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视角下的《梅雨之夕》

2018-08-15马姝怡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

马姝怡

[摘 要]《梅雨之夕》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描写了一个男青年在梅雨的黄昏邂逅妙龄少女的故事。作品通过男主人公的意识流的叙述来推进小说的发展,塑造了一个被本能和道德不断拉扯同时受到现代都市压迫的主人公形象,成为了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之作。

[关键词]弗洛伊德;本我;超我

一、本我、自我和超我在《梅雨之夕》中的具体解构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本我、自我、超我贯穿《梅雨之夕》全文,这也是《梅雨之夕》作为心理分析小说最重要的展现。然而作者并没有将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开叙述,而是将三者融入了主人公所遇所想的过程,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三者间的复杂关系。

(一)采用象征手法使本我、自我和超我与人物紧密结合

《梅雨之夕》中有三个女性形象,分别为少女、初恋和妻子。“我”的意识流始终围绕这三个女性。这三个女性也被作者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初恋是本我追求的审美对象,象征着本能欲望。“我”在本我驱使去关注少女的时候,初恋的形象便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了。“我”与初恋离别了七年,但少女姣好侧脸唤出了“我”对初恋的怀念。七年里,“我”不时在梦里、睡梦或白日梦中构思出一个二十岁女子的模样。可以说“我”对少女绝大多数的想象来自已经与分别良久的初恋。

全文着墨不多的妻子是超我的象征。她是时时监控“我”的警钟,是道德界线。在和少女一同步行的途中,“我”偶然向道旁一望,看到一女子倚在一家店的柜上,“我”觉得那就是妻子,她发现了“我”的精神出轨。之后,“我”警觉地观察走到的地方,以免被妻子发现“我”的奇遇,同时也逃避道德的谴责。

少女是贯穿全文的女性形象,代表“我”的理想伴侣,是现实与理想交织的产物。少女与“我”相遇在梅雨之中,她与昔日初恋如此相像,但“我”已有了妻子。少女的美吸引着“我”,牵引出“我”对美的本能追求,“我”又因为道德的约束恪守礼节,在少女面前保持绅士形象。少女离开后,“我”仍牵挂她,以至于回到家后,竟将妻子的回应声听成是少女的嘤咛。

(二)采用意识流化的语言深入揭示的主人公的情感世界

作者以主人公的意识流行文,使得本我、自我和超我通过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的方式自然流畅地呈现。

在本我和超我的对立中,在对初恋的眷念和对妻子的敬畏中,“我”的心理活动总是呈现矛盾和纠结的特点。对初恋的美好回忆促使“我”与少女靠得更近,而妻子的威严总使“我”与少女保持一定的距离。

全文由主人公过去的意识和现在的意识交织而成。过去的意识有和初恋共同度过的美妙时光,还有成年后与妻子柴米油盐的生活,这种生活磨平了“我”对妻子的新鲜感,妻子变成一种必须从之的道德观念,归入到超我层面。这时的本我与超我有先有后,并且在不同的意识层面,没有激烈的矛盾产生。

将时间推演至少女出现,本我和超我的平衡被打乱了。“我”将自然欲望投射到少女身上,伦理规范则在另一端拉扯着“我”,这混乱体现在主人公的意识流活动中。于是“我”种种奇怪的表现都有了答案,那就是本我和超我斗争下自我意识流外化后的结果。

二、本我、自我和超我矛盾背后的社会根源

初恋、少女和妻子所对应的主人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象征意义不是平白而来的,这与社会根源有着深刻的联系。

(一)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

在三者的矛盾拉扯中,超我一直规范着主人公的行为。超我是传统道德规范,外化为妻子的形象。它属于外界的影响,但早已融入超我意识中。“我”将道旁的女子错认为“我”的妻,“我”对妻子说谎来掩盖事实。在传统道德观念重压下,“我”没有冲破一切阻力去追求初恋,即使她住在离“我”不远的苏州。隔断两人恋情的不是距离,而是“我”对道德压力的恐惧与逃避。

归根到底,传统道德在“我”心中的力量大于本我欲望的挣脱力。每当主人公的性本能蠢蠢欲动时,超我就会盖过本能欲望。“我”在少女身上闻到了妻子的气息,随即否定了少女是初恋的想法。用以形容梅雨时节奇遇的“担簦亲送绮罗人”,在原典中也是以分别收场。“我”坐上人力车回家,就是对道德谴责的逃避。

(二)现代都市对本能的压抑

在全文开头,“我”就表现出了与同事们不同的价值观念与选择。同事们愿意在下雨天坐车,而“我”却喜欢在雨中漫步。别人认为“我”的坚持太苦了,“我”却认为这里可以找出极大的乐趣来,并将此看成是一种生活上的希望。“我”与其他人的不同价值观念是现代都市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隔阂。“我”孤独得像是被社会抛下的人,连妻子也没有带来一丝宽慰。这时候,一个极像初恋的少女出现在“我”的面前,“我”以为找到了与自己想法共通的知己。但少女与车上裹着雨衣的夫人、小姐们没有区别,她也是要在雨中等人力车的。

“我”从她的凝视中读出了端庄,少女等着“我”离开的回答。那一刻仿佛是“雨中的风吹上我底肩膀”,“我”觉得凛然。最终“我”坐上了人力车,没有逃过现代都市的熏染,自我受到外界价值观的集体排斥而终于屈服。

本论文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构了“我”在梅雨之夕心理活动的全过程。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矛盾斗争中,一个被传统道德束缚、被现代都市压抑的有着病态心理的“我”形象清晰可见。作者用他独特的心理分析和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使读者产生了陌生化的情感体验,这正是它成为心理分析小说经典之作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邓虹. 《梅雨之夕》的精神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6) :115-117.

[2]王敏琦. 现代化都市下心灵自由的探索——析施蛰存《梅雨之夕》[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2013 (2) :16-17.

[3]黄晓娟. 都市文化与传统文化撞出的心理旋渦——施蛰存的《梅雨之夕》[J].赏析《名作欣赏》 , 2000 (5) :34-35.

[4]王志刚.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初探[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91 (z1) :68-72.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2700万美元!弗洛伊德案和解金
“措词口水战”:将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抗议称为“Riots”(暴乱)有何深意 精读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漫画
弗洛伊德的爱情之火
——评《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弗洛伊德和一个纳粹分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