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的效果以及护理对策探讨

2018-08-17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骨龄生长激素特发性

朱 琳 王 彬 安 平

(大连市中心医院儿科,辽宁 大连 116033)

特发性矮小症是当前临床排除如营养不良等而出现的身材矮小症状,该症状患者的比例大约在75%,现阶段该疾病一般使用生长激素对其进行治疗,但是生长激素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确诊为特发性矮小的患者进行全面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为ISS的患儿共计45例,以上患儿中男性共计23例,女性共计22例,年龄为5~11岁,平均年龄为(8.1±2.8)岁,患儿平均身高为(108.8±8.7)cm。纳入与排除标准:身高低于同年龄同地区的正常儿童,排除患者的染色体异常与其他的诸多慢性疾病等。

1.2 方法: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患儿进行注射,其中0.1 U/(kg•d)。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并每日注射1次。

1.3 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身高,血常规,第二性征。肝肾功能等情况,并观察患儿空腹条件下的甲状腺功能情况,IGF-3的血糖变化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分析采用LSD法,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后3个月,经过重组生长激素治疗的患儿生长速率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身高、生长速率和骨龄比较(±s)

表1 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身高、生长速率和骨龄比较(±s)

时间 身高(cm) 生长速率(cm/年) 骨龄(年)治疗前 111.01±10.2 3.54±1.5 8.2±1.5治疗后6个月 130.52±12.8 7.89±1.2 8.1±1.7 t 2.524 P 0.000

3 讨 论

3.1 药物的溶解注射:首先要叮嘱家长,要求将生长激素放置在冰箱中储存并防止其出现失活的现象,在溶解生长激素的过程中,必须配备有专业的溶解液,在具体溶解中尽量避免其出现剧烈震荡等相关现象,以防止活性成分变性,并有效避免过多泡沫的产生。正确的做法是先等泡沫自然消散,然后对其进行抽液处理。注射方式一般多采用皮下注射,注射部位每次不能取相同的地方,尽量变换注射部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避免同一时段对同一部位多次注射[2]。

3.2 不良反应的观察以及护理:对患者用药后,应立即对其做相应的随访记录,建立专门的档案。询问家长患者注射之后有无不良反应、有无过敏反应等。注射之后是否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的现象,注射部位是否有流血、药物溢出的反应。在以往病例中,注射之后有八位患者在治疗3~4个月时会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也有病例会出现空腹血糖增高的现象,对患者停止用药之后,患者体征恢复正常,在正常之后继续对其用药,不再出现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现象,空腹血糖也不会再变化。其中有1~2例ISS患者在对其注射用药治疗之后,出现了膝关节疼痛的现象,这种现象并非药物原因,考虑生长痛的原因,对患者补充钙后膝盖疼痛现象消失[3]。

3.3 对患者的日常以及心理护理:家长要对患儿从饮食、运动、睡眠三方面照顾患儿。首先要保证患者合理充足的高蛋白饮食,这是保障患儿身高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高蛋白是身高增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在日常的饮食中,建议家长注意对患儿的饮食加以注意。在治疗期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例如在每天的饮食中加入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同时,也要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每天为患儿提供适量的水果和蔬菜,保证充足的维生素的供应。同时,不能因为是患儿而轻视运动的重要性,对患儿来说,适当的运动非常重要。家长每天应督促患儿做20~30 min的体育活动,体育活动不要剧烈,可以简单跑步跳绳等。家长应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督促患儿早睡早起,保证患儿得到充分的休息,睡眠充足。这样子即可保证患儿在饮食、锻炼与睡眠三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保证外源生长激素的治疗效果得到最好的发挥[4]。

特发性矮小患儿相较于正常同龄人难免会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对他们的治疗以及与他们的日常接触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热情的态度,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使他们对治疗工作充分信任,并且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助于药物最大程度的发挥效果。由于药物治疗周期长,而且注射方式特殊,部分患儿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对患者加以鼓励与表扬,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在治疗过程中,有一点时间会出现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护士要与家长及时沟通,为家长讲述生长激素方面的知识,消除患者家属心中的疑虑,积极配合治疗。

导致特发性矮小的原因并不明确,也被人称为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如果不治疗非生长激素缺乏性矮小症,大部分情况下患者身高将达不到平均的身高值。目前的临床研究仍然对其治疗特发性矮小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存在着争议,有专家认为重组生长微素虽然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对儿童身高的生长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负面作用是骨龄的增长,新陈代谢加快,骨龄增长会影响患者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对儿童造成不良影响,更有甚者会导致儿童青春期前的生殖系统的提前发育。高剂量的生长激素会明显增加治疗患儿的不良反应,但是本研究中对患者用药时间相对较短,对长期用药的疗效并不确定,以及造成的不良反应不能确定。本科室在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在饮食、心理、睡眠以及运动等方面,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各方面的指导,保证通过各个方面有效的护理,使得生长激素的疗效得到充分的发挥。

猜你喜欢

骨龄生长激素特发性
2387 例儿童青少年骨龄调查分析
评估身高需要定期测骨龄吗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骨龄预测身高靠谱吗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三种骨龄评价方法在3~17岁儿童临床应用中的一致性比较研究
特发性腹痛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