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蚕丝混纺面料染色技术研究
2018-08-17刘呈刚梁悦明王秋菊
刘呈刚,梁悦明,王秋菊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500)
关键字 棉蚕丝;匹染工艺;烧毛;染料选择;白度
丝是细、软、轻的天然纤维之一,具有手感柔软、光泽柔和、吸湿透气性好等优点。丝由动物蛋白组成,对人体的肌肤有亲和作用,是人的第二肌肤,有纤维皇后的美誉。蚕丝根据蚕所食用食物不同分为桑蚕丝和柞蚕丝,是蚕体腺分泌出的丝液经吐丝口吐出后凝固而成的纤维,由两条平行丝素和包覆其表面的丝胶组成,蚕丝在加工过程是需要脱胶才能使用。绢纺是把养蚕、制丝、丝织中产生的疵茧、废丝加工成纱线的纺纱工艺过程。根据原料和成品性质,绢纺有绢丝纺和丝丝纺两大类,产品包括绢丝和丝。天然丝纤维细长、柔软、富有光泽、吸湿性好,可以纺制高支绢丝,织造轻薄的绢纺绸,是高级衣着用料。天然丝也可与化学纤维、生丝或毛纱等交织成外观优美、穿着舒适的织物。用绢丝也可制造针织物,以及缝纫丝线、刺绣丝线等。用丝制成的绵绸,柔软丰满,表面多绵粒,是一类别具风格的服饰用料。
即使是棉丝净色品种,也需要内部纺纱厂提供的色纱,这样在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控制方面都不利。因此,开发棉与绢丝混纺的匹染工艺具有重要意义。面料厂从染料选择、前处理、白度、染色工艺和整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实验,证明棉、丝混纺产品做匹染工艺在质量控制和流程成本上是可行的。
1 方案设计
1.1 染料选择
使用30S/1 Cotton/Silk 70/30 Jersey坯布经过前处理用面料厂使用的活性染料打单色,分别使用染料2%和4%的用量,看布面净色的效果。
1.2 白度实验
选择用不同棉丝原料,主要根据白度。
1.3 烧毛实验
实验不同烧毛工艺的效果。
1.4 染色实验
根据特殊的前处理和染色配方,比较与染纤维净色布面效果。
2 实验过程
2.1 染料的选择
染色工艺见表1。
表1 染色工艺表
根据一浴法打单色情况,可以看出筛选结果,见表2。
表2 染色结果评价
根据染料选择结果,两种染料不适合棉丝染色。如果可以有更好的选择,建议Violet 5R也不用在棉丝染色。
2.2 白度实验
2.2.1 白度实验
(1)由纺纱厂提供的白纱按照花灰纱的流程做成的成品KSF14GES0068/69。
(2)由纺纱厂提供白纱,按照烧毛+漂白流程完成,分别为坯棉和漂白棉。
(3)由纺纱厂提供坯纱,由染纱经烧毛+洗水流程完成。
(4)由纺纱厂提供坯纱,经过烧毛+匹染流程完成。
(5)由纺纱厂提供的漂白棉/绢丝和原棉/绢丝做前处理比较白度。
2.2.2 漂白配方
漂白配方见表3。
表3 漂白配方
2.2.3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试验结果
2.2.4 实验结论
棉、丝白色需要用漂白棉/丝,经过PD漂白才可做到白度130。原棉/绢丝直接煮漂的白度比漂白棉/绢丝煮漂的白度低。
2.3 烧毛实验
用NGG212-100116(原棉/绢丝)经过煮练漂白后的白布做烧毛实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烧毛工艺与白度
用50m/min的烧毛样布进行不同的洗水处理,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水洗处理结果
结论:烧毛对白色、鲜艳色有影响,而烧毛目前是棉丝染整的必要工序。因此,白色或鲜艳色成品有限制。
2.4 染色实验
2.4.1 匹染与染纱比较实验1
(1)GKS14-NPD-129:30S/1 Cotton/Silk 70/30 Y/D Jersey Auto 145GM, 烧毛+树脂。
