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析

2018-08-17付广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断端优良率出血量

付广宇 张 帆 应 凯

(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11)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日益增多,交通事故、高空作业不当以及机械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带来较大不良影响[1]。现如今,对创伤骨科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然而在手术期间的有创操作会对患者机体带来较大创伤,因此,一定要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创伤骨科的患者一共有84例,其中交通事故一共有52例,机械性骨折一共有20例,高处坠落伤一共有1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一组各42例。当中,研究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在22~60岁,平均(41.2±5.8)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在23~61岁,平均为(42.4±6.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相关资料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实施硬膜外阻滞麻醉,切开复位以后,采取金属钉以及钢板对患者的断骨给予直接连接与固定,根据病情具体情况,严重的时候可以给予闭合复位,根据影像学资料给予模拟固定,即在X线透视之下对骨折断端给予撬拔复位以后,在患者骨骼损伤部位内部插入钢针,进而对断骨给予有效固定[2]。

1.2.2 研究组方法:研究组对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患者给予常规检查以及X线辅助检查以后,给予病情严重程度给予鉴定以及评估,对患者实施局麻,采取仰卧体位,将外固定支架垂直安装在患者骨折断端两侧,采取金属螺钉给予纵向固定,同时采取加压杆将螺丝拧紧;手术完毕以后,对支架、螺丝以及加压杆给予有效处理,并且对创口进行彻底清理,以及对创口给予逐层缝合[3]。

1.3 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变化情况。

1.4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优:断端部位骨头全部恢复正常,没有畸形,活动功能没有障碍;良:断端部位的骨头大致恢复正常,活动功能大致没有障碍和畸形;可:在骨折断端部位的骨头恢复明显延迟,活动功能伴有不同程度的障碍,没有畸形;差:断端部位骨头恢复延迟明显,活动功能伴有严重障碍和畸形,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影响[4]。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相关计量资料均应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研究组一共有42例,优一共有14例,良一共有18例,可一共有8例,差一共有2例,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19%,对照组一共有42例,优一共有8例,良一共有14例,可一共有16例,差一共有4例,临床治疗优良率为52.38%,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7.28±10.42)min,出血量为(226.24±18.27)mL,住院时间为(46.61±5.87)d,骨折愈合时间为(19.41±4.36)周,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8.52±16.88)min,出血量为(283.15±38.16)mL,住院时间为(84.15±7.01)d,骨折愈合时间为(27.53±5.67)周,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 论

创伤骨科一般指的是因为部分重大事故所致,伴有生理功能紊乱以及机体代谢功能失调,致残、致死率相对比较高,即“致死三联症”,其指的是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以及凝血功能障碍,这三种症状相互影响,恶性循环,所以,患者无法承受长时间以及复杂的手术[5]。另外,创伤骨科患者自身的修复能力也受到严重损伤,一般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根据相关研究表明[6],在临床当中良好的固定方式,应该对被固定肢体相邻的软组织无损伤,可以使受损部位正常的血液运行得到保障,对创伤愈合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可以使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外力得以消除,进而使创伤部位保持一个相对应的稳定,对切口愈合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肢体运动不会造成任何障碍,对初期的肢体康复训练和残留移位可以起到良好的矫正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7],固定定采取金属螺钉以及骨板等相关物品直接在断骨当中断骨给予有效固定,然而金属物质对人体而言仍然属于一种异物,一旦没有给予妥善处理,则极易导致感染。除此之外,内固定在手术过程当中必须要置入内固定,一定要将软组织给予剥离,不但对患者带来再一次损伤,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血液运行带来较大影响,对患者的骨骼愈合造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内固定能够很好的保证骨骼复位,在预防骨骼移位以及旋转等相关方面更加有效,并且对初期的康复训练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8],牵引固定能够有效克服肌肉紧张,矫正畸形以及脱位,然而牵引固定需要采取钢针通过皮肤进入到骨质,一旦没有给予妥善处理则也许会引发感染,一旦部位不准确,则也许会造成神经血管损伤。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外固定架固定指的是采取骨圆针或螺纹针穿入骨干,在创伤外部采取外用固定器给予有效固定。外固定固定可以起到良好的矫正能力,客服形成移位。外固定能够及时、有效的给予止血,进而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对稳定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得到有效固定的作用,进而有效避免患者再一次创伤。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一共有42例,优一共有14例,良一共有18例,可一共有8例,差一共有2例,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6.19%,对照组一共有42例,优一共有8例,良一共有14例,可一共有16例,差一共有4例,临床治疗优良率为52.38%,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28±10.42)min,出血量为(226.24±18.27)mL,住院时间为(46.61±5.87)d,骨折愈合时间为(19.41±4.36)周,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98.52±16.88)min,出血量为(283.15±38.16)mL,住院时间为(84.15±7.01)d,骨折愈合时间为(27.53±5.67)周,与上述相关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创伤骨科患者采取外固定架治疗的效果可靠,使出血量明显减少,使手术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在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断端优良率出血量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