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思维的文化相对性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018-08-18张美玲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表现方式与载体,特定语种的人群甚至同一人群的不同时期存在相对独立而固定的群体思维特质,由此决定了语言的多元性与相对稳定性。外语教学必须重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文化因素的相对差异,注重课前背景知识介绍,提高学员兴趣,增强语言交际的具体针对性与文化适应性,提高语言运用成效。
关键词:语言学习;文化相对;教学启示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思维载体、交际信息符号系统和外部行为表达方式,具有多重社会与自然属性,其本身既属于文化现象,成为表征特定民族文化传统的直接观察依据,又能反过来推动跨区域、跨代际文化传播与传承。与一般文化现象一致的是,语言的产生和表达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基于人类特定的思维机能,而后者受具体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制约,可以说特定的生产与生活模式直接决定思维模式的类型与特征,并且在反复实践中对其形成强化,从而容易产生“定式思维”,与其相伴随而来的时,基于服务特定思维表达和协同客观需求下产生的词汇与语法等语言文化成果,就会表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征。
例如早期欧洲殖民者来到北美后,发现印第安人土著语言的词语及语法系统与英语、法语等日耳曼语系语言存在很大不同,虽然当地印第安语系缺乏例如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与动词、时态和格等欧洲语言的类似范畴,但却在语音、语气、语调等方面存在欧洲人看来“异乎寻常”的细化与区分。Sapir讲了一个关于“石头下落”的例子,证明语言中根据“发生”图式来描述事件的倾向。Kwakiutl等北美土著语言会详细说明石头是否被说话人在说话的那一时刻看见,以及石头离说话人、听话人、第三人,谁的距离最近,但却不说明一块石头还是几块石头,也不说明下落的时間。但是与其紧邻的Nootka语中,类似的说法又不包括任何等于“石头”的名词,而只有一个由两个成分组成的动词形式,其中一个成分是说明石头或者类似石头的客体的运动或者位置,另一个说明向下的方向,因此这一情况可以用英语描述为“It stones down”,根据Sapir的观点,英语把“一块石头”看作一个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的实体的观点在前述土著语言中不存在,相反,“石头”的“实物身份”是在动词成分中暗示出来的,而动词成分标示所含运动的性质.
据此形成了著名的Sapir-Whorf假设,认为不同语言语法范畴要求甚至强迫这种语言的使用者以不同其他语言的方式来看世界,并认为这事实上属于特定族群范围内通过语言控制社区的一种“绝对强制的协议条款”。这个例子清晰表明语言和思维具有双向互动制约机制,语言是特定思维的外化表达,思维是语言的驱动内核,又由于特定区域或发展阶段人群的思维由生产力决定性,产生出不同的语法和词汇系统,而且许多省略成分或者隐喻也可能因特定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要素而有所区别,比如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石头”的地位有限,而在本段所举Kwakiutl等北美印第安土著生活的美洲西部安第斯山区等科迪勒拉山系,却以形成以石头为主题的地理格局,石头既是生产生活基本原材料,也可能因猛烈的降水或气流等瞬间驱动崎岖山石滑落导致族人伤亡,所以该区土著优先强调其急迫性,比如“看见的时刻”“离人远近”等,而非优先强调石头本身数量与质地等细节。这类事例也体现了当时生产力较为领先的欧洲人注重细节和崇尚理性的实验科学思维特质,与印第安生产力较低水平下的原始崇拜及初级感性认知的思维差异。
二、跨文化语言教学应注重文化相对性
(一)注重比较不同自然地理因素的相对差异
语言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为了更好适应人类群居生活,方便特定族群扩大生活生产栖息地而远距离长途交流,因此语言具有器用性,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族群共同思维特征与语言格局。再如前苏联学者LURIA和VYGOTSKY等人经考察发现,挪威北部的土生萨米特部落虽然拥有庞大的词汇体系,但缺乏比较抽象概括的上位词语范畴,其许多原始人群使用不同的词汇来代表驯鹿这一核心生活生产要素及物质财富(同时也是社会地位的象征)在种类、年龄等方面的独立性、专用性,同时对冰这一常见环境要素使用了高达二十多个表征冰不同方面的词汇,甚至多达四十多个词汇用来描述不同形状的雪。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实践使得全球不同语言呈现文化多元化特征,通过研究与学习相应民族的不同语言甚至同一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语言,可以从侧面反映赖以产生该语言的特定民族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更好理解该语言环境下产生的外国文学作品。因此,外国语教学不能就语言论语言,而应该树立自然地理意识,授课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简单科普的方式交代特定语言尤其是专有名词的自然环境诞生背景,必要时可以综合运用多媒体模拟等方式,通过放大例如雪景、林海(比如英语、苏格兰语、法语等日耳曼语系中存在Forester、Forrest、de Forest等与名词forest有关的姓氏)、洞穴等场景细节,提高学员趣味,降低望文生义或者不知所措的负面语言学习心态。
(二)注重比较不同人文地理因素的相对差异
语言是个人情感与心态的表达,体现了个人的特定认知倾向与思维背景,而任何社会,人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生产生活单位即族群或者民族而存在,语言的诞生不仅代表了个人需求的外化被感知被理解必要,而且是连接特定族群成员的文化纽带,语言中很多表达方式来源于道德、宗教等原始精神追求,而道德和宗教等价值观念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外语教学对语言的理解和传授,不可能绕开特定人文地理因素,否则就会沦为“哑巴英语”而无法在现实情态中,准确体验说话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对于其语言与非语言形体因素营造的交际氛围,因为可能在严重时获得不欢而散的后果。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文化重视个人主义与英雄主义,假如无法准确理解这一文化与思维特质,错误的对陌生老太使用了“elderly people”就可能因道德方面的“不适格”而导致本次交际失败的后果,因为这样的语言表述被误认为是对老年人群的偏见和歧视,而事实上在汉语等语境下并非如此,所以在美国正确的表达方式为“senior citizens”。
三、结语
语言与思维具有双向互动关系,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又反过来影响思维,特定族群基于长期稳定的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群体性思维传统。由此文化的相对性带来了语言的相对稳定与多元性,这就启示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比较不同国家与民族思维特征方面的区别,进而准确把握跨区域文化特质的差异,从而有效提高学员兴趣,为语言本身的学习扫清语境与背景障碍,杜绝望文生义和死记硬背倾向,也为跨文化人群交际提供了理解与支持因素。建议语言学习与人文地理及自然地理科普建立有机统一关系,实现课堂融合与知识联动,增强教学的立体性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 Nawakowska,M.,1986,Cognitive Science.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 Pinker,S.,1998,Words and Rues. Lingua.
[3] Rose,F.,1985,The Black Knight of AI. Science.
作者简介:
张美玲(1986—), 女,山西孝义人,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育及在线教育领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