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孝内涵考释

2018-08-16张无尽

文教资料 2018年9期
关键词:考释论语内涵

张无尽

摘 要: 孔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儒家以注重伦理道德而著称于世,“孝”又是儒家伦理道德之首。孔子在《论语》中对孝含义的阐释,构建了儒家以“亲亲”为基础、“尊尊”为表现的伦理体系。《论语》中孝的含义除孝养父母、孝顺父母、孝敬父母等基础含义外,还包含孔子对子女面对父母的过失、过错及丧礼等特殊方面的孝道阐释。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发自人本性血缘之亲的孝培养,才能爱人,培养出仁爱之心。

关键词: 《论语》 孝 内涵 考释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以及中国人文化性格的塑造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家国同构的儒家体系中,孝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起点。儒家思想将个体修养作为立论的基点,孝则是个体品德最基本的体现,这就是《孝经》中所说的:“夫孝,德之本也。”正是在这一思路中,个体的意义逐渐社会化,由此纳入了“家—国—天下”的阶梯,将个体生命逐步放大。正因如此,历代以来,无论国家层面还是学术层面都注重孝文化的践行和探讨,尤其受明清理学的影响,对孝的内涵的阐释显然有矫枉过正之嫌。近年来,重树传统文化的旗帜,对《论语》中孔子孝内涵考释显然是有意义的。

一、《论语》中孝的基础含义

孝本意为子能承其亲、顺其意。据《说文》:“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能养父母、顺其意显然是孝最基本的含义。从《论语》中孔子对孝的阐释来看,他把“善事父母”具体解释为孝养父母、孝敬父母、孝顺父母等基础含义。

从《论语》中可知,孔子对孝含义解释的起点是对父母的担忧开始,实质将父母放于心上。《里仁》篇中孔子指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一则以喜一则以惧。”[1]33意思是说父母的年龄不能不记在心上,一方面由于他们健康长寿而高兴,另一方面为他们的日益衰老而忧虑。不仅如此,在孔子及其弟子看来,孝更是要孝养父母、侍奉父母。《论语·学而》中子夏曰:“事父母,能竭其力。”[1]4即侍奉父母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为政》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10-11孔子的意思是说,子女侍奉父母,遇到事情,子女去操劳。有好吃好喝,让父母去享受,而且子女还要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从中不难看出,孔子认为,孝的最低层次就是做到物质方面的赡养,但仅仅做到物质方面的供养还远远不够。所以,孔子另一方面又强调孝就是要孝敬。他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10这说明他更注重在精神方面表现出来的孝。

《论语》中孔子对孝含义的阐释还强调孝顺。《论语·为政》中,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当樊迟问无违的含义时,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1]9也就是说,无违之孝,首先就是不违背“礼”,要求子女对父母从生至死都要严格按礼来孝敬。今天我们也提倡孝敬父母,但提倡的是实实在在的行为,而非徒有的形式。现代很多学者认为“无违”更多的指不改变父亲的心志心愿及所作所为,子承父业[2]5-8。在《學而》中孔子又指出“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5,孔子认为当一个人的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就是尽孝。事实上这种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3]12。可见,在孔子看来,无违是指不违父志,明清以来这种理解更是走向极端,完全否定了子女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行为。鲁迅先生曾提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假使古代的单细胞动物,也遵着这教训,即永远不敢分裂繁复,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类了。”[2]

二、《论语》中孝特殊含义

《论语》中,孔子所谈的孝除了孝心、孝行等普遍意义外,更重要的是给出孝的标准,同时,还对现实生活中孝实践存在的具体问题做出了解答。

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知道,孔子诸多弟子当中以孝出名的当为闵子。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闵子骞为春秋时期鲁国人,勤奋好学,尊师重道,善于修身,其言“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广泛流传后世,与颜渊并列“德行科”,以德行著称,其人孝的思想和行为家喻户晓。唐开元年间,闵子骞被诏定为“十哲”之一,以祀于孔子庙,追封为“费侯”,宋朝时封为“琅玡公”,清乾隆诏定为“十二哲”之一。关于闵子骞的“孝”,孔子在《先进》中这样评价:“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94《四书章句集注》解释为:“父母兄弟称其孝友,人皆信之无异辞者,盖其孝友之实,有以积于中而着于外,故夫子叹而美之。”[3]124闵子骞的父母兄弟都夸赞他孝敬,更重要的是,这种夸赞的话别人听了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言外之意即闵子骞的孝已无可挑剔。