(2)GKS14-NPD-130:30S/1 Cotton/Silk 70/30 P/D Jersey 145GM, 烧毛+树脂(WHBKTQ)。
(3)GKS14-NPD-131:30S/1 Cotton/Silk 70/30 P/D Jersey 145GM, 烧毛+树脂(TQ)。
结论:纱染白度比较低,需要采用漂白棉/丝的纱改善。其他颜色如紫色,需要调整染料配方,提高颜色纯度,需要实验更深的颜色,看是否存在布面丝粒情况。
匹染白度很好,但是与之前的实验比较,棉/丝成分和纱支变化较大,分别由70/30和30S/1变化为75/25和36S/1。前处理的配方需要调整。 TQ和BK颜色纯度较好,但是NY布面有丝粒情况,与原料有关。棉丝染色要防止产生擦痕,过程使用浴中防皱剂。
因为染料使用限制和棉丝的染色工艺不同全棉,Lab-Dip需要根据客户颜色打L/D送客确认。白色要求白度较高时,应该选择漂白棉与丝的混纺原料。
2.4.2 匹染与纱染比较实验2
(1)GKS15-NPD-031:30S/1 Cotton/Silk 70/30 Y/D Jersey P/D PINK 165GM。
(2)GKS15-NPD-031:30S/1 Cotton/Silk 70/30 Y/D Jersey P/D Navy 165GM。
(3)GKS15-NPD-031:30S/1 Cotton/Silk 70/30 Y/D Jersey P/D Black 165GM。
配方信息如表7、表8所示。
表7 配方SF506210 (Black)信息表
表8 配方SF506220 (PINK)信息表
续表8
匹染定型:155度,树脂整理配方如表9所示。
表9 树脂整理配方
纱染定型:155度,树脂+轧光+Softex,定型配方信息如表10所示。
表10 定型配方
经过布面比较,匹染产品布面的净色效果比相同纱染颜色要好,布面的白芯或棉结也比纱染效果好。
3 结论
3.1 棉丝染色要做到一浴法
主要是染料的选择,部分染料不适合棉丝一浴法染色,本实验已经对公司使用的活性染料进行筛选,如有新的染料使用,必须通过实验验证是否适合棉丝染色。
3.2 白度和颜色鲜艳问题
(1)由于烧毛是目前棉丝产品染整过程必不可少的工序,烧毛对白度和颜色鲜艳度会产生影响。因此,其白度和鲜艳度不可与纯棉比较。
(2)由于棉丝对碱的活性不同,丝不耐碱。因此,在前处理或漂白过程中,不能用与棉相同的前处理工艺,这样棉的白度不能提高,影响整个丝棉的白度。如果采用与棉相同的前处理工艺,白度可以提高,但是成分和纱支变化较大。
如果要求白度较高,可以采用漂白棉与丝的混纺原料,通过烧毛后返漂,白度可以达到120以上。由于染料使用限制和棉丝的染色工艺不同于全棉,Lab-Dip需要根据客户颜色打L/D送客确认。棉丝前处理和染色过程需要避免烧碱的使用,只能用纯碱,而且染色过程降低纯碱的使用量。
(3)棉丝产品匹染品质与原料有关,如果原料含死丝染深色容易出现白粒,原料检测应该增加染色效果实验,确定丝白粒是否可以接受。
3.3 棉丝匹染生产流程
针织→验布→备布→开幅→双面烧毛→缝边(正面朝里)→煮炼→染色→脱水→湿布拆线→摆布→SANTEX烘干(不过轧车)→中检→定型→预缩→后检。
3.4 棉丝产品可以与其他整理结合
如液氨丝光、低碱丝光、Softex等形成不同风格的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棉丝产品在溢达已经生产多年,之前产品无光泽,纹路不清晰,抗起毛起球性能差,而且尺寸稳定性差,不耐洗。产品没有体现出丝的真正特点。通过实验比较,新工艺生产的棉丝产品具有以下性能和特点:
(1)抗起毛起球性:由2.0~2.5提升到3.5~4.0级;(2)布面洁净,具有光泽;
(3)手感柔软、糯腻,耐久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