入理解,知道其是主流意识形态在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的具体表现。充分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知识的理论支撑作用,传播的思想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将学生日常生活作为媒介,对这一观念做深度剖析,做到讲活、讲深、将透,深入学生心灵,以此彰显其魅力与优势。

2.数据课堂教学

当前已经进入到大数据时代,各种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思政理论课程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构建“互联网+”的思政课堂,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思政教师应该对各种数据资源充分利用,对教学模式做适当创新,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图片、视频、音频等不同形式的数据信息资源;尝试微课教学模式,实行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构成同教材适宜的价值观教育,转变原来静态和枯燥的理论教育状态,将教材内容和教育内容运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其的理解。

3.实践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结束之前,可以为学生布置下堂课需要完成的实践活动,布置任务,提出相应要求,然后在下一节课带领学生完成实践任务,课堂上进行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以便提升对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效用。比如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赛,核心价值观念主题演讲活动等,强化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加强核心价值观实践体会。

4.专题课堂教学

思政教师应该以某一个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课堂教学,切入点应该是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形势和政策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凝练这一价值观的思维逻辑、现实依据、生活意义等,从而构成一节专题形式的课堂教学。

(二)优化丰富教学内容。

思政理论课程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需要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优化与丰富,理论课程总线索设定为学习与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方面的创新关键点在于课程知识体系的建立,深入把握原有思政课程知识,找到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切入点,对教学内容做有效优化,并做适当丰富,达到重点讲透和全面贯彻的标准。

比如,高职思政基础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主要作用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其知识体系构成为:一条主线、一种精神、两种素质、开展“五观”教育,进而培育“四有”新人。体系的具体内容分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精神;思想素质、法律素质;法律观、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于这门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可以这样进行,重点简述绪论第三节,将核心价值观在各章节教学中全面贯穿。抓住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和灵魂,在教材第一章理论教学关于理想信仰的教育中,有机融合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容及社会层面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内容;将教材中第二章关于“民族精神”和“中国精神”的内容与个人层面价值目标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进行结合;把教材中践行和传播正确人生价值观及第四章中践行和传播正确道德的内容与实践和传播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最后把教材中法律部分的内容,与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内容有效融合。

(三)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思政教师应该学会应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并且在教学课堂上掌握住话语权,提高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创新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探究的教学方法、案例講解的方法、小组活动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新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发挥出引导作用,掌握课堂发言主动权,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中主流思想意识的地位,教师要大胆地反击西方表面人权主义,揭露出其本质,对案例中表现的舆论观点做深入分析,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而形成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组织更多实践教学活动。

想要让价值观发挥出真正的作用,只有经过实践,才能更好地对其感知,从而领悟该价值观。因此,理论课程的创新还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将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融合,实践可以这样实施,发挥出学校团委和学生会及社团的组织集合作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业余时间组织更多的好人好事活动;还可以在学校各种宣传栏、走廊宣传名言警句和成功人士的事迹,以此宣传主流价值观,起到宣传教育的作用;或者以学校为单位联合社区组织实践活动,服务老人和社会调查都很好。

综上所述,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高职思政理论课实施创新教学,应该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多方面着手,充分考虑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运用各种可以运用的技术,遵循一定创新原则,进而强化高职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史新松.德育牵手美育——也谈高职思政理论课程德育实践教学改革[J].现代职业教育,2016(34):136-136.

[2]贾振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政课理论教学探析——以《概论》教材为例[J].新西部,2016(22):166-167.

[3]朱建,王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师问题意识教学的着力点和方式方法[J].新丝路,2017(22):96-97.

[4]张绍禹,彭国刚.高职思政课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以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园,2016(2):10-12.

[5]李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法律观教育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J].高教学刊,2016(15):221-222.

[6]龚翠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高教论坛,2017(3):13-15.

猜你喜欢

思政理论课创新研究高职教育
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创新研究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