闵子骞的孝在先秦典籍中多有记载,通过孔子的评论,使之成为孝行的标准。同时,孔子还对子女面对父母的过失、过错及丧礼,从孝道方面进行了阐释,使得孝在现实生活中更多了操作性。

面对父母的过失、过错,孝子技巧性的处理体现了孝心。《里仁》中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1]32在这里,孔子认为,侍奉父母,如果发现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就应该婉转地规劝,如果父母没有听从的意思,那么子女依然应当恭敬侍奉,不要冒犯他们。尽管内心担忧,对父母并不怨恨。孔子不仅强调孝子要委婉讽谏父母,还强调“子为父隐”之孝。《论语·子路》篇,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1]119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1]119父亲偷羊,儿子替父隐瞒在孔子看来是孝亲的表现。

儒家认为父母之丧,是人生大事。“久服丧”之孝是儒家重要的话题。《阳货》篇中,宰我问孔子关于守丧的事,孔子认为宰我实在是不仁之人。因为宰我说“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期父母乎!”[1]159孔子说得很明确,小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三年的守丧是天下通行的丧期,但宰我以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1]158也是有道理的,但孔子强调的“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也为人情必然。对于丧期问题,无论是情理还是理论,儒家自有其道理,但无论如何,强烈的仪式感是孝亲最有力的表现。

三、《论语》中孝含义的扩展与转移

儒家学术体系是建立在“亲亲”基础上的文化建构。个体通过血缘之亲培养个体品质,将有限的个体融入无限的天下之中。《论语·学而》篇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显然,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发自人本性血缘之亲的孝培养,才能爱人,培养出仁爱之心。

不仅如此,孔子及其弟子还将个体的孝心从家庭伦理发展为社会伦理。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5子夏和孔子一样,认为一个能孝敬父母的人就具备了基本伦理,在国家必能尽其所能侍奉君主,对朋友才能言而有信。他人本性血缘之亲扩大为社会伦理理论源头,并移孝于忠,发展为一种政治伦理。当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如何使百姓恭敬、尽忠和互相劝勉行善时,孔子对他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1]14-15在此暂不讨论“则敬、则劝”,只说“则忠”。孔子认为“孝慈,则忠”,就是说一个人孝敬父母、慈爱百姓,百姓就会忠心。

《论语》对孔子孝道思想总结得较为明确清晰的是有子。在《学而》中,孔子的弟子有子指出:“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1-2这里有子更全面地对孔子孝道思想进行了概括,明确指出孝悌是人性之本、是仁愛之本。《论语》中许多问题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展开的,《论语·子路》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罕》篇孔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子张》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这些言论都突出了孝在儒家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强调一个人如果在家孝敬父母,推而广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会具有仁爱之心,若为政者在为政过程中能做到心中时时有父母,推而广之自然会对百姓时时有爱。

四、结语

儒家文化中国人性格的形成和塑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家国同构的儒家体系中,孝文化是儒家个体修养的起点。《论语》中孝的含义除孝养父母、孝顺父母、孝敬父母等基础含义外,还包含着孔子对子女面对父母的过失、过错,以及丧礼等特殊方面的孝道阐释。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有通过发自人本性血缘之亲的孝培养,才能爱人,培养出仁爱之心。正是在此逻辑上,孔子及其弟子将个体的孝心从家庭伦理发展为社会伦理。孔子在《论语》中对孝含义阐释,构建了儒家以“亲亲”为基础、“尊尊”为表现的伦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

[2]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猜你喜欢

考释论语内涵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孔雀东南飞》开篇二句考释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