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二维一体” 培养策略探微

2018-08-18胡春梅何华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2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胡春梅?何华敏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实施者,要提高该项工作的效果,就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在梳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能力的“二维一体”培养策略:首先,引导他们建立清晰的综合素质观;其次,加强对其“专业素养”(健全心理、职业观、专业知识)和“核心能力”(教学能力、咨询辅导能力、心理科研能力)的培养;最后,促进他们“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一体化”。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策略;二维一体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22-0009-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具体任务要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头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本文将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培养的现状,探索提高他们综合素质的“二维一体”培养策略,希望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养的现状

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情况并不乐观,专业素质不强[2],专职教师比例偏低、多由德育老师、班主任等兼任[3],农村学校缺乏相应师资[4]。可见,在加强专业师资配置的同时,亟需对现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系统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5]。

随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入“推进、繁荣期”(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6],心理健康师资建设得到加强,各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提升和培训的机会明显增多[7]。在培训实践的基础上,研究者们提出了心理健康师资培养的策略和模式:(1)“兼容式”培训模式,强调培训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两个方面的能力[8]。(2)“参与体验式”培训模式,强调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发疑问,引导教师相互交流、分享体验,在沟通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技能[9]。(3)心理健康工作坊,针对教师的心理需求,开设“专题工作坊”,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10]。(4)“主题—体验—行动”培养模式,提倡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创设情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咨询、技能、试讲等实践,增强培训感悟和体验,提高相关能力[11-12]。这些培养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某些素质,但是培养过程中都没有同时兼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不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二维一体”综合素质观

要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综合素质,首先就要清晰地界定其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有哪些。目前,很多研究者围绕“能力”“胜任力”两个方面探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其中,“能力观”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学操作技能、专业心理学知识等能力[13-14]。“胜任力观”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健康教育观、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宜人性、专业技能和评估反思能力等胜任力[15-16]。

综合已有研究,笔者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二维一体”综合素质观。其中,“二维”是指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专业素养”包括三个方面,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正确的职业观、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包括三个方面,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心理咨询与辅导能力、科研能力[17]。“一体化”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中应该将“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融会贯通为整体素质,并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才能胜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二维一体”培养策略

在已有相关研究及多年心理健康师资培养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二维一体”综合素质观,我们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二维一体”培养策略,即: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过程中,首先应该引导其建立清晰的“二维一体”综合素质观,然后针对“专业素养”“核心能力”的六个方面,分别开展有针对性地指导和训练,最后促进各种素质的“一体化”,整体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培养的具体策略如下。

(一)引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形成“二维一体”综合素质观

只有知道自己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形成清晰的素质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应该牵头,引导各个学校通过讲座、继续教育、校本课程等多种渠道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清晰的“二维一体”综合素质观,促进教师反思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自己的需求和培养重点,主动参与各种培训。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策略

1.維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素质

第一,严把“进人关”。在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该增加心理健康测试,通过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等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源头上把好教师的心理素质关。第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档案”。通过“成长档案”,定期测试并掌握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开展讲座、成长工作坊等,维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三,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督导制度”。由于在工作中常常面对各种负性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水平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应将心理成长督导制度化,定期(每学期至少1~2次)邀请具有心理督导资质的专家为心理教师进行工作解惑、心理宣泄和疏导、技能指导和提升等方面的指导,既能维护其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能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第四,学校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维护,定期安排他们参加教育部、中国心理协会等正规专业机构组织的心理成长工作坊。

2.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工作职业观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业观培养。第一,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内容、师资要求”等方面组织开展讲座、校本培训或继续教育等,帮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正确地认识并认同、热爱工作,明确其责任和义务,熟悉并遵守行业规则。第二,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助人自助、共同成长”的持续发展观,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可能会给自身心理状态带来的负面影响及自身成长需求,建立和工作对象共同成长的观念。

3.奠定扎实的心理学专业知识

首先,将“心理学专业毕业”作为招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必备条件之一。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及咨询、团辅、活动开展等相关能力,有助于在工作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学及活动。其次,加强对在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围绕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精神疾病、心理档案建立等方面开展讲座、优质课观摩、专题培训等;相关管理部门应给老师们参加各种培训活动经费支持并登记继续教育学分,鼓勵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专业学习。最后,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沟通交流、相互学习。通过组织教研活动、校本研修等方式鼓励教师走出学校,通过参观、观摩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宽视野、互通有无,学习优秀经验。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核心能力”的培养策略

