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预处理方法对含胶织物纤维含量分析结果的影响

2018-08-17黄道峰

纺织报告 2018年6期
关键词:聚酯纤维烘箱平行

黄道峰

(杭州亚检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52)

涤棉织物在制作过程中,由于原纱在织造的过程中磨损较大,丝光整理环节中烧碱对纱线造成损伤等一系列的原因,可能导致织物的平方米克重不足。因此,在后整理过程中会加入一些纺织品增重剂以增加织物的平方米克重。纺织品增重剂种类繁多,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对于生产上常用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经过有机试剂的处理后可以把增重剂从织物表面去除,从而减少对纤维含量定量实验的影响。

1 实验

1.1 原理

根据GB/T 2910.11—2009《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1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1-2]的规定,用75%的硫酸把棉从已知干燥的织物中溶解去除,收集残余物清洗、烘干、称量,然后用质量计算出残余物占混合物的百分比含量,再由差值得出棉的百分比含量。

1.2 方案

1.2.1 方案1

先用三氯甲烷浸泡试样30min,再用四氢呋喃震荡30min,取出后用纯水充分地冲洗,去除试样上残留的试剂,然后将试样放置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再将烘干后的试样中的两个平行样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恒温1h,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后放置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

1.2.2 方案2

将试样置于丙酮中,震荡30min后,取出后用纯水冲洗,去除织物上残留的试剂,然后将试样放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再将烘干后的试样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保温1h,取出后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放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

1.2.3 方案3

先第一组平行样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保温1h。再将第二组平行样剩余物用98%硫酸震荡15min,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最终残余物是胶,置于105.4℃烘箱烘至恒重。

1.3 设备

电子天平;恒温水槽;电热鼓风烘箱;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滤泵。

1.4 试样

A组试样:绿色针织涤棉面料2块,其中一块经过增重处理(以下称“含胶面料”),另一块则未经过增重处理(以下称“不含胶面料”)。取5组平行样,样品裁剪为正方形大小,每组样品质量不得低于1.000 0g,分别编为 A1、A2、A3、A4。其中,A1~A3为含胶面料,A4为不含胶面料。

B组试样:粉色针织涤棉面料2块,其中一块含胶面料,另一块不含胶面料。取5组平行样,样品裁剪为正方形大小,每组样品质量不得低于1.000 0g,分别编为B1、B2、B3、B4。其中,B1~B3为含胶面料,B4为不含胶面料。

1.5 方法与步骤

1.5.1 不含胶面料纤维含量的测定

将A4号样品中的两个平行样A4-1和A4-2分别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恒温1h。然后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后放在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见表1。

表1 不含胶面料A的实验数据

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得到B4号样品,即不含胶面料B的数据,见表2。

表2 不含胶面料B的实验数据

根据GB/T 9994—2018公定回潮率:棉8.0%,聚酯纤维0.4%,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结果[3](以下涉及到的纤维质量百分比计算均采用此回潮率和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式中:Pi—纤维的净干重含量;ai—公定回潮率。

计算结果得出,A样品中,聚酯纤维 86.5%,棉13.5%。B样品中,棉55.5%,聚酯纤维45.5%。

1.5.2 不同的预处理方案的实验结果对比

1.5.2.1 方案1测试步骤分析

对照图见图1、图2,数据见表3、表4。

(1)预处理:将A1组样品中两个平行样A1-1和A1-2分别用三氯甲烷浸泡30min,再用四氢呋喃震荡30min,取出后用纯水充分地冲洗,去除织物上残留的试剂,然后将样品放置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

图1 A1组样品预处理前后纤维的对比照

图2 B1组样品处理前后纤维的对比照

(2)化学溶解:将烘干后的两个平行样A1-1和A1-2样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恒温1h,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后放置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

表3 A1组样品实验数据

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得到B1组样品的数据。

表4 B1组样品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得出,样品A中,聚酯纤维 82.6%,棉17.4%。样品B中,棉55.0% 聚酯纤维 45.0%。

1.5.2.2 方案2测试步骤分析

对照图见图3、图4,实验数据见表5、表6。

(1)预处理:将A2组样品置于丙酮中,震荡30min后取出,用水冲洗,去除织物上残留的试剂。然后将样品放于105.4℃ 的烘箱烘至恒重。

图3 A2组样品预处理前后纤维的对比照

图4 B2组样品预处理前后纤维的对比照

(2)化学溶解:将烘干后的样品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保温1h,取出后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放于105.4℃的烘箱烘至恒重。

表5 A2组样品实验数据

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得到B2组样品的数据。

表6 B2组样品实验数据

计算结果得出,样品A中,聚酯纤维 82.0%,棉18.0%。样品B中,棉54.0%,聚酯纤维 46.0%。

1.5.2.3 方案3测试步骤分析

(1)将A3组样品中的第一组平行样(A3-1,A3-2)和第二组平行样(A3-3, A3-4)置于75%硫酸中,50℃水浴保温1h。

(2)将A3组样品中的第一组平行样(A3-1,A3-2)的剩余物用98%硫酸震荡15min,将残余物过滤到玻璃砂芯坩埚,真空抽吸排液,最终残余物是“胶(增重剂)”,置于105.4℃烘箱烘至恒重。测试数据见表7、表8。

表7 A3组样品中的第一组平行样实验数据

计算得胶的占样品的百分比为20% 。

表8 A3组样品中的第二组平行样实验数据

扣除“胶”的质量后计算出纤维含量:聚酯纤维84.2%,棉15.8%。

采用同样的方法和步骤得到B3组样品的数据,见表9、表10。

表9 B3组样品中的第一组平行样实验数据

计算得胶的占样品的百分比为18.5%。

表10 B3组样品中的第二组平行样实验数据

扣除“胶”的质量后计算出纤维含量:棉57.2%,聚酯纤维 42.8%。

2 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数据比较,见表11、表12。

表11 A组样品实验数据比较

表12 B组样品实验结果对比

续表12

3 结论

含胶面料在未经过预处理的情况下,聚酯纤维和棉纤维的含量测试值与真值相差超过6%,超出了GB/T 29862—2013中规定5%的允差范围,说明了预处理对含胶面料纤维含量测试的重要性[4]。

从表11和表12中的数据比较可以看出,三种预处理方案都对除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案所得到的测试值与真值差异也不相同。其中,方案3的测试值与真值的差异最小,说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猜你喜欢

聚酯纤维烘箱平行
改性聚酯纤维耐碱性能(抗拉强力保持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织物纬密对铜改性聚酯纤维/棉织物透通性的影响
逃离平行世界
太极石纤维的定性方法研究
烘箱改造提高纸张涂布干燥效率及效能
玄武岩纤维和聚酯纤维对OGFC-13路用性能研究
复合材料生产车间电烘箱的改造
再顶平行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