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场扩大开放的“奥运会”
2018-08-16
10年前的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回忆起北京奥运会,耳边就会响起那首《北京欢迎你》: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2008年北京奥运会可以说也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重要节点。它绝不仅仅是一次国家实力的展示,更是中国通过体育和世界、和不同文明的一次拥抱。
何振梁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坚持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潮流并用国际标准衡量一切工作,精益求精,是我们申奥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不是要丢掉自己的文化多样性,恰恰相反,只有在我们办事情的观念和规则等跟“潮流”深度碰撞和融会贯通之后,独特的文化才真正能够在世界舞台上焕发出魅力。
10年过去了,如今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事业再次出发。面对国际和国内经济社会形势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中国的领导人一再重申,封闭没有出路,我们不会关起门来搞建设,中国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2018年7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了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他在演讲中说,40年来,“中国人民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从悠久的中华文明中汲取智慧,又博采东西方各国之长,不断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為了继续扩大开放,“我们将继续创造更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同国际规则对接,增加透明度,坚持依法办事,鼓励竞争,反对垄断。我们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鼓励企业间正常技术交流合作,保护所有企业合法知识产权。我们将主动扩大进口,促进经常项目收支平衡。”
如果要提炼一下这些扩大开放新举措的内容,我想可以用四个字:公平竞争。就像要让那么多来自不同文明的人们在同一个舞台上竞技,不能不建立一套通行的比赛规则一样,要让那么多国内的和国外的市场主体各展其能,让发展的活力充分迸发,也不能不遵循保障公平竞争的监管理念和规则。
公平竞争是一种充分竞争。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越是市场竞争充分的领域,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就越好,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而越是保护性、垄断性领域,产品和服务质量就越差,越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的时候,经济发展的支撑主要是相对粗放的大量要素投入、优惠政策等,政府进行市场选择和培育,而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就必须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
正如我们常说的,这些扩大开放的新举措,既是来自国外的市场主体之所需,更是来自国内的市场主体之追求。跨国公司过去更看重基础设施硬环境,看重超国民待遇,现在更重视市场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贸易措施等公平竞争软环境。而国内企业期望也在发生趋势性变化,即从对政府优惠政策的期望转变为对公平竞争的要求。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义,这不用多说,但要实现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可能还是一个相当痛苦的磨合过程。实事求是地说,无论是反垄断还是保护知识产权等,我们都还处在一个比较初级和浅层次的阶段,离公平竞争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更不用说要改变政府习惯于进行市场选择和培育的冲动亦非一时之功。
同时,即使是已经成型的规则,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也提出了相应的变革要求。可以说,我们不仅面临和国际规则对接的问题,而且还叠加了规则本身所面临的巨变。这在关于如何在互联网经济领域里反垄断,以及如何平衡专利保护和社会利益等的讨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公平竞争,固然需要打破利益格局,同样重要的是观念的突破。回顾改革开放40年,几乎每一个重大的发展节点,往往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的。进一步解放思想说白了就是在观念上实现突破。正如经济学家钱颖一提出的一个观点:就像技术创新可以放宽资源约束一样,思想观念的创新可以放宽政策选择面临的政治约束。
在执政党的十八大后,本来逐渐固化的利益格局已经被打破,思想观念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是对于扩大开放而言,面向的是全世界,这其实也是一场“奥运会”,当然其影响也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