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结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讲座、工作坊、进修等形式的学习中使教师建立正确的“核心教学能力观”,认识到自己不光要具备学科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还要具备共情能力、评价能力、心理测验能力等专业教学[18]能力,并在各种培训中有意识地培养这些能力。其次,通过微格教学提高教学能力。研究表明,微格教学实训能够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职前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19-20]。学校可以通过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送到高校接受微格训练,或邀请心理健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到校开展微格训练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训练教师的共情、评价和心理测验等能力。最后,要鼓励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名师工作坊”,通过其影响力将周围的教师聚合起来,开展集体教研、教育经验交流等活动,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2.强化咨询和辅导能力训练

“心理咨询和团队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有心理障碍和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重要途径,这项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一方面,学校应该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证书,通过提供培训机会、报销培训及考证费用的方式激发教师的考证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送到高校心理学专业进修,通过专题技能培训、随班跟读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咨询和辅导能力。

3.提升心理健康科研能力

首先,学校应邀请具有丰富科研经验的一线研究者和高校科研工作者围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科研活动的价值和意义、选题方法、研究设计和方法、统计分析、科研论文及调研报告的撰写”等方面为教师开展系列专题讲座,使其了解开展科研的基础知识,激发主动开展科研的意识。其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国家级、省部级、区级)教学改革及科研课题。此外,学校可以设置“校级教改和科研课题”,配置一定的研究经费,激发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结合心理健康工作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选题、申请立项。最后,学校邀请高校心理健康科研工作者作为指导专家,为有科研项目的教师提供指导和帮扶,提高其科研能力,推进科研工作进度。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的“一体化”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综合素质的两个维度(专业素养、核心能力)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工作和学习中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因此,在各项素质培训的基础上,要有效促进他们的“一体化”。首先,养成“一体化”意识;引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工作和学习中,形成主动促进自身素养有机融合的意识。其次,加强“一体化”实践训练。通过教研活动、献课等形式,组织同行观摩心理健康教育课、团队辅导等活动的开展;在教师上课、同行观摩的过程中,引导他们从“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视角思考如何将“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有意识地在工作过程中融会贯通。最后,使教学反思成为习惯。教学反思是影响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促进教师能力提升的必要途径[21];在各类培训过程中,应引导教师有意识地开展反思,使反思成为一种“习惯性本能”,渗透到工作过程中。在反思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素质的不足及各种素质融合过程中的问题,有意识地改进问题,才能促进综合素质有效“一体化”。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二维一体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项目号:2017-GX-13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http:/ /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212/145679.html.

[2]李佳怡.关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142-144.

[3]吕正欣,王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哈尔滨市671名教师的调查[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0):26-29.

[4]陈雯,余陆维,王坚.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 农业考古,2006(03):347-350.

[5]宋卫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机制探讨[J]. 中国学校卫生,2010(09):1123-1124.

[6]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148-155.

[7]尹丽娜. 长春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需求调查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12):58-60

[8]张贝玉.“兼容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构建[J]. 教师发展论坛,2010(04):15-17.

[9]毛淑芳,李伟健.“参与—体验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1(10):29-30.

[10]張海宁.心理成长工作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有效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7):52-54.

[11]曾玲娟,张满,李福灼,等.立足于主题,感悟于体验,落实于行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模式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04):18-20.

[12]李凤杰,李玉荣,周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专业成长模式探索[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1):19-21.

[13]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01):12-17.

[14]金玲华.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05):79-81.

[15]王智,张大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6]王欢欢,王纬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分析与启示[J]. 现代教育科学,2017(05):138-142.

[17]王蕾,胡春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核心能力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16(10):97-99.

[18]胡春梅,何华敏,王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实训[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19]胡春梅,兰觉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学能力的微格教学探索[J]. 继续教育研究,2017(12):77-79.

[20]张晓燕,胡春梅,杨帆.学前心理健康职前教师教学技能微格实验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7(08):61-65.

[21]申继亮,刘加霞.论教师的教学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3):44-49.

(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情绪和心理健康实验室,重庆,402160)

编辑/刘 芳 特约编辑/邓公明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