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68例临床分析
2018-08-18曾伟坚张华根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梅州514000
曾伟坚,张华根 (梅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梅州 514000)
在ICU病房内,由于自身原因及外界因素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极易出现。一旦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重症感染合并脓毒血症、诱发MODS,均为临床危重病症。若在治疗过程中处置及时、有效地处理得当,此时为可逆性的器官功能障碍;若处理的不及时得当,MODS病情易急剧恶化。该病患者需要ICU密切监护,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同时积极的进行支持治疗[1-3]。本文选择分析68例MODS的患者,对其病情进行对照解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方法[4]:本院进入ICU治疗的符合MODS为诊断;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方法[5]:严重出血;家属及患者拒不配合治疗。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就诊于ICU诊断为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68例患者,依照其ICU内预后即病情平稳,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的47例患者,称之为存活组;对在ICU内宣布救治无效死亡的21例患者,称之为死亡组。死亡组21例,男11例 (52.38%),女10例 (47.62%),年龄52~78岁,平均 (71.3±3.1)岁。存活组47例,男25例 (53.19%),女22例 (46.81%),年龄28~68岁,平均 (43.6±3.2)岁。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6]:采用2006年北京第三届制定重症感染高峰论坛内容作为重症感染诊断依据,1995年第三届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会议所定MODS诊断依据。
1.3 治疗方法:对于收治进入ICU的患者,立即给予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监测依据其自身情况,进行补液治疗依据其中心静脉压 (CVP)。对于病情危重的患者依照其细菌、真菌培养的结果选用适宜适量的抗生素;对感染患者采用广谱抗生素针对阴性杆菌为主;对感染较重的予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以阳性球菌为主;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者依照其凝血功能化验回报适时适量适当补充凝血因子,应补充血浆、凝血因子在高凝时期,若符合DIC的早期诊断时检测凝血功能予肝素治疗,若血小板减少者相应补充血小板;依照患者的血液内离子的浓度,每日予补充脂肪乳、氨基酸、维生素及葡萄糖和微量元素;对于出现急性肾损伤 (ARF)、出现无尿者进行血液透析 (CRRT治疗)的心功能不稳定及无凝血障碍者;对于ARDS患者及严重呼吸衰竭给予呼吸机辅助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采用百分比表现,数据相比采取χ2校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首先衰竭的脏器对照:两组均以肺部为首要衰竭脏器,其次为肾脏、肠道、血液与循环,除肺部外,两组其余脏器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首先衰竭的脏器对照[例(%)]
2.2 两组患者衰竭器官系统个数对照:死亡组大部分患者为3个及以上器官衰竭,存活组有91.49%的患者有2个器官系统衰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衰竭器官系统个数对照[例(%)]
3 讨论
3.1 MODS重症感染与重症感染: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均为病毒素启动的,常由阴性杆菌、病毒或阳性球菌引起。重症感染与MODS的关系密不可分,引起MODS的最重要与常见的原始原因[7]。如儿茶酚胺、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等的内源性炎性介质由细菌、内毒素直接作用,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免疫系统中被刺激而形成,微血管舒缩功能失常因激活补体系统所致,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微循环障碍,器官的功能受损,缺血、缺氧。循环障碍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小板黏附、纤维蛋白沉着、中性粒细胞(PMN)外逸,如心、肾、脑等功能受损,局部缺氧、缺血、坏死,在微血管处发生DIC因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血流,多个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被引起[8]。大量研究文献及结果表明,发病快、病急、病死率高为严重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最终趋向[9]。
3.2 感染部位与首先衰竭脏器的关系:本研究中可见衰竭的脏器以呼吸系统居多,笔者得出低氧血症起着重要作用在MODS中。在ICU高强度的工作过程中,对MODS的早期发现发生倾向,纠正低氧血症、积极治疗,避免其他脏器衰竭,可在降低病死率上做出重要贡献[10]。
3.3 血液净化在MODS中治疗作用:因炎性介质在MODS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若血液中炎症介质得以清除,血液可以被有效净化,则治疗效果应有所加倍。最常用的血液净化方式为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可缓慢、持续、等渗清除溶质和水,使末梢血管阻力和心输出量增加,使血流动力性趋向稳定。
从本研究中可明显看出,两组均以肺部为首要衰竭脏器,其次为肾脏、肠道、血液与循环,除肺部外,两组其余脏器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大部分患者为3个及以上器官衰竭,存活组有91.49%的患者有2个器官系统衰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刘锦祥研究结果相近 。重症感染病菌、病毒致内部器官病变,直接造成损害,微循环受到影响,血流循环被破坏为MODS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另外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发现死亡患者年龄52~78岁,与存活组相比,年龄偏大。其中九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其中有五成以上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于一身。因常年基础疾病在身,不得不长期服用药物控制其发生发展,而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更是家庭常备与常用药物。此类患者免疫与抵抗能力一般较低,在长期病痛折磨下器官与身体机能也不如健康人群,肝脏、肾脏等代谢器官均会受到影响。因此,发生MODS也是身体原因之一。另外,死亡组依照患者家属叙述平日身体机能较差,经常进入医院进行输液治疗或者口服抗生素。笔者认为,因为患者对自身及疾病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认为抗生素随时可以使用,这就造成了机体的耐药性,因药敏试验的特殊性,其结果并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时候医生会选择常用广谱抗菌药,用于药物耐受的患者身上,使其病情在初期就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极易造成MODS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于ICU内重症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早期发现其发生倾向,及时纠正血氧饱和度与电解质平衡,及时做好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快速使用抗生素,可有效时其他脏器避免衰竭,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疗效。但本文研究样本量少,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希望临床应用此资料,增加研究样本,为广大患者谋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