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驱动下住院病房基数药品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8-16王艳梅袁隽明

中国药业 2018年16期
关键词:基数病区备案

王艳梅 ,韩 超 ,袁隽明 ,刘 伊 △

(1.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2.中国国际医药卫生公司,北京 100029)

为了保证药物治疗的及时性,医院病房会储备部分药品以满足临床急救需求,其中包括抢救车药品、输液基数、高危药品等,此类药品被称为病区基数药品(以下简称“基数药品”)[1]。怀柔医院基数药品的品种及数量由医务科及各临床科室根据临床需求共同确定后,报至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备案。根据《基数药品备案目录》(以下简称“备案目录”),各病区严格根据备案目录种类到药房领药备存,保证药品数量及种类与备案目录一致。基数药品的管理是保障临床用药安全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我国医院药房存在基数药品数量多,药品种类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药品有效期不详,特殊药品管理不规范,管理设备配套不完善,护士负责药品管理缺乏医疗质量控制和药物部门监督等诸多问题[2-5]。

为了科学监控病区药品流向,提高病房基数药品管理效率,有效降低病区药品管理的人力及时间成本等,医院多采取医务处与药剂科等组成团队共同负责病房基数药品管理,落实督查和质量持续改进工作等方式[6]。这些改善方法虽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病区基数药品的使用,但增加了医院管理成本,也很难监管医院药品流向。本研究中拟通过研究数据找出目前病区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得出药品配送、医嘱管理及资源配置的优化方案,为提高病区基数药品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图1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药品使用流程

图2 各药品使用环节随时间变化的日均频次分布图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法收集2017年3月1日至4月30日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内一科出院患者住院期间的临时医嘱及长期医嘱等资料。总数据库由住院药房的发药数据、护士站药品处理数据及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医嘱数据3个数据库匹配整合构成,最终选出403例患者的42 765条医嘱信息,数据条目包括药品名称、药品剂型、规格、医生编号、医嘱开始时间、护士站请领时间、住院药房处理时间、住院药房发药时间、护士执行发药时间,患者出院时间等。

采用描述统计及回顾分析的方法,分析出院患者住院期间的临时医嘱及长期医嘱数据,统计该科室医嘱药品种类、科室备存药品数量、基数药品补用的时间成本,分析目前院内基数药品管理存在问题,得出病区基数药品管理的优化方法。

2 结果

2.1 药品使用流程

药品使用流程见图1。可见,该三甲医院取药流程中的时间节点可分别反映病区医生、药师、护士等的工作环节,并可计算各环节间的时间跨度。

对2017年3月至4月出院患者住院期间医嘱中药品流向环节的日均频次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2。从整体上看,各药品流动环节每日8:00~11:00和15:00~16:00相对集中,尤以 8:00~11:00最集中。

2.2 医嘱用药

该三甲医院2017年3月1日至4月30日神经内一科出院患者医嘱排名前20位的医嘱用药规格及药品用量见表1。神经内一科用药最多的为0.9%氯化钠注射液,且排前20名的医嘱用药多数为注射液,其中仅丁苯酞软胶囊、阿托伐他汀钙片及甲钴胺片3类口服制剂。可见,神经内一科的住院医嘱常用药以注射剂为主。

2.3 病区基数药品种类

该三甲医院神经内一科的20种备案基数药品清单见表2。同时根据医院药品使用流程,“用药执行时间”在“住院药房发药时间”之前的医嘱药品应为病房基数药品,对短期医嘱和长期医嘱中存在的执行时间早于发药时间的前5位药品规格及使用数量进行统计,结果见表3。除10%氯化钾注射液和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外,实际使用的病房基数药品均不在备案药品清单中。同时,备案名单中仅有注射剂,而实际使用的药品中既有注射剂也有口服药品,且存量较大。此外,0.9%氯化钠注射液并不是神经内一科的备案药品,但实际在病房基数药品中存量较多,尤其是在长期医嘱中存药量排名第一。10%氯化钾注射液在备案药品清单中的存量为10支,但根据临时医嘱统计结果,3月至4月药品异常数量也远远高于备案药品数量。

表1 该科室2017年3月至4月出院患者排名前20位医嘱用药分析

表2 神经内一科病房基数药品备案清单

2.4 病房基数药品补药时间

结果见表4。补药时长在0~1 h内的医嘱数量最多,占医嘱总量的58.61%,而补药时长在12 h以上的医嘱数量较少,仅占医嘱总量的2.05%。

3 讨论

3.1 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以药品闭环分析了病房基数药品的管理情况,由表2和表3可知,病区存在大量不符合备案目录的基数药品,对比可知,不同类型药品的存用时间达1 h以上的占医嘱总量的41.4%,这会耗费医院大量管理成本。由图2可知,药房药品配送频次过于集中,且高峰时间延后于执行用药时间,是导致病区存药不规范的重要原因。基数药品本质上是由于医院药品管理效率较低,各病区药品配送不及时,患者入院时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催生的。

3.2 改进对策

增加住院药房及静脉用药配置中心的配送次数:病区基数药品存在的意义在于,药品配送及时程度不足以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因此,增加药品配送次数及配送人员是改善病区基数药品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的重要环节。在后续研究中,应从实证角度分析如何调整药房的药品配送次数与配送人员,以达到尽量消除病区基数药品的目的。

表3 2017年3月至4月出院患者排名前5位临时医嘱、长期医嘱病房基数药品分析

表4 临时医嘱和长期医嘱中的补药用时分析

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针对目前病区基数药品管理仍较混乱的情况,为保证现行基数药品的管理质量,应组织护士、药学人员及医务人员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医院等级评审关于药品管理的相关规定,对各类药品管理制度的规定及各类药品保管的相关知识,针对各个科室的常用药品及特殊高危药品的说明书储存要求、有效期管理、口服药品管理等知识对各病区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定期考核,以保证药品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同时激励各病区医务人员及护理人员对于病区内风险管控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地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风险管控水平。

增设数据化监控与管理手段:根据国际药品管理先进经验,医院拟引入药品物流智能配送系统(supply processing and distribution,SPD)和自动化药柜(automated dispensing cabinet,ADC),以解决上述问题。SPD 和 ADC以方便医药电子商务实时监测为基础,将药品集采、配送、使用管理融为一体,可使药品配送企业对于住院、门急诊用药及临床各科室的基数药品做到实时监测和及时补充[7]。此外,ADC药品管理模式在美国有近乎100.00% 的 配 备 率[8],美 国 卫 生 系 统 药 师 协 会(American Society of Health - System Pharmacists,ASHP)从护理、药学等多学科角度颁布了ADC的安全使用指南[9],可减轻药师的药品调剂压力,提高各病区护士的配药质量和效率,减少病区基数药品数量及品种,保障患者用药的及时性和安全性[10]。同时配合SPD系统,ADC及HIS的集成平台,可全面实现整个医院的药品数字化管理。根据集成系统的数据分析,可从通过实证角度对医院药品各个环节进行资源调配和合理优化,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

猜你喜欢

基数病区备案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工资基数应如何计算?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关于备案建材事中事后监管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千万不要乱翻番
我省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本科专业名单
巧妙推算星期几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基数』和『序数』
解读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