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018-08-15高丽
高丽
【摘要】本文分析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做好小学阅读课前准备,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正确进行阅读教学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5A-0120-02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人们生活在这个环境当中,需要掌握有效获取信息这一重要的生存本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现代社会需要的各种信息有四分之三以上来源于图书文献,因此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是一个不错的途径。
一、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影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课程准备及课堂组织等方面,分析这些问题能够为之后找到相应对策提供明确的方向。
(一)课前的阅读指导工作不到位
在研究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课程开始之前,许多教师还是会有意识地布置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但是对于预习前的指导工作却做得不尽如人意。多数教师会在学期开始时先跟学生讲明怎样预习,而之后的预习工作便由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不再做任何的指导;有些教师会做一些指导,但指导的内容无非就是学习生字词、读课文、搜集一些与文本相关的资料。但如果小学中高年级阅读预习只停留在会读生字词和课文上,那么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显然不会得到提高。
此外,还有很多教师不能够做到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而是将检查的任务寄托于学生自己或者学生家长。可想而知,没有检查就没有反馈,没有反馈就没有改进,学生的预习水平得不到提升,预习效果得不到保证,那么之后的阅读课堂教学效果就肯定不会有什么明显提高,这点需要小学教师格外注意。
(二)学生课堂参与度较低
新课标实施以来就一直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和表达能力。但是,根据之前的课堂观察结果以及对教师的访谈,笔者发现尽管教师们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组织教学,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仍然不高,活跃的学生在这种组织形式下仍然很积极,而不善言辞者仍然沉默寡言,而那些平时贪玩的学生也仍旧是我行我素,甚至趁机打闹,从而导致整个课堂乱哄哄,更不用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了。这样的合作学习不能很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学习效果欠佳。
(三)课后评价内容和方式单一
无论是何种教学,评价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从评价中学生能感知到教师的关注点,也就是说,对于教师不太关注的东西学生就不会努力争取。通过对我校的阅读教学评价情况进行调查,笔者发现教师们多采用做题目看分数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方式单一(这也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如果考试分数高,就说明阅读知识掌握得好)。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现象:在评定自己或者同学的阅读学习成绩时,绝大部分学生是依据考试成绩来评定。在学生的心目中,考试成绩的高低与阅读学习成绩的好坏有直接关联,成绩考得好说明阅读学习水平高;反之,则阅读水平低。这样的想法明显是片面的,还需要教师对评价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
二、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在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导致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缺乏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对阅读教学课程设计加以优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具体而言,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做好阅读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语文阅读课程预习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自读课文两到三遍、标出自然段落、圈出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重点是识记生字词、读通课文。笔者认为,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上述要求是不够的。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来设计阅读预习流程。如高年级小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让他们学习生字或者生词不应成为教学着力点,预习任务应以细读课文为主。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设计如下预习检查单(见表一),让学生明确预习目标。
(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要求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大多数小学大班额现象仍然较普遍,因此,要想能够在课堂上做到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非常困难,必须采取特殊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阅读参与度。笔者经过调查与自身教育经验得知,小组合作这样一种学习模式能够达到上述要求。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呢?
首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具体做法就是各组的人数尽可能一致,而每一小组内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有所区别,保证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同组之内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在这个原则下根据每个人的优势给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可以在一个小组内设定组长、资料员、记录员、汇报员、监督员,使学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应当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对问题有了自己的初步想法或疑问后,再和同伴们交流。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的优势所在。以人教版语文第八册《扁鹊治病》为例,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应引导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将注意力放在生字、生词上,如“讳疾忌医”等;引导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注重理解文章的内涵,如“蔡恒公太骄傲了,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我们要虚心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有了不同的关注角度,学生在交流过程就能够扬长避短,及时察觉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做出相应的改正。
再者,教师要给予他们适时的指导。如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走到每一个小组当中听学生发言,并适当地进行引导,尤其是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更要及时点拨。
最后,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加强两方面合作技能的训练:一是让学生学会倾听,二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只有做好以上几项工作,学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正确进行阅读教学评价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学生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学生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评价。总的来说,检测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时,教师需要注意两方面的要求:
第一,评价内容要全面化。具体来说,阅读评价不仅要检测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运用,以及对文本思想情感的把握,也要关注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否能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是否有广泛的阅读面、是否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这些都应该作为考核内容。
第二,评价方式要多样化。绝大多数教师在检测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时,都会通过纸笔测試的方式来进行。其实,检测阅读学习效果的方式有很多,如平时的行为观察与记录、问卷调查、面谈讨论等,笔者建议教师们不要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应结合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总之,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需要教师们积极转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责编 黎雪娟)