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及经济效益分析
2018-08-16吴家星
吴家星
(建宁县林业局,福建 建宁 354500)
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乔木或灌木,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高级油料,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1]。我国现有油茶林300多万hm2,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湖南、江西和广西等省区分布最为广泛,约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68%。油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同时,油茶对于确保我国粮油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油茶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尚未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而且在油茶栽培过程中因缺乏科学管理,导致出现了大量的低产林。因此,扩大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推广低产林改造相关技术和成果,是加快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 油茶的功能价值
油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而且茶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具有优良的抗氧化功能,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并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2]。另外,茶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蓄水能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皮是提制栲胶的原料。总之,油茶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经过加工,在医疗、化工和化妆品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我国油茶低产林现状
目前,我国油茶低产林面积占70%以上,大多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茶油产量低于75 kg/hm2,油茶产值不超过3 000元/hm2。导致茶油产量低的原因有很多,如油茶品种差、油茶树老化、失管等[3],其中多数油茶林基本上处于半野生状态。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用地进一步紧张,从而造成油茶面积大大下滑。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油茶的发展,各地也在积极推广优良油茶种苗造林,但油茶生长相对缓慢,所以低产林改造是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高产油茶的产油量约为1 050 kg/hm2,远远高于低产林的产量。油茶低产林的增产潜力巨大。因此,促进油茶低产林改造对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我国油茶品质和经济效益的最有效途径。目前,油茶低产林改造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实施面积较小,远远不能满足油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4]。应大力促进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的推广应用,科学管理油茶林,提高油茶品质和经济效益,提高林农经营油茶林的积极性。
3 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3.1 土壤管理
清理藤本灌木、杂草、寄生植被等植被,清理老、残、病等油茶树。垦复在早春和冬季进行,根据林地状况进行全面、带状或穴状垦复。
3.2 水肥管理
3.2.1 施用有机肥料。每2年1次,11月至翌年1月沿树冠顶部外缘挖开半圆环槽或带槽,以农家土杂肥为主,每株15~20 kg,施肥深度以0.2~0.3 m为宜,结合冬垦时进行。
3.2.2 配方施肥。每年1次,有机复合肥或氮磷钾高效复合肥施用量占肥料总量的15%以上,磷肥用量为600~900 kg/hm2,钾肥用量为 150~300 kg/hm2,氮肥用量为450~600 kg/hm2。
3.2.3 叶面施肥。每年1—5月,喷施浓度为0.2%~0.3%的“磷酸二氢钾”复合液体肥料,喷洒10~15次,每天喷洒一次,均匀喷洒所有叶片。在晴天早晨或傍晚喷洒,确保喷洒后6 h内不降雨。
3.3 林内结构调整
3.3.1 修剪和整形。收获前,春季发芽前(12月至次年2月)。首先切下油茶树下部分支,然后切割中部分支;切断枯枝、衰老枝、病虫害遮阴枝、寄生枝、重叠枝和细弱枝等,培育出良好的树形结构。合理修剪树枝,改善林内通风和光照条件。修剪后,要加强树木管理,及时清除坏芽等。
3.3.2 密度控制。减少病害、老、劣等油茶树,使林内油茶分布相对均匀。根据不同的现场条件和品种,保持油茶林地密度为1 110~2 220株/hm2。
3.3.3 疏林补植。超过3 m×3 m的空地应重新补植油茶树。选择补植二年生或以上的优良种苗,苗高要超过40 cm。挖穴规格(60 cm×60 cm×50 cm),在每个穴中施用0.5 kg复合肥和5.0 kg有机肥料作为基肥。
3.4 嫁接改造
3.4.1 留优去劣。对于没有结果的或者结果不多的油茶树,经过2 a的观察,每年平均果质量小于1 kg的幼树通过嫁接以改善油茶品种结构,提高油茶产量。
3.4.2 授粉树配置。在大树嫁接换冠过程中,有必要采用3~5个幼树进行混合嫁接,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基本相同,以提高授粉率,增加收益。
3.4.3 嫁接换冠。从2月下旬至3月中旬,应对油茶进行嫁接和冠部更换。同样的林地必须在一两年内完成。一般有2种方法,即植皮和嵌合移植。
3.5 油茶病害虫防治
油茶树的病虫害主要有油茶炭疽病、软腐病、根腐病、油茶毒蛾和油茶尺蠖等。预防和控制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结合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和药物防治措施。
4 经济效益分析
4.1 油茶低产林改造成本
油茶低产林平均投入成本见表1。
表1 单位面积油茶低产林改造投资概算
4.2 改造前后产出的比较分析
将5块油茶低产林作为技改试验用地,每块面积为3.33 hm2,在3 a内,收集相关数据,比较年产量和增长趋势,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改造后油茶低产林产量有所提高,但效果不明显,2 a后产量开始迅速增加。在上述5块地中,1号地平均增效最好,3号地平均增效最差。通过比较分析5个地块的地理位置和平均增效的情况得出,油茶改造后的效果与原始条件有关。
表2 油茶低产林改造前后鲜果产量比较
4.3 油茶低产林改造的经济效益分析
随着油茶产量的增加,5个地块的经济收入也有大幅增加,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油茶低产林投入产出情况
从表3可以发现,每个试验地3 a的投入相同,油茶改造后产量不同。在同样的销售价格和种植面积下,3号地总收入最高,达到13.2万元。在进行投资成本测算后,每个测试地块的净利润分别为1.00万~8.23万元。由表2可知,油茶改造效果逐年增加,改造时间短,生产潜力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经济效益未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茶低产林改造的效果将逐步向高产林转化,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5 结语
长期以来,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由于成本较高,部分油茶改造措施得不到普及应用。要想实现油茶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增加产量、降低成本,提高油茶生产效率和提高林农种植经营油茶的积极性。解决油茶低产林改造的关键技术瓶颈,是在短时间内实现油茶产业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