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探析

2018-08-16熊伟娥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方法创新积极心理学

熊伟娥

摘 要: 借鉴积极心理学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主要可以运用积极情感体验方法,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运用积极心理辅导方法,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运用积极组织系统方法,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20世纪末期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致力于使个体和社会走向繁荣的科学研究[1]。积极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积极情感体验方法、积极心理辅导方法、积极组织系统方法,不仅在心理学领域对于心理问题治疗有着较好的作用,从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研究看,其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能发挥良好效果。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方法,创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职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一、运用积极情感体验方法,增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心理学认为由于人的需要复杂多变,人的体验不同,使得人的情感具有积极和消极两面性。所谓消极情感是指人在行动中,由于内外因的影响所产生的不利于人继续行动、思考的情感;所谓积极情感是指能够激发人积极、稳定的行动、思考的心理情感。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在行动、思考过程中产生的情感。积极情感体验方法是指人在主动积极经历某种事件中,以其自身对事物的深刻理解与真实感受,产生的感官愉悦等情感,并对事物意义的积极认识。与一般情感体验方法不同,积极情感体验方法需要合理设置教育目标,引發积极体验的动机;有效创设体验情境,挖掘积极体验的资源;强调情感体验反思,增强积极体验的效果。围绕积极情感体验方法的三个不同特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教育有效性中,应该发挥以下作用:

首先,合理设定积极体验的目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在体验教学中,合理设定积极体验的目标,既要考虑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要求,又要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还要结合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及教育对象的特点设定积极体验的目标。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强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更多地将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与职业相结合,从而确定更有效的教育目标。比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个人层面的教育中,关于“诚信”的教育,就可以从职业诚信的角度切入设定积极体验的目标。所谓的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强调在设定积极体验目标中,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理论水平不高、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多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其次,精心创设积极体验的情境。体验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当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式”教育模式,没有创设有效的情境,也难以达到体验的目标效果。受教育条件的影响,一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认为创设积极体验的情境较为困难,而实际上,在有些体验活动中,对体验情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比如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采用具有思政教育价值的案例,采用“模拟情境”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情境中的作用,达到积极体验的效果。

最后,认真组织积极体验的反思。在积极情感体验方法的运用中,反思是整个方法运用各种最关键的环节之一。但是一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体验教育的开展中,重视体验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忽略反思的运用,最终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反思的运用,一方面要求参与体验或者观看体验的高职学生,在体验结束之后,表达对于体验所产生的效果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是较为重要的方面是教育者作为体验活动的主导者,要及时、恰当、有效地对学生体验的认识进行点评,从而辅助学生矫正错误认知,提高认知的正确性。

二、运用积极心理辅导方法,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大范畴之内的重要内容,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高校学生中,不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出现与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的关联。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将“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工程的十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一直以来以学生心理问题为导向,侧重于心理问题的发现、防控与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强化了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但是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治,并不等于能够促使高职学生形成积极、阳光、向上的心理品质。因此,只有运用积极心理辅导方法,才能够在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进一步促进高职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首先,运用积极心理学测量技术,发掘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当前高职院校基于防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发点,在学生心理测量中,所采用的心理测量量表,多数属于测量负面病态心理情绪的量表,并不能科学有效地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积极心理学测量技术中以主观幸福指标为主的测量量表,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示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比如《主观幸福量表》、《牛津幸福量表》等测量技术,能够有效衡量和发现高职学生积极正面的心理健康品质。另外,辅助以《人格力量与美德:手册与分类》等量表,则能够较为完整地显示高职学生积极心理状况,进而为引导和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其次,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注重对人的乐观、勇气、坚韧等积极品质的培育,并为此形成相关的教育内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引入积极心理学教育内容,引发学生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掌握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方法,另一方面,以积极心理品质为主体,设计教学讲座、文化活动等其他隐性教育活动,无形之中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在这些教育内容的传授中,要注意侧重于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的指导评价为辅,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最后,运用积极心理学干预策略,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一般采用五阶段干预法和叙事干预法,辅助人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这两种方法同样适应。所谓五阶段干预法,是指通过观察、调查、鼓励、表达、扩大五个阶段,围绕人所面对的冲突与困境,实施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干预方法。采用五阶段干预法,其核心在于辅助高职学生认识到冲突中自身美德等积极心理品质,在解决问题、摆脱困境中的重要意义,并引导学生实现在解决问题中形成积极心理品质。所谓叙事干预法,是以高职学生叙述生活、学习经历中的事情为主,教师在学生叙述中发现学生心理积极品质,通过营造自由、轻松的叙述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到以积极心理品质解决事情的重要性。

三、运用积极组织系统方法,完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

积极心理学较为重视组织系统中人的成长,认为成长中组织系统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并由此提出应该从培养和发展人的积极品质出发,重视组织系统的构建与作用的发挥。按照积极心理学有关积极组织系统方法的研究,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单单是由高职院校一个要素构成,还应该涵盖家庭和社会等其他要素,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社会主要是指参与高职教育的企业。因此,借鉴积极心理学积极组织系统方法研究成果,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性,有必要构建家校企三位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通过家校企相互协同,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首先,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形成,在于围绕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者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要将这种联系建构成为一个体系,就需要某一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主动担负起体系建构的责任。从现实情况看,高职院校适合主动承担起建构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责任。

其次,以网络为平台加强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内要素联系。信息时代,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立与维持,有着更良好的便利条件。采用网络平台,基于微信等即时通讯群,可以有效满足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各要素之间信息发布与接受的需要。但需要注意的是,以网络微平台加强体系内要素信息的互通共享,还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处理机制,从信息的发布到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分工与跟进,并能够与线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才能够确保这一联系发挥教育作用。

最后,以教育为目标发挥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作用。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构,虽然是基于积极心理学中有关积极组织系统的研究,但是其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应该是围绕教育,尤其是围绕实现高职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因此,家校企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构建中所涉及的问题处理,都应该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所产生的家校企联系,应该是在某一要素难以单独解决的情形下,需要其他要素加以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的情况下产生,提高这一体现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湖南省社科基金年度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为16YBA295)和2017年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编号为17MS26)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方法创新积极心理学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初探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精细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