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产后瘫痪症的诊治

2018-08-18袁俊良

新农村 2018年2期
关键词:卧地初乳患病

袁俊良

奶牛产后瘫痪症又称为褥热症或低血钙症,是奶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和产科疾病。其主要特征为低血钙。临床上会出现全身肌肉震颤无力、四肢瘫痪、卧地不起。通常情况下,奶牛产后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条件较高的高产奶牛,这个时期是奶牛产奶高峰期。奶牛产后瘫痪症的发病率和奶牛年龄、生产胎次、泌乳量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成年奶牛很少发病,主要发生于3~6胎次的高产奶牛。发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奶牛症状会进一步加重,严重的会导致奶牛死亡。

1發病经过

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牛街乡一个养殖户养殖的一头奶牛在分娩4小时后出现卧地不起、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的症状。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立即将该头牛进行隔离观察。并对整个养殖场进行了一次全面消毒。将病情立即上报当地畜牧兽医站,兽医到场后,通过检查发现该养殖户卫生及防疫情况较好,母牛在分娩后产房卫生条件也比较良好。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头牛已经生产了4胎次,处于生产高峰期。结合发病经过,兽医怀疑是奶牛产后瘫痪,通过全面诊断,及时确诊病情。并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治疗,很好的控制了病情,奶牛在较短时间来恢复健康,为养殖户挽回了经济损失。

2临床症状

该头患病牛营养状况良好,体重在400公斤。发病后体温没有明显升高,维持在37℃以下,心跳每分钟在78次,呼吸在每分钟24次。发病初期患病,牛精神沉郁,表现出轻度的精神不安,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全身出汗肌肉震颤,眼角膜轻度出血,卧地不起。眼睑反射能力消失,瞳孔散大,对光线刺激不敏感。四肢肌肉震颤十分明显。患病牛卧地姿态不正常,前肢弯曲在胸部以下,后肢伸直侧卧,头颈部向着胸腹部弯曲,头颈部呈现s状弯曲。该头换病牛鼻镜干燥,耳尖、身体末端发凉。心音减弱,呼吸缓慢且深,排尿和排便量减少,第二天排便和排尿停止。瘤胃蠕动能力减弱,瘤胃蠕动音消失,检查乳房时,发现乳区坚硬,能够挤出大量黄白颜色的初乳。后躯肢体肌肉松弛,触诊刺激无反应,阴门、肛门、蹄冠周围组织穿刺无知觉,肛门松弛。

3诊断

通过临床检查,再结合该头奶牛为4胎次高产奶牛,奶牛在分娩12小时内出现卧地不起的特征,头颈部弯曲呈现s状,后期肢体肌肉松弛,刺激无反应,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排尿和排便量停止,可以确诊为奶牛产后瘫痪。

4治疗

治疗奶牛产后瘫痪,主要以调整钙磷比例,恢复奶牛神经机能为主要治疗原则。确诊后使用50%的葡萄糖注射液2000ml,25%的葡萄糖注射液10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ml,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800ml,10%的安钠咖注射液20ml,磷酸二氢钠30g,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每天一次,直到患病牛恢复健康。同时使用维生素B1注射液20ml,维生素D2注射液20ml,混合后一次肌肉注射。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20ml,一次皮下注射。针对患病有乳房坚硬,可以使用乳房送风器或者注射器向奶牛的四个乳头中注射空气,注射量以乳房皮肤轻微紧张为宜。为了预防空气散逸,可以在注入空气后用手指轻轻按住乳头,并缠上一根纱布,作用一个小时后去除。通过采用上述治疗手段进行全身药物治疗后,改头患病牛在当天下午便能自行站立,饮食恢复,精神状态良好,强化治疗一天后患病牛完全治愈。

5预防

奶牛产后瘫痪是高产奶牛养殖过程中比较高发的一种代谢类疾病,因此在日常养殖和管理过程中,要做好该种疾病预防工作。首先,高产奶牛在分娩前,要控制好钙元素的投入量,饲喂低钙日粮。在奶牛干奶期,特别是产前两周要逐渐转换到低钙日粮,以促进和激活甲状腺功能,促使甲状旁腺素分泌,提高奶牛对钙元素的吸收利用能力,这种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奶牛产后瘫痪发生;其次,在奶牛妊娠后期,可以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奶牛在干乳期要增加优质青干草,或者青绿饲料投喂量。在奶牛妊娠期的前后三周,每天在饲料中添加20mg的鱼肝油,对预防该种疾病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再次,奶牛分娩后的前三天避免将初乳全部挤干净,一般每天挤出1/2的初乳即可。奶牛分娩三天后,可以适当增加初乳挤出量,到生产三天后,将初乳全部挤出,这对预防奶牛产后瘫痪也有一定作用;最后,强化饲养管理。将干奶期的奶牛和泌乳期的奶牛分群饲养,同时还要进一步增长空怀期奶牛的运动量,增强体质。增加微生物和矿物质饲料的比例,尤其是要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青绿饲料的投喂量,这样也可以有效降低奶牛产后瘫痪发生率。

6讨论

目前,奶牛产后瘫痪发病机理还不完全清楚,主要和缺钙、缺磷、缺糖有着密切联系。奶牛在空怀期或干奶,长期饲喂单一的饲料,或者日粮中钙、磷元素供给不足,常常会导致奶牛产后出现谈话。通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养殖户有长期饲喂玉米秸秆饲料的习惯,在青贮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补充饲料。最终导致该头奶牛产后血液中钙浓度迅速降低所致。在奶牛分娩过程中,造成血钙迅速降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在奶牛分娩后,血液中的钙离子会进入到初乳中,导致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迅速下降,这是引发奶牛出现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其次,奶牛分娩过程中,因为大脑皮层缺氧。在胎儿产出以后,腹部压力突然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器官被动充血,大量血液回流导致各个器官在分配血液时出现供给不足。而中枢神经对氧气十分敏感,一旦大脑皮质缺氧,就会表现出短暂的大脑皮质兴奋,而逐渐丧失其应有的功能,从而导致奶牛产后瘫痪出现。

猜你喜欢

卧地初乳患病
基于品管圈的多学科联合干预策略在早产儿初乳喂养中的应用
一生的长度(四章)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早期初乳口腔内滴注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管理的影响
中西医治疗牛产后卧地不起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奶牛卧地不起的病例报告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奶牛卧地不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