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静脉滴注治疗的价值研究

2018-08-18冯新明吕惠仪陈达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5期
关键词:心电心动过速室性

冯新明 吕惠仪 陈达崇

快速心律失常作为中老年心血管常见疾病, 指的是窦房结的异常激动或因激动传导受到一定阻力导致速度受到影响, 进而对心脏功能造成损害的情况。该疾病具有起病急且病死率较高的特点, 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快速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房性与室性早搏以及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等[2]。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对该病进行治疗, 本研究旨在探讨胺碘酮在该病治疗中的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4例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2例。对照组男31例, 女21例;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3.20±5.25)岁;心律失常类型:快速心房颤动14例, 室性心动过速22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16例;观察组男29例, 女23例;年龄54~79岁, 平均年龄(63.50±5.29)岁;心律失常类型:快速心房颤动15例, 室性心动过速20例, 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包括吸氧、镇静以及镇痛,必要时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严密监控患者血压和心率。饮食方面减少盐分的摄入, 适当增加镁以及钾元素的补充。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静脉滴注进行治疗。将150 mg胺碘酮注射液以及20 mg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相结合为患者进行静脉泵注, 静脉泵注的速度为2.0 mg/min,48 h后将泵注剂量减少至0.5 mg/min。若静脉泵注过程中,患者存在偶发性室性收缩则立即停止静脉泵注治疗, 改用盐酸胺碘酮片口服进行治疗, 3次/d。连续治疗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心率相对于治疗前减少>20%或心室率相对于治疗前减少至<100次/min;有效:患者心率相对于治疗前减少15%~20%或心室率相对于治疗前减少至<110次/min;无效:患者心率相对于治疗前减少<15%或心室率治疗后仍然>110次/min。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后心率和心电监测指标;③比较两组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6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81,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心率和心电监测指标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心率为 (100.3±15.4)次 /min、P-R间期为(148.2±14.1)ms、Q-T间期为(37.2±10.3)ms;对照组心率为(77.9±10.6)次/min、P-R 间期为 (154.4±13.1)ms、Q-T间期为 (41.5±10.6)ms。治疗后, 观察组心率和心电监测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四肢无力1例(1.92%)、恶心1例(1.92%),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四肢无力2例(3.85%)、恶心2例(3.85%)、呕吐2例(3.85%)、血压降低2例(3.8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3.983, 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快速以及慢性心律失常等两种, 尤其以快速心律失常更为常见, 是当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心律紊乱, 主要是由于人体冲动传导途径发生异常导致的。患病的患者有出现房颤甚至猝死的风险, 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3-5]。胺碘酮作为常见抗心律失常药物, 也是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的一种。其不仅能够阻断L型钙离子通道, 同时也能够抑制钠离子通道, 进而起到降低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纤维电传导速度的作用, 帮助改善患者临床症状[6-8]。同时, 胺碘酮不会对动作电位峰值以及静息膜电位造成影响, 在抗心律失常、抗心绞痛、改善心肌传导能力等治疗中均具有较好效果。

但是在使用胺碘酮静脉滴注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也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或者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这主要是受药物滴注速度的影响。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后, 患者不良反应一般的逐渐消失。因此临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密切对患者血压情况进行观测, 适时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9,10]。

研究显示, 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进行静脉滴注治疗后, 其各项症状均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缓解。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对于极个别不良反应患者在对其采取用药量调整、减缓静脉输注速度等方式后,不良反应均消失。

综上所述, 胺碘酮静脉滴注在急诊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体征、各项心电监测指标和心率, 并且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电心动过速室性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不同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思考心电图之169》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思考心电图之161》答案
曲美他嗪治疗心房颤动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疗效观